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教育在线|期中考试结束后,家长这样做,99%的孩子会夺得期末佳绩!

教育在线|期中考试结束后,家长这样做,99%的孩子会夺得期末佳绩!

2020-11-15 10:47:23
点击上方“亲子慢养时光”可以订阅哦!

亲子慢养时光
教育在线
学习是成长的重要部分

文:华明玥
图:互联网
声明:此文已获第一阅读公众号授权

  期中考试不是结束
是下半学期的开场
一位有心的老师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超过一半的孩子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的成绩有很大差异。期中考好的孩子沾沾自喜,期末往往会有断崖式下跌;期中考试没考好,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孩子,期末会有飞跃式突破……
可见,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后,成绩、排名,都不是家长要看重的,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帮助孩子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查漏补缺,规划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针对三类不同的孩子,我们家长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针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要对失分原因具体分析 

孩子为何“粗心马虎”?

孩子是审题不严、引用公式丢三落四,还是推导过程跳步不完整?家长帮助孩子分析得越是细致,孩子越可能记住这血的教训,以后不会掉进同一个坑里。
孩子为何不会做?

孩子是因为概念不清、基本运算能力不过关,还是基本知识点没有掌握?也要具体分析,说到孩子心服口服。
考试为何时间不够用?

是否将平时拖拉的习惯带到了考场上?基本题的思考与运算是否流畅熟练?孩子是否因为审题走弯路浪费了时间?有没有在难题上用去太多时间,以至于丢了前面太多的小分题?在做英语听力题时,有没有在老师广播“考试须知”时,迅速把答案浏览一遍,做到对题目类型心中有数?
总之,笼统地责备孩子没有考好,只能让孩子加倍沮丧、无所适从,进而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丧失信心。而家长精细化的分析,能让孩子领悟到追赶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从而有信心做得更好。
针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要帮他总结经验查找漏洞
是否出题容易掩盖了孩子的盲点?

家长可以看一下全班9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如果超过1/2甚至2/3,那就说明考试内容太简单,缺乏区分度,有可能掩盖掉孩子的思维盲点。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讲明这一点,以免孩子盲目乐观。
是否有运气题成分?

有时孩子成绩不错,是因为没有把握的题目都蒙对了!家长有必要帮孩子对这部分题目再做探讨。包括对这部分不够稳固的知识点做一个由点及面的复习,预防以后题目一变形又出错。
是否得益于错题本的提醒?

很多有进步的孩子,一条重要的学习经验,就是合理运用错题本,把容易混淆、容易误解的知识点在错题本上做了总结,避免以后再犯同一个错误。家长可以帮这类初尝甜头的孩子将错题本编排得更精细化,比如,每一大类问题留5页,本子的边缘用不同颜色的彩色贴纸标注记号,以后查找时一翻就能找到。
针对考后松懈的孩子,要帮助他“紧张起来”
查漏补缺要常态化

通过期中考试,我们已经意识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打好学习基础也是这样。因此针对考后孩子的懒散、倦怠情绪,家长要帮他把查验学习漏洞的时间固定下来,比如在周二、周四、周六的晚上7点到8点,家长陪孩子分别对外语、语文、数学进行本周的总结、答疑。
加强孩子在应对考试时的紧迫感

每过10天左右,家长要担当监考老师,让孩子做一套综合测试题,要严格控制时间,让孩子用应对考试的心态,来分配做练习卷的节奏,从而对考试时的时间分配做到心中有数。
将学习推进最快的孩子树立为榜样

一般家长会把班上前三名树立为自家孩子的榜样,这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如果你家孩子是中等生,与尖子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上有很大区别,树立如此遥远的目标,只会让孩子心生自卑。不如寻找中等生中“成绩推进最快”的孩子做榜样,他们的经验往往更有针对性。
要对孩子的性格弱点予以纠正

有时孩子表现为倦怠,对学习失去动力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性格问题大发作。比如拖延症,是逃避责任的心态与性格占了上风;比如小动作不断症,是自控力差、性格软弱的标志……趁着期中考试后,大多数孩子都会松一口气,家长不妨利用这一时间段,通过带着孩子体育锻炼、郊游野营,做家务活儿,来有针对性地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对孩子来说,提高成绩,这就是“功夫在室外”。
亲子慢养时光
期中考试,反思比成绩更重要
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家长们要做的事才刚刚开始呢!家长不要求全责备,而要带头反思自己还有什么不当之处,反思孩子还有哪些潜能没有被自己发现、挖掘。努力去栽培孩子的正向驱动力吧!只有这样,孩子下半学期的学习才能更轻松有效,才能享受成绩更上一层楼的“快意人生”
亲子慢养时光
专注0-12岁亲子育儿心得分享,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实现梦想
微信号:zhenguoguoguo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