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的蓝字江湖美人美食烩,
欢迎关注bqz-2468,欢迎本条内容分享到朋友圈
新浪微博丨丨柏轻舟-min
本文系柏轻舟原创,微信公众号:江湖美人美食烩(bqz-2468),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
谁求谁
春秋都只听天地号令
天命
谁能扭转运程
谁无谁
乱局亦一样入定
谁在篡改剧情
别高兴
别以为叫始祖
万岁千岁都会依你意愿来营造
下一世
别理谁叫高祖
别要赌
天命最高
谁言谁
不需一兵半卒便命定
他年
轮回今世剧情
谁亡谁
亦在历史下效命
残酷过一夜
《天命最高》是TVB经典武侠剧/穿越剧《寻秦记》的主题曲,由赵增熹作曲,林夕作词,古天乐主唱。
《寻秦记》也是2001年TVB的台庆剧,因为“项少龙”这个角色,古天乐在当年的万千星辉颁奖礼上,拿到了人生的第二个视帝,随后功成身退离开了TVB,转投电影圈。
“项少龙”绝对是古天乐演艺生涯中的经典角色之一,《寻秦记》也是他在小荧幕上的经典代表作,然而今天要写的不是古天乐,而是《寻秦记》的作者,一代武侠大师——黄易先生。
“金古黄梁温,武侠万年长”,这是业内流传已久的说法。
学生时代,我在人人网上有一个人人小站,名字就叫金古黄梁温,背景图是小襄儿跟她的神雕大侠(写李绮红的那篇文章,也引了那张图,可见我对它的喜爱程度),已多年不去打理,点进去一看,居然还在,也算是一段青葱岁月的见证吧。
“金古黄梁温”,指的是武侠小说五大宗师,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温瑞安。
我少不更事时,曾把“射雕五绝”对应到了这五个人身上,金庸是北丐,因他笔下的主人公乔峰、郭靖、张无忌、陈家洛,多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算封笔之作塑造了一个小滑头韦小宝,也没歪到邪路上去,小玄子跟小桂子的兄弟情,小宝跟陈近南的师徒情,都是暖色调的、正能量的,尤其是跟温巨侠比,这么“正”,自然非北丐莫属。
古龙是东邪,他笔下的十大邪派公子,律香川、王怜花、无花、连城璧、原随云、叶孤城、狄青麟、龙小云、南宫灵、邱凤城,个个叫人印象深刻,其中王怜花、原随云、叶孤城的经典程度,甚至不逊于主角沈浪、楚留香、陆小凤。
不少古龙迷们认为,若是他没有英年早逝,继续写他的大武侠时代,青衣楼真正的主人,最有可能就是小凤凰身边的花满楼,想想都带感。
梁羽生是新、旧武侠文学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没有梁羽生的《京华》,也就没有后来的新派武侠。
他的文风朴实平淡,他的为人中庸守拙,他的心肠实在柔软,他笔下的非主角男女,大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他的境界最接近于我佛慈悲,因而,他是南帝。
温瑞安是西毒,练过武、做过牢,爱写背叛,爱写反转,后来吧,许是背叛、反转写多了,又爱挖坑不填,巨侠他老人家精神就有点儿不大正常了,什么韦青青青、陈九九九、莫三给给、公共工、班搬办这种名字都取的出来,可见是疯了,跟欧阳锋被骗倒练《九阴真经》那一段儿,还挺神似的。
最厉害的中神通,我曾盖章给了黄易,纵然他的小说成堆的色□情描写,某些女性角色太过符号化、叫人记不住,套路重复,bug也不少,但我仍是认为,若是他有生之年,学学金庸,把他那几部经典小说大修几遍,或是不为钱财、藐视销量,认真地写几本武侠,他就是当世最有希望超过金庸、古龙两座大山的那个人。
当然了,《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自问世以来,从未大修大改过,依然不逊色于金庸的任何一本小说。
最早接触黄易是在初中,看的第一本黄易小说是《寻秦记》,当时惊为天人,厚厚的三大本,几个周就看完了。
大多数人知道“寻秦记”三个字,都是源于TVB的那部古装剧《寻秦记》,我没办法说这一版《寻秦记》改编的好,也没办法说它改编的差,总之,它其实不是书迷心目中的《寻秦记》。
由古天乐饰演的项少龙,四段爱恋赵倩、乌廷芳、秦青、善柔都是走心的,而书里一开始就比较刺激了,什么赵雅、赵妮、赵致、赵倩、晶太后、嫣太后、婷芳、廷芳、善柔、琴清、嫣然、美蚕娘都是他睡过的,唯一一个爱他又没睡他的赢盈,还误打误撞给管中邪睡了,那些个场面描写,都十分详尽写实,大有凑字数之嫌。
当时吧,小编作为一个情窦未开的小姑娘,已看过不少松柏生等人的三流艳□色武侠,除了最早看《武林外史》王怜花在朱七七“胸前洒下万点朱唇”那段描写时脸红心跳了一阵子,便再没什么特殊感觉了。因而,看到体力过人、倒三角身材的项男主遍地开后宫时,十分坦然淡定。
也正因如此,文笔、细节、床戏什么的,并不能影响我对一本武侠小说档次的判断。
黄易的武侠世界,是精彩宏大的,辽阔已胜金庸,悬疑不输古龙,对武学与天道的探讨,只有我喜欢的另外一位台湾早期武侠小说家——奇儒,还可以跟他比一比。
、权谋、战争、历史人物的刻画,更是精彩至极,我上一次看《寻秦记》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黄易小说不比金庸、古龙,看完一本要好长时间呢,但那些个经典角色,那些个项少龙的至爱亲朋、对手敌手,依然历历在目。
李牧、廉颇、王翦、白起,赫赫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他的义弟,李牧是他的知交,廉颇是他的前辈,唯一没什么交情的白起,偏又是后来他战地消失的那几年,小盘用来对付乌家、削弱他上将军威望的一枚棋子。
曹秋道听这名字就是一代宗师,一出场,也是仙风道骨,品性高洁,就是因为这老不要脸的前后反差忒大,他出场虽短,我也记住了他。明明说好若是项少龙挨过他多少招儿就放他走人,却出尔反尔,他的道理是——家国大义面前,个人承诺算什么?
