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验的朋友,一般在开始使用图表时,容易陷入表达的“唯美主义”陷阱。
感觉为自己的表格加上可视化的表达,瞬间格调提升了许多有没有?
仿佛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存量知识,一股脑全部呈现出来,就是一种加分。
这就好比玄幻小说中突破瓶颈时的瞬间,力量强大到以为自己是神一般。
其实是一种不客观的错觉。
数据的表达,目的是服务于你的观点。如果过于纷杂,喧宾夺主,甚至让观点越发模糊,传递效率降低,就适得其反了。
有3种图表,在BCG和Google是被禁用的,我们看看问题在哪?
1.圆饼图
雷到了没有?这不是最常见、最常用的图表吗?你在说笑吗?
可事实就是如此,圆饼图被BCG管理顾问公司内部所禁用
原因是圆饼图无法让人直观掌握多笔数据之间的差异,虽然看得出来,也无法精确说出具体数值。
如果要添加上具体数值,则又十分占用展示的空间。
比如:
像这样的数据,用柱状图则一目了然,就像这样:
2.3D立体图
很多朋友认为,3D既能展示横向差异,又能展示纵向区别,还可以体现空间感,非常强大。
可在Google看来,视觉资料中有一条黄金定律,禁止使用立体图。
因为将图表绘制为立体图,需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元素,反而是因为增加了Z轴,不仅对理解信息没有帮助,还让图标上的数据产生了视觉扭曲。
而如此多的数据,放在同一个图表中,会让阅读者失去阅读重点。
建议的做法是:
将立体图拆成多张图表。让主题更加清晰。就像这样:
3.双Y轴图表
我们经常也会看到,为了在一张图表中表现两种以上的数量关系,在左右两边各放一个Y轴。
但是,其实我遇到这样的图表,都异常头疼,因为要很认真地辨别,究竟哪个图形用左边的Y轴,哪个用右边。就像这样:
其实如果你非要在同一个图表中体现2种数据关系,有2个解决方法:
一:如果你想强调的是数据,则可以去掉两边的Y轴,直接把Y轴对应的数值,标记在各个图形节点中。如下左。
二:如果你想强调的是趋势,则可以将图表分为上下两层,这样可以保证同一个X轴对照关系下,不同数据的走向。如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