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解读】《广东省实施<人民调解法>办法》8月1日起施行
2020-11-30 09:34:52
遵循自愿平等、及时便民、尊重当事人权利以及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原则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需要,并经协商一致,可以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也可以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行业、专业领域或者为群众认可、有专业特长的人民调解员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受理调解发生在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间纠纷。民间纠纷一般由纠纷发生地或者当事人所在地(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特定行业、专业领域的纠纷一般由相应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当事人选择其他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应当征得被申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意(二)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核对证据材料,根据需要进行调查核实;(三)向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耐心疏导;(四)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程序调解纠纷。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的调解。二是没有达成协议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纠纷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人民调解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一项独特的制度,是现行调解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调解制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亦称诉讼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二是行政调解,是指在具有调解纠纷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对纠纷进行调解的活动;三是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法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说服劝解、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根据宪法、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下进行工作。实践证明,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它对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减少纠纷,预防犯罪,。西区司法所新媒体综合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为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社矫安帮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