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为什么在万象城这样的大商场里举办博物馆巡展?我想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商场购物与博物馆展览都具有生活属性。万象城里有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包括食物。事实上,博物馆展览也是一种食物——一种精神食粮。如同我们到万象城挑选时尚前卫的商品一样,万象城里的博物馆也是立于书本知识之上的精神启迪商品。它为我们带来人生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当人们在商场中尽情享受生活的馈赠之时,我们想用“生存”这一题材来启迪、冲击一下他们的思想……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对于成都市民而言,尤其是青少年与小朋友,可谓意义非凡。因为,他们将获得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那就是自然中心与华润集团携手打造的成都万象城“生存穿越·远古巨兽”大型主题巡展。展览将于6月1日正式开展,预计展览时间3个月。届时,一个符合博物馆展示水准,但又完全有别于博物馆展示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展览,将呈现在大家面前,为炎炎夏日中的蓉城送上一丝自然新风。
“生存穿越·远古巨兽”大型主题巡展
正如《三体》小说中所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自从地球上第一个生命体诞生以来,生存就成为所有生命贯穿始终的最大主题,我们人类也不无例外。从手拿石器、茹毛饮血的原始野蛮,到如今手握智能设置、挥斥方遒的现代文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核心早已从“生存”跃升为“生活”,甚至已然上升到了几乎可以将“生存”忽略不计的“先进”水平。为了追求极致生活、美好生活、幸福生活,我们周而复始、忙碌奔波、乐此不疲。殊不知,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又哪来生活的意义?
这便是此次我们自然中心打造这一“生存穿越”主题展的设计初衷。我们就是要剥开人们繁华“生活”的面具,露出其不容忽视的“生存”本质根基,借助展览来提醒人们,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活环境,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与思考“生存”的本质与意义。重温150多年前,达尔文曾告诫我们的,每一个地球生物都应遵从的“适者生存”之理。
“生存穿越”展览设计,保留了博物馆展览的专业级水准,但采用了与博物馆不同的展示理念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摒弃设立简单的展品化以及复杂的展品系统,而是将展品生活化,生动的解读,说明一个简单主题。展览中的五个单元,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生存的故事,最终都归于一个共同的结论——适者生存。
结合现代最新科技成果,用多种不同传媒办法,尽可能深入浅出的将儿童带入可以理解的情境当中,再用简单易懂的展示方法,解读同一个结论即适者生存。
用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方法为纽带,连接成人与儿童、连接青年与青年、连接书本知识与社会经验,连接生活与生存。
结合展览展示的各种方法,以及儿童喜闻乐见的情景剧形式,加之精美的动物展品,共同打造一个既让科学工作者感到惊叹,又让儿童获得喜悦,更让参与管理者感到荣耀的一个好展览。
因人而异打造两套图文解读系统。改变博物馆展览只对成年人提供图文解读的惯例,考虑到儿童的认知能力与身高要求,专门为孩子们制作了一组符合身高要求的漫画解读。让孩子们一抬头,便可从生动有趣的漫画当中,有所收获。不仅如此,“生存穿越”展非常关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参与者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为此专门设立了素质教育展台,以轻松自由的方式告知孩子们,在展览中哪些展品是不能摸,哪些展品是和小朋友一起共享体验的,为什么不能在展区里大声喧哗等等。总之,让孩子们在观赏、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文明举止与行为规范。
对于这个展览,我们运用了“如果”的展示方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的故事场景,通俗易懂的图文说明,深入浅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远古时代关于动物“生存”的故事,最终都阐述了同一个道理,即“适者生存”之理。
展览共分为五个展示单元,分别为:“未来世界”、“巨人脚下”、“恐龙医院”、“冰河时代”、“怪兽走廊”。其中每个展区都将带领观众走进不同的生境,讲述不同的生存故事,但最终都阐述了同一个道理,即“适者生存”。
“未来世界”展区:讲述了一个我们人类因无知消耗资源,肆意破坏,而不小心毁灭了的未来地球的故事。,建立了一个以互动分析为主的展项,分析人类毁灭的原因,深刻解读生存的道理。用人类毁灭,这一骇人听闻的假想例证,深刻阐述地球生命“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巨人脚下”展区:描述了白垩纪时期,彼时的地球霸主——恐龙大军迁徙的壮观场景,正如生活在今天非洲草原上的角马一样,恐龙为了生存而开启迁徙之路。在这里,展览将为观众解读关于迁徙重要的意义。首先,如大家所了解的一样,动物迁徙是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重要行为特征,此外,迁徙也为其他生物创造了更多自然选择的机遇。当观众意外闯入,蜥脚类恐龙迁徙大军,置身于长约37米的泰坦巨龙的巨大腿脚下穿梭,在感悟这些庞然大物如此强大之时,从而形象体会适者生存的道理。
“恐龙医院”展区:利用当今最新的恐龙研究成果与发现,全面的总结了恐龙作为爬行动物,他们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的优缺点,并建立了一个展览系统,说明了这个曾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多年的世界霸主,因何未能经受住巨大环境变迁,而最终导致绝灭的原因。同时,用当今人类社会医院诊断的方式,讲述了他们的生存缺陷,同时也描述了为什么面对大环境改变而未曾灭绝的动物即那些“高级哺乳动物”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即又一个适者生存的例子。
“冰河时代”展区:在这一展区,我们建立了一组鲜明的对比关系,即冷环境及以猛犸象、披毛犀等为代表的冷动物社会,与热环境及以“雕齿兽”、“刃齿虎”等为代表的热动物社会,通过这些“冷勇士”与“热英雄”的生境,以及身体进化机能的对比,告诉人们,动物是如何适应寒冷及热环境的,生动鲜明的解读了适者生存。
