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奖!奖!奖!湖北最强科技力量在这里!他因贡献突出获奖100万!

奖!奖!奖!湖北最强科技力量在这里!他因贡献突出获奖100万!

2020-08-31 13:00:33

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今天下午召开。331项科技成果(或个人)获得了2016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有突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35项,科技进步奖232项,成果推广奖17项,中小企业创新奖23家。





点击:看奖励全名单


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陈孝平


在业内,器官移植是外科手术的“王冠”,肝移植更以手术难度之高被称作“王冠上的明珠”。而陈孝平,就是那个摘明珠的人。



打破肝脏外科禁区的“刀尖舞者”


 

“肝脏外科现在是一门很安全、精准的外科,在以前,则被戏称为‘开关外科’,医生手术打开后发现病变无法切除,无计可施就只有关上。”陈孝平说。



无计可施是因为禁区太多。比如说,过去认为,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安全时限仅为15-20分钟,否则就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这样短的时间对开展复杂的肝脏外科手术极具挑战。1989年,陈孝平通过临床研究,将这个时间大大延长,他提出患者如无肝硬化、脂肪肝、活动性肝炎,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的安全时间为20-60分钟。



再比如说,过去认为,巨大肝癌、肿瘤位于肝门等重要部位上、都不能进行肝切除术,占60%以上的大肝癌病人因此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陈孝平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首先提出并非肿瘤越大切除肝组织越多,并首创了“陈氏三法”等手术方法,破解出血难题。


(陈氏三法:陈孝平提出“陈氏肝血流阻断法”“陈氏肝脏双悬吊技术”“陈氏不解剖肝门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陈氏三法”,攻克术中出血难题;建立世界首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并在“暴走妈妈”的临床手术中获得成功。)(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现在,他的系列理论和技术,已经应用到临床,效果显著。他治疗的肝癌患者存活时间最长27年,而且目前依然状况良好。这些成果,在全国21个省市79家医院推广应用近三万例。



坚持看片子的好老师



“这是他上一次拍的最新的片子吗?那我看过我记得。”陈孝平带着学生们在病房内查房,对两周之前看过的一位肝癌患者的片子,仍然记忆犹新。



这是陈孝平多年查房了解患者情况的习惯。熟悉陈孝平的病人都知道,他还是个“B超医生”,对所有主刀的病人,都要亲自看B超的动态影像,而不是只看纸质报告。每个星期二是他固定的读片时间,“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该先看片,再看报告。有目的地做手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陈孝平每天早上7点到医院,用一到两个小时处理紧急突发情况,一般9点半进手术室,有时连台2至4台手术。每天除了早上查房,下午、晚上也一定要去病房转转。晚上,陈孝平则常常在办公室写文章到半夜,病人有什么异常,年轻医生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找到他。



最后,

今天是国际医生节,

祝陈孝平院士

还有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们节日快乐~


湖北新闻官方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 | 请联系在线客服

记者:田园、朱志、万敏

本文编辑:苏逸冰

视觉创意:梁意

本期主编:李悦

@湖北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