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更成功,女人更贤惠,看上去是模范家庭的标配。从某称程度上确实如此,前提是:男人享受获得成功过程中的一切,女人享受呈现贤惠过程的一切。如果他们并不很享受,只是咬牙切齿的去做这些被认为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到现在的程度甚至更高程度的,那么这个过程他们的感受是付出感,而非享受感。如果他们觉得做到目前程度,就容易被嫌弃、被抛弃,那就是带着恐惧感去做。那么付出感和恐惧感,又是怎么样绞杀我们的两性关系的呢?
比如,情人节,丈夫送妻子玫瑰花,那如果这位先生感觉,我有这个义务给妻子买玫瑰花。甚至平时丈夫辛辛苦苦的挣钱买更大的房子,不是因为他需要他喜欢,而是他觉得这个是对家庭付出的方式,作为一个男士,通过这样方式付出,是他觉得正确的和必须的,一个好丈夫应该做的。但其实他非常怀念不大而温馨的房子,不太忙碌,拥有更多家庭时间的工作。
妻子看到丈夫这样的付出,想象着结婚前有时间打球旅游的丈夫,感动之余,或许有些内疚,因为很多天,看不到丈夫打球的时候那灿烂的孩子般的笑脸了。妻子每天把家打理的很整洁,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以及营养搭配,对婆婆也按季节买衣服补品,一些委屈或者可以沟通的事情吞肚子里,因为她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丈夫感动之余,面对日渐更多把话吞肚子里面的妻子,疼惜,也更怀念那个有什么说什么,撒娇任性,哭哭笑笑的小姑娘。
两个人心里面都更加踏实了,因为都更符合妻子或者丈夫的角色了,但是又觉得慢慢的少了什么,或许是亲密感,或许是爱情的感觉,然后又安稳自己说,大部分的夫妻都是这样的,爱情升华成亲情,两个人变成左右手的关系。
这对夫妻,都在用付出感来呈现两性角色,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一个自己都更少快乐的人,无法给身边的人带来跟多快乐。付出,是一个看起来滋养关系的举动,我们权且假设适度的付出,也可以滋养两性关系。然而所有事情都离不了一个规律-物极必反,即:平衡。接近对方付出程度的付出,会让关系平稳或者偶尔荡起微微涟漪,双方享受对方略多的付出,或者形成你追我赶的轻松局面。一旦一方付出过度,对方感觉无以为报,或者,会仍然享受并且产生幸福感,或者感觉到的是一种窒息的,几近被吞噬的爱,以及内疚感和道德枷锁。而付出方,如果把过多精力放在为家庭付出上,忽略了自己的需要、成长,和对自己的爱,或者跟配偶亲密感的沟通和流动,那就更要了两性关系的命,真成了本末倒置。
付出感给对方带来的内疚,是亲密关系的杀手,有人说我付出越多,如果对方想离开我,他就会很内疚,不会轻易离开我。事实上,内疚感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之一,内疚好像欠债,而无债一身轻,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谚语。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过度牺牲自己、辛苦付出,自我牺牲,而我们并不是圣人,当我们的一部分扮演圣人,那么另一部分可能扮演怨妇/怨夫,无论我们隐藏或压抑怨妇怨夫这部分多深,他们都在事实上存在,必然或多或少被感知。没有人愿意更接近怨气重的人,趋利避害是人类乃至所有物种的本能,与怨气重的人相处并不舒服,从心情上讲,没有利,而是沉重的负担。
恐惧,看起来是珍惜的孪生姐妹,会教会我们趋利避害,但实际上,是我们对关系前景和自己魅力的不信任,童年的生存策略,烙印在潜意识里,成了控制自己一生的信念:我必须要辛苦付出,才能获得关系。男人最常见的想法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想法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若高学识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这些恐惧背后的生存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作为女儿得到父母关爱最少。若想生存下来,通常她要勤俭节约,辛苦干活,帮父母分担家庭重担,才能得到一点立足之地。而部分男孩则从小被灌输,男人一定绝对要有出息,否则被女人看不起,或者娶不上媳妇之类。
带着童年的烙印走进关系,越感觉到婚姻中的危机,就会越付出,然而越付出,婚姻危机越大。因为,他给的,不是对方想要的,而且给对方带来更多压力。面对一个努力付出的配偶,没有人有理由说一声不好,然而内心需要的声音却变得日渐荒凉而强壮。这个背后真是的情感需要也没有被对方看到。
真实的情感需要不被看,内心深处渴望的亲密感在婚姻中总是得不到,那么,又会在哪种关系得到?婚姻以外的男女情感关系,恰恰是配偶们最不愿意遇见的。
所以,我们大可以回到内心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要的吗?比如做饭时,若发现自己在抱怨油烟,可以回到内心,问问自己,我想要做这顿饭吗?如果想要,就带着爱,享受给自己和家人做饭的感觉;如果不想要,出去吃或者叫外卖。同样做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选择,是活在为别人付出或恐惧被抛弃的想法里,还是为自己表达爱的需要而活的想法里。
>>>>
往期文章回顾(点击即可进入↓↓↓)
1、在婚姻里你到底是谁?
2、
3、谁能告诉我,TA在想什么?
4、
5、
婚姻咨询 |专家解答|婚姻课堂|亲子教育
婚姻保温站|让婚姻持续保温
微信ID:hunyin52088
上千名优质情感专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