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小说> 想一切所做具有功德?请先放下修行的九种虚荣...

想一切所做具有功德?请先放下修行的九种虚荣...

2020-09-29 08:53:21


1

放下修行的时间
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

2

放下诵读经文的数量
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

3

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
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你所体悟的,未必别人也一定要走。就算同样的路,因为走的人不同,感受也不会一样。不要急于去否定别人,证明自己。

4

放下别人与自己观点不同时的争执
无诤是真三昧,一个不能接受别人反对见解的人,永远跨越不了“我执”的屏障。

5

放下教导、帮助、度化别人的念头
别人若因自己的话而受益,功不在己,而是善缘成熟,他人有智慧可以接受。好为人师者,必生大“我慢”。

6

放下所做善事的功德感
心无所住,一切都已过去。“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执着行善和功德,也是一种贪欲

7

放下与大德法师结缘的“资本”
大德的智慧和成就,并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光环是老师的,就算你借光沾了老师的名,如果自己不认真修行,仍是自欺欺人。

8

放下想让别人认可的心
有求皆苦,心若为外物所挂碍,就有恐怖担忧。不要事事都想让别人认可,凡事直心而行,尽心努力,无怨无悔,随缘自在。

9

放下修行的分别心
不要认为修行就高人一等,甚至连“修行”的念头都要放下。真正的修行是无修无证,没有“我”在修行,没有所修之“法”,也没有所得之“果”。外无人,内无我,中无法,平常心是道。

放下修行,指“不修而修”、“无念而念”,是修行达到一定高度时,所应当注意的状态。如《》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只有修到三昧的境界,才能放下修行的分别念,才能修到金刚的状态,才能真正进入修行的高级状态。



来源:佛教慧日

美编:Alice


如您支持公益、佛学文化传播
请扫码移步正心生活馆

义售所得善款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公益路上,携手同行!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

 

*扫码入群啦*

“澄见沙龙群”

想探索学佛中的困惑

并与包括赵一澄导演在内的各界佛学贤达

定期在线上”澄见沙龙“交流的亲

请扫码加管理员入群哈!

已加过原令类佛学群的不用重复加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