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完美主义都是强迫型人格?|白话儿童心理学6.

完美主义都是强迫型人格?|白话儿童心理学6.

2020-09-18 16:38:09
白话儿童心理学
微课分享,在线沙龙听烦了吧?
“砖家”“导师”花眼了吧?
观点,思想该信谁的?拿不准了吧?

所有方法都根植于一门神奇学科

“儿童心理学”

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规律。
白话实用版课程,高逼格,低消耗!
扫码二维码,轻松掌握育儿内功心法

 
大家好:
我是版主:
童小仙儿!
前两期我们聊了孩子0-18个月的依恋期没有得到依恋满足而容易形成的依恋型人格,和18个月-3岁的探索期没有得到探索自由,而容易形成的回避型人格。今天我们聊聊3-7岁的自我确认和能力形成期和相对应的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特点是过分追求完美、精确,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行为上过分循规蹈矩,要求按部就班。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对批评过分敏感,在情绪表现方面过分克制,不苟言笑,缺乏幽默感,心情总是轻松不下来,缺乏灵活应变能力。

强迫型人格怎么形成的?和父母的态度有什么关系?

3-7岁的孩子越来越独立,父母对他们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也就到了强迫型人格形成的高发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通常从4岁开始,孩子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他们喜欢尝试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取得一些成果,甚至会故意参与某项竞争,归根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现实自己的能力。

这个时期儿童通常会产生一种对失败的恐惧,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努力尝试和刻意表现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害怕孩子得到过多的奖励表扬变的容易骄傲自满,不希望孩子为了一个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经常出现的情景就是:孩子拿着一张98分的试卷一脸高兴的拿给父母看,父母一脸不满意的说:“为什么不是100分?”;孩子兴高采烈的跟父母转述老师说我今天练琴进步了好多,父母总会不屑的回答:“这点进步算什么?你距离大师级的水平还差着远呢,继续努力吧!”;“虽然你数学成绩很好,英语学的也不错,但是你作文写的太烂了,以后可怎么办呢?!”

你看,父母的眼中的孩子永远是“差劲”的,不够优秀的,离标准还差很远的,有缺点的。“我永远对你不满意,不认可,你永远不够好!所以你不配得到我的爱!”这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像一把利剑一样,一生都高悬在孩子的头上。让他们时刻都不得安宁,不能放松,不能从内心认可和欣赏自己,永远不能“知足常乐”,严重者就会形成“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有什么样的表现?

强迫型人格的孩子长大后,有些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追求事业成功,轻视弱者,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着极高的要求,常指责别人不努力,不优秀。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失败,不犯错,永远在竞争中追求更大的成功。

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正是源于幼年时期,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永不满足,从不赞许。即使偶尔表扬,之后又会马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永远不接纳和欣赏当下孩子的状态和成绩。

另一部分孩子长大后不会是外显性狂热竞争爱好者,变成很多人口中的“完美主义”。其实也源于父母随时随地对孩子一切不良表现的批评、指责、否定和拒绝,结果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就没能建立起来。完美主义同样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设置极高的标准,同时无法接受自己外表,工作,学业或者家庭生活中出现的失误或缺陷。

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深思熟虑,渴望最完满的结果。其实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缺乏自信,老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离内心的标准还差很远。有些事情可能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所以经常内心无比沮丧,无比自卑。

其实他们有时候心里也明白,我已经尽力了,结果已经很好了。可是这种强迫自己达到更高标准的念头已经深入骨髓,让人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于是永远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更高的标准。有时经常有种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不能敞开心扉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强迫型人格是典型的“比你优秀,又比你努力”

强迫型人格做为一个悲观的完美主义者,是最不容易看到自己优点的一群人。其实,他们具备特别多的优点和天赋,是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
 
他们自律性很强、善于控制情感,意志坚定的人,一旦树立长远的目标,就会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地去完成,不容易被外界诱惑,被别人左右。他们喜欢透过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并能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他们勤奋,执着和高标准的去完成一件事,常常收获很出色的结果,但是永不会满足和停滞不前。这个世界正是靠这样人格特质的人去推动和创造的。
  
 
童小仙儿:
无论是“强迫症”还是“完美主义”,不要把你敏锐的洞察力用在发掘自己和他人的缺点上哦~也不要因为别人做事达不到你的高标准而大包大揽,尤其是对你的孩子。 另外,由于你的追求卓越,常常得到别人表扬,别忘了说声“谢谢”哈!



了解更多儿童心理学知识,扫码关注:
青童学堂
懂得爱孩子的父母都在这里!
做父母是一门功课。
爱孩子,
从了解儿童心理开始。
青童学堂为您提供最专业,
最实用的儿童心理学课程
和一对一咨询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