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没能认出你
文/张诚
前些天,有朋友在聚会时戏谑我:“那天在大街上离得那么近,你居然没认得我,我打算打招呼,你居然扭头不理我。”我愕然,是吗?他说得言之凿凿,时间地点情景都毫无差池。
又有人加以佐证,说他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你就是没认识我。”“就是”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看来真的是我的错,于是我向他们道歉:对不起,我没能认出你。之后我给他们讲了我没能认出他们的原因:前段时间,我眼睛得病,的确无法认识近在咫尺的你。他们才释然了。
鉴于此,我本想着在朋友圈发一条声明:对不起,我没能认出你,因为我眼睛得病。但我最终还是把戳在手机屏幕上的手指撤了回来,我觉得如果这样,反倒会造成故意做作之嫌,好似为自己的错误找了一个脱责的借口一样。就这样吧,什么人误解并责问我,我就给什么人解释,什么人把埋怨和偏见装在心里,就让他自己多一份怨念,少一份豁达。
十年前我的眼睛也生过病,别人看着我的眼睛清澈明亮,但我觉得眼睛好似笼了一层纱,覆了一层蜘蛛网似的,十米左右的人我便看不清,弄出许多洋相来。那时候我在农村老家,有一次我在台檐下晒太阳,看到大门进来一个人,便打了声招呼:“婶子来了吗?”那人笑出了声,我才知道他是杨家叔叔,当时窘得我无地自容。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的发生,我很无奈,妈妈说你不必打招呼,等走近看清楚了再打招呼也不迟。但我总觉得村子到我家来的人都基本比我大,都是客人,我不能失了礼,让他们先给我打招呼,我再回应吧。所以之后又有过几次把侄子叫叔叔、把谢大哥叫姐姐的可笑经历。
有了前面的教训,这次眼睛得病后,我就不盲目打招呼。何况一般都是在街上遇见人的,街上的人成百上千,不打招呼也情有可原,也可以找借口卸责。如果是在办公室,由于熟悉每个人的位置,距离又离得近,一般不会认错人。但我确实不是一个故意不认识人的人,我从不无故找借口辩解。我也曾有过在大街上打错过招呼的尴尬经历,居然面对面就认错了人,打错了招呼,你想想有多尴尬啊。之后,我便很少在大街上打招呼。倘若哪一天我碰到你没有打招呼,请你见谅。
由此,我又想到平时的情形,有人会在背后骂人,说某某人眼睛在天上,居然对面不相认,不打招呼。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打圆场,说也许那人正好眼睛得病了呢,非常非常模糊呢,也许那人边走路边全神贯注想事情呢。各种情况皆有可能,为什么不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呢,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廓然无累,才能心胸宽阔,才能理解宽宥他人。我有这样的体验,才能理解那些照了面却不打招呼的人。
如果一个人眼睛明亮,也不是聚精会神想事情,他如果迎面碰见你却假装没看见,那不外乎两种原因:一种是他地位比你低,可能还借了你的钱,既自卑又怕你当众要钱,所以躲你;另一种是他当了官发了财,害怕你巴结他或向他借钱,所以避你。对于这两种人,与其上前打招呼问好寒暄,还不如当做陌路擦肩而过。对自己既成的事实都不敢面对的人,又有什么值得交往的呢。
我呢,人民教师一名,从不觉得低人一头,也不图升官发财;我一般不向他人借钱,也没有钱借给他人。所以我从不怕与人打招呼,如果你遇到我没有和你打招呼,那就是我眼睛得病的缘故,我在大街上走路一般也不想事情,害怕撞杆子。
我这样解释,你也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所以我说,对不起,我没能认识你。
2016年11月19日于贵德新街
—微信号:qhds2014—
张诚 ,文学爱好者,《青海读书》治懒组写作训练首期学员。
==================================
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征稿,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说、诗歌、书评、新书推荐均可。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投稿时请发作者简介和需要配图的照片。邮箱:1607760814@qq.com,读书QQ群:371156841
请扫描关注青海读书
原创作品,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