还有先敌后友的李园,先友后敌的吕不韦,表面看起来憨厚鲁莽,实际上为了韩国的利益,也可以毫不犹豫出卖他的韩闯,爱慕他、欣赏他的龙阳君,可以为了魏国的利益,出卖他一次,但绝无法狠下心肠出卖他第二次,可惜,他信了“莽夫”韩闯,误负了龙阳君一番美意。
在魏国,龙阳君还有个对手信陵君魏无忌,在楚国,李园也有不少对手,最强劲的一个莫过于春申君黄歇,谁是他的朋友,或是与秦国有益,他就帮谁,这些人在无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会予他援助、同他喝酒、赠他宝剑,一旦涉及本国利益,六国连纵抗横强秦,他们便是战场上的敌人,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
齐国的安平君田单杀了善柔全家,项少龙是爱着善柔的,两人也不缺过命的交情,但为了小盘一统天下的大业,田单还不能死的时候,就得叫他活着。田单此人重名重利,自私狡诈,是个心狠手辣的角儿,但他对齐国是绝对忠诚的,他是权臣,并非佞臣,最后项少龙联合了楚国的李园还有其他别的什么人记不清了,才把他干掉。
以鹿公为首重情重义的大秦贵胄,害人终害己的毒手莫傲,偶尔贪恋青楼女温柔乡、最爱还是他那个泼辣老婆善柔的解子元,《寻秦记》里刻画的男性角色无一不精彩,没有极致的好人,没有绝对的坏人,群雄争霸的战国,尔虞我诈的乱世,主角或许有永远的朋友,但绝对没有永远的同盟者。
再说李斯,他可以为了取得主子信任,亲近一些人,疏远一些人,在项少龙消失的那几年,人人都说他是个攀权富贵的势力人,却在最后一刻跪倒在地,冒着杀头大罪,跟已黑化的小盘说:“谁敢提‘项少龙’三个字,大王就坑那些人,烧他们写的书……”关键时刻,救下项少龙及乌家老小,以报他当年知遇之恩。
看过了黄易的《寻秦记》,确实很难再看进去那些个女写手们的穿越小说,那些个穿越女们的情啊爱啊,这玩意儿看多了夭寿。
相比男性角色,黄易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就弱了些,但也并非全然脸谱化。
洒脱不拘的杀手善柔,美貌聪慧的才女纪嫣然,云空未必空的寡妇琴清,温柔贤惠的闺秀乌廷芳,可怜可叹的太后李嫣嫣,纯稚无暇的公主赵倩,还有三大名姬之一的“玲珑燕”凤菲,二人从最初互相猜忌、算计,到最后坦诚相待,项少龙也没有把她收归后宫,可见,男女之间除了情爱,黄易大师还是能写的出别的叫人心折的东西。
只不过呢,他的小说太长了,很少有人能从头看到尾,电视剧也不够普及,《大唐双龙传》总共不过两版,《寻秦记》、《覆雨翻云》各一版,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长卷,电影怕也拍不来。
TVB版《寻秦记》优点就是删掉了那些画蛇添足、无关剧情的床戏,加入了许多笑料,很适合港片的节奏。
缺点就是TVB演员少,地方小,拍金庸剧还是够用的,毕竟金庸小说里所谓的大场面,都是虚着写的。
但翻拍黄易小说,那就完全不够用了,黄易小说里的战争场面、,那可是实打实地在写,那么多经典出彩的人物,编剧大笔一挥,能删的删,能合二为一就合二为一,管他主角不主角。
这不,《寻秦记》里纪嫣然跟琴清就给合成了一个,合成了不讨喜的琴清,《大唐双龙传》也是,明明石青璇更有读者缘,偏偏删了石青璇,把她的一部分性格、身世加到了那个叫人厌恶的师妃暄身上。
话说第一次看《大唐双龙传》小说时,就觉着不对头,我怎么这么喜欢婠婠,这么讨厌师妃暄,甚至到了后期,她每回出场的时候,我都想替寇仲、替宋家扇她几耳光,还有那个比她更擅长利用男人的师父梵清惠。
心想着,这是女一号啊,是不是我心理有问题?嫉妒这师妃暄美貌善良又聪慧,还是个出身名门、有大局观的主儿。
后来网上一搜,发现大家跟我一样,甚至有本小说叫《lj师妃暄》,极有个别圣母,认为师妃暄这个圣女人设当真没什么问题。
