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靠天,靠地…不能靠运气

靠天,靠地…不能靠运气

2020-11-24 12:09:08

  导读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了空前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除水害,兴水利,在很短的时间内遏制和扭转了水灾频繁对社会经济影响严重的局面,使中常洪水基本得到控制,大洪水不致引发社会动荡。以江西为例,尤其是经过1998大水和2010年大水之后的两轮水利大投入建设后,我省已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当前,全省人民上下正勠力同心,鏖战洪水,除了人自身努力的因素外,这些已建成的防洪工程发挥的防洪减灾效益,也正为我省防汛工作提供着坚实的防洪保障。



工程方面


水库

全省已建成各类水库10819座,其中,大型30座、中型263座、小(1)型1508座,小(2)型9018座,总库容302.82亿立米。



圩堤

现有圩堤总长度13028.59公里,其中千亩以上圩堤884座,堤线总长度6405.04千米,保护耕地1017.23万亩,保护人口1156.18万人。这些圩堤主要分布在赣抚信饶修五河干流中下游、长江沿岸及鄱阳湖滨湖地区。

蓄滞洪工程

全省已建成的蓄滞洪工程有泉港、箭江口、清丰山溪和鄱阳湖区的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貊皮岭等 8座蓄滞洪工程。


泵站

全省共有泵站19572座,其中规模以上(装机流量≥1立方米每秒或装机功率≥50千瓦)的泵站3077座。


非工程方面



基本建成省、市、县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信息接收处理、汛情监视、水情信息服务、气象产品应用、山洪灾害预警响应、防汛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水雨情监测系统

近年来,江西通过水情分中心、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等项目建设,共建有雨量自动监测站3883处,水位自动监测站点753多处,简易雨量站9805多处,简易水位站158处。

防汛通信计算机网络平台

通过租用电信公网光纤电路和省政务外网,建成了全省防汛计算机广域网,上连国家防总,下连11个设区市防办、4个省防汛技术支持单位、省水文局和9个市水文局、13个赣州水保局、97个县级防办及37座大中型水库、18座重点圩堤工程管理单位,实现了"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保证了管理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防汛业务综合信息传输,为全省防汛指挥调度和水利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异地视频会商系统 

目前已建成省、市、县防指和省水文局的全省异地视频会商系统,上连国家防办一级中心节点,下连省水文局、11个设区市防办、赣州水保局共13个视频网分节点,9个市水情分中心、97个县水利局、18个县水保局(共124个县级节点),全省总计138个节点(包括省防总1个节点),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视频会商。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大型和省调度的中型水库、重点蓄滞洪区、防汛仓库已建成视频监控系统,设1个视频监控中心和27个视频监控分中心。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为视频监控中心,24座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2个蓄滞洪区、省防汛仓库分中心,共设97个信息采集点,实现全天候实时采集现场图像信息,提高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应急通信 

已建成覆盖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九江长江大堤、蓄滞洪区的超短波防汛应急通讯系统,为防汛抢险提供应急保障。已建成动中通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在江西省防汛指挥大楼楼顶设置卫星地面站,配置通讯指挥车,实现了应急情况下抢险救灾现场与指挥中心的数据、语音、视频的传输,提高了我省防汛抢险、调度指挥能力。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目前,已建成山洪自动雨量站2064个、自动水位站41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9805个、简易水位站158个、无线预警广播主站2071个,分站12801个、手摇报警器10682个、锣44960套。建立了县、乡(镇)、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基本构建了山洪灾害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推荐阅读

带你走进“险情灾情统计组”

抢险救灾进行时,堵口复堤倒计时


江西防汛抗旱


关键词:防汛要闻 | 汛情在线 | 旱汛科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