“怪兽走廊”展区:用一个人们不太熟知的人类“祖先”,阐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远古怪兽辐射衍化的例证。这些怪兽与当今的鱼鳖类、鸟类、两栖动物及远古恐龙等动物一样,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但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功能产生了巨大分化,以便能够使他们能够适应环境的生存选择。这些怪兽为“似哺乳爬行动物”,要知道他们当中的一支后来便辐射成了今日哺乳动物、灵长类,以及人类。又一个“适者生存”的鲜明例证。
此外,“生存穿越”展上还将展出一批与环境变化、动物分化相关的珍贵化石标本,这些标本都与“适者生存”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化石标本,直接或者间接的向观众解读海洋中生物适应的巨大变化,以及恐龙和其他动物,为了适应环境所获得了各种特异功能及身体特殊结构,例如颈椎。同时,重点讲述了海洋中的鱼类,是如何历经千万年的努力,成功登上陆地生活的“适者生存”的范例。每一个展项我们都作了深刻总结。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标本而展示标本,而是借助标本来讲述生存的故事。
社会是解决博物馆展览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之所以选择与华润集团合作,选址成都万象城,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不仅如此,自然中心®坚持以观众为立足点、出发点,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产的平台理念,也是将展览带进大型商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以下几点具体的缘由。
01
多元文化交汇点
以万象城为代表的大商场,是当代人们所熟知的多元文化的交汇点,而“生存”文化,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重要根基文化。对于这一点,前面已有所介绍。将“生存”文化理念带入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文化交汇平台,就再合适不过了。
02
为文化古城提供自然知识补给
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万象城(MIXC)作为现今休闲之都的标志性购物中心,彰显时尚品味与优雅格调,引领着全新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潮流,无疑是这座城市的一张超级名片。然而这张时尚潮流名片却缺失了自然科学这重要一环。眼下,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如不予改变,将会导致人类生存灾难。自然教育对一个民族的存亡兴衰至关重要,但中国的自然博物馆太少了,远远无法满足除几座大城市以外的民众需求。这也正是自然中心的创意动力与依据。
03
满足不同阶层的人文需求
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在万象城,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与目标。有些人,是纯粹为了消遣时间而来,有些人是为了购物而来,有些人在消遣购物的同时需要一些精神、文化给养,或许这样的人中有自然爱好者,有博物控,也有恐龙迷等等,甚至是自然知识“小白”,而“生存穿越”展便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休闲娱乐当中,触摸自然,提升认知。
04
重新梳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儿童需要教育,更需要爱好启迪。今天的家长,最关注且焦虑的莫过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儿童时期的深度的能力启迪。尽管他们知道博物馆是儿童教育的极佳场所,然而因为一些展览知识普及的原因常令他们望而却步。因为这些家长在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观展过程中,面对孩子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疑问,他们常常无法作答,毕竟人们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这也正是一些家长放弃带孩子去博物馆观展的原因之一。自然中心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展览中准备了两套图文解读系统的缘由,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帮助家长,为他们提供儿童兴趣启蒙的营养与场所。让家长带领孩子,走进自然,穿越远古,在与恐龙与巨兽的亲密接触之间,真正认识自然,爱上自然。
不仅如此,此次展览也将试图重新定位、梳理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父母与孩子,既是生活上的亲缘关系,更是生存上的繁衍关系,我们希望以展览为启发点,让参观者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能重新定位这种关系认知。
05
提升大商场品位,打造社会创新的新机遇
如何避免博物馆展览“千馆一面”,彻底改变社会对博物馆高高在上的尴尬认知,打造既具教育水准,又符合社会热点、话题,真正达到“寓教于乐”标准的好展览;从呼吁大众走进博物馆,到博物馆走近大众,将博物馆高水准的展览“落地”到大众人群中……,实现这些,就需要博物馆从业者通过实践与探索,来解决好“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此次自然中心与华润集团携手打造的成都万象城“生存穿越”主题展便是这样的具有挑战意义的创新探索。
万象城作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场所之一即“购物中心”的典型代表,丰富渲染着我们的生活,自然中心将“生存”主题展带进商场,一方面就是要站在人们日常生活场所的基础之上,来重新审视与思考生存的意义。另一方面,就是要将博物馆展示水准的自然科学展览,带入到社会人群当中,与社会创新融合。在提升大商场文化品位的同时,开创博物馆展览与社会融合的新模式,打造社会文化产品创新的新机遇。
作者:关键
编辑:梖梖
相关链接:
关键专栏 | 山东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创意及设计分析
关键专栏 | 云南省博物馆“远古云南”设计思路(上)—展览学问题
关键专栏 | 云南省博物馆“远古云南”设计思路(下)—传媒学考量
自然类博物馆居然是这么做文创的......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