TVB这版《大唐双龙传》,把师妃暄、宋玉致的性格通通推翻重来,还找了两个软萌妹子来演,其它剧情方面,也是能省则省,黄易小说的大格局,生生被压缩了十之七成,这是很多人觉的,黄易小说没什么,比金庸小说差远了的原因之一。
黄易小说在民间一直评价不高,虽然业界早就盖章“金古黄梁温”。
那些张口就来“黄易就是个写黄色小说的”,多半是没看过黄易的原著小说,人云亦云,损了痛快,要么就是其人阅文水平,根本停留在“文笔高于格局”的层次。
香港当年那些写武侠小说的,写词填曲的,诸如黄易、黄霑、林夕,大都毕业于港大或者港中大。
说黄易语言文字水平不过关,那是绝无可能的,其实回头翻翻《大唐双龙传》前10万字很容易发现,黄易的文字功底绝没有传闻中比金庸差那么多,古雅、通俗之间的分寸拿捏,绝对当得起“金古黄梁温”的美誉。
黄易也不是不会说经典情话,并非写不出单念出来,就叫人伤怀难忘的情诗。
石之轩的那首:三十年来寻刀剑,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婠婠的那句:爱你恨你,一生一世。
他差金庸的是,金庸的文笔一直很稳定,日更千字(不算社论、杂评),从头至尾,都是大家风范,时隔多年,依旧耐品耐读。
而黄易可是日更万字的主儿,为了手速,牺牲文笔,后边没存稿了,就越写越糙,什么虎躯一震、娇躯一颤、虽不中亦不远矣,都是老生常谈了,又为了吸引读者(主要是宅男),加入大量色□情描写,都是其中糟粕,但瑕不掩瑜。
文笔、情节、人物、格局、境界,评价一部小说依次递进的五个方面。
论境界,黄易小说除了侠义精神,还多了对天人宇宙的思考,不断探问人生的价值,心学、理学都有涉及。
论格局,黄易小说格局、架构之宏大,至今无人能及,包括金庸,单就《大唐双龙传》已秒杀所有。
论人物,闭眼一想,庞斑、浪翻云、宋缺、传鹰……这些虚构的人物,还有谢安、李靖、李斯等诸多名臣将相,历历在目。
论情节,谋略见长,错综复杂,高潮迭起,一环接一环,一看进去,根本停不下来,遥想当年,忙着看《大唐双龙传》食不甘味、干脆不食的那些日子,仿佛在昨天。
论文笔,到了黄易这个地位、这个水平,文笔对他来说就是洒洒水,文辞优雅对他来说不是个事儿,只看他肯写不肯写。
1952年,黄易出生于香港,求学期间专攻绘画、不忘写作,《破碎虚空》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从而坚定了他破陈出新,从事武侠小说写作的信念。
1989年,他辞去了香港艺术馆馆长的职位,隐居在大屿山,专心写作。
1991年,他成立了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发表作品:《覆雨翻云》、《大剑师传奇》、《时空浪族》、《星际浪子》、《寻秦记》、《破碎虚空》、《超级战士》、《大唐双龙传》等。
他初期的作品为了争取读者,充斥着大量xing爱描写,但一旦开局完成,那些糟粕便被气象非凡的格局、惊心动魄的内容所取代,以他深藏的真正功底,吸引着新、老武侠迷们。
可以说,他是网络时代武侠文学的承前启后者,也是一个脑洞奇大的开拓者,最早开启了圣女魔女的模式、破碎虚空的设定,一举打破了“金庸之后无武侠”的低迷困局,以一己之力,延缓了武侠小说的没落。
中国网络文学、武侠文学的发展史,都离不开一个叫黄易的人,一个来自香港的非传统的武侠小说家。
他是玄幻武侠的开山鼻祖,是穿越小说的开山鼻祖,是男频种马文的开山鼻祖,无数网络时代的小说流派,皆从黄易始。
2017年的4月5日,一代武侠大师黄易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 完 2017.4.7-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江湖美人美食烩)后台,谢谢!
公众号:bqz-2468,作者:柏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