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应酬、朋友宴请、过节聚会,最必不可少的一个东西就是酒,似乎只有喝了酒大家才算尽兴。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酒精对肝脏的危害极大,从“酒精性脂肪肝”到肝癌的发生其实只需要四步。可以说,超量喝酒,每多喝一杯就是向肝癌靠近一步!
过量饮酒与肝癌只差四步
酒精会妨碍肝脏对脂肪酸的分解,导致脂肪酸堆积,长期以往,就容易诱发酒精性脂肪肝。
有研究表示,每天喝酒过多的人,发生酒精性脂肪肝的概率比不喝酒的人高达5-25倍。
↓
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炎,脂肪变的肝细胞不仅无法进行正常的代谢功能,还可产生大量的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
↓
若酒精性肝炎进一步恶化,则会使部分肝细胞坏死或导致肝纤维化,最终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据悉,每年约有10%-20%的酒精性肝炎患者进展成肝硬化。
↓
酒精性肝硬化加重后,患者的肝脏已经不堪重负,代谢能力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肝癌便逐渐产生。
喝多少酒才不算过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换算成不同酒的话,大概是↓↓
如果是葡萄酒:
男性:不超过4两黄酒/葡萄酒
女性:不超过2两黄酒/葡萄酒
如果是啤酒:
男性:不超过2听/1瓶啤酒
女性:不超过1听啤酒
如果是白酒:
男性:不超过1两白酒
女性:不超过半量白酒。
记住5句忠告让你喝酒不伤身
民间一直有句话叫“小酌怡情,暴饮伤身”,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喝酒,关键是不能过量,过量必伤身。
著名中医罗大伦博士就曾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以前也喝酒,但是随着社交场合越来越多,我干脆宣布,不喝酒。什么东西都不能过分,人参好,您每天吃它十根试试?酒这东西也一样,一旦多饮,则必定伤身。”所以不妨学学罗博士的方法,先从酒桌禁酒开始。
有资料显示,如每天摄入乙醇80克以上(大约是每天3两白酒),持续时间10年以上,极有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喝酒量参照上面的标准!
冬天吃火锅不少人喜欢配着冰啤酒,这会降低胃肠的消化能力。牛羊的脂肪都属于高度饱和的脂肪。它们在室温下是很硬的硬块,在体温下也不能变成液态。
热吃牛羊肉的时候配上冰镇啤酒,脂肪就可能凝固成块。这些结成硬块的脂肪会令人体脂肪酶和胆汁难以“招架”,无法把这些硬的脂肪块混合成均匀的乳糜状态,消化率就会大大降低。
喝酒前半小时,喝瓶牛奶,可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
如果在酒后感到难受、不适,口服6~10片维生素C片,有解酒的作用。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它具有保护细胞功能的作用,可以减少酒精对肝细胞的损害。也可以喝点儿西瓜汁、新鲜的西红柿、香蕉,或者喝蜂蜜糖水等增加酒精的排泄。
世卫组织发布的《2014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称,酒精消费不仅会导致依赖,还可增加人们罹患200多种疾病的危险,包括肝硬化、结核病和某些癌症。德国一项研究则显示,酗酒者平均比非酗酒者减少约20年的寿命。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jksb2013)
综合自健康时报、东方早报、健康时报网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延伸阅读】
春节时机话“饮酒”
作者: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 葛国洪
春节临近,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难免要以酒助兴。酒能助兴也能伤身,我们应该学会理性饮酒。
少量饮酒可以起到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过饮酒多了,对身体是有害处的,尤其会损害肝脏。那喝酒多少比较安全呢?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受诸多个体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遗传、酒精敏感性、生活方式和代谢状况等,所以没有喝多少酒是绝对安全的。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量值是,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大约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女性:一天饮酒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大约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白酒50g。
少量饮酒对绝大多数人是适合的,但以下人群须禁酒。1、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因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场所主要是肝脏,酒精在肝脏的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伤。肝脏有疾病的人其解酒功能本来就比一般人更差,饮酒会加重肝脏疾病。2、有糖尿病的患者。饮酒会使得人体内的糖代谢紊乱,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饮酒也不利于血脂控制,增加肝脏负担。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孕妇饮酒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生缺陷的疾病增加;哺乳期的妇女如饮酒,酒精会顺着乳汁进入宝宝的体内,造成宝宝的身体伤害。4、某些服药患者。最近微信朋友圈盛传服药与饮酒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确如此。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表现为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等症状,不及时抢救少数患者会死亡。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另外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酒文化,树立“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观念,提倡文明饮酒。
来源:好大夫在线
声明:本微信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均为转载,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目的,仅用于分享,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谢谢!联系邮箱:ivdchina@ivdchina.com。
点击标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