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知白守黑、大制无割详解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道什么是强健的,却保持坚守柔弱的位置,对天下来说就像对于江海来说的溪流,为其源头,作为源头,其雄就不会离开了(所收获的德为不离)。
德不再离开,再回归到婴儿的样子;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道什么是显著或者知道怎样会显著,却甘守被辱没的地位在对天下来讲就像处于两山之间的山谷一样,像山谷一样,物资人才等就会充足(所收获的德为足),德充足后,再回归成未加工的木头、本质本性的样子。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恒德不貣,复归于无极。
知道怎么样才会明亮,却甘守黑暗的位置,作为天下的法度规矩,作为天下的规矩,名就不会产生分裂,从而保持为一(所收获的德为不二);德不再分一为二,就再回到无边无际的混沌状态。一的极致就是圆满就是0,太极的模样,太极的边界再打破,就是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原木根据规则散开,才会变成各种器物;
圣人用规则就只能以官长德的身份做事。
大道的规则就是无,是无法分割开来的。
(老子有圣人修为,但是在周室也只能做官,老子为了践行自己的理想,所以辞官西行出关,去跟随圣人的足迹了。出关后的老子,才是有圣人之行的老子)
此章也指明了修真的几个阶段;不离阶段,充足阶段,不二阶段,一直到最后的无极而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