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评论|繁荣和伤痛 ---浅谈网络小说的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评论|繁荣和伤痛 ---浅谈网络小说的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2020-07-22 16:19:13



十月九日

繁荣和伤痛


千灯如月

----------浅谈网络小说的所带给我们的反思



前几天有位写小说的朋友跟我聊天,闲谈中听说她说刚跟网站签约了,我便问到:“版权给你吗?还是给了网站?”她说:“给网站了,没办法。第一次写,如果不签约,根本没有写下去的动力。”我相信有写小说打算的人并不在少数,连我自己都有这个想法,如果你去起点、潇湘、纵横……每天更文的人数不胜数,没有地域、学历、认知等的限制,网络小说的网站为那些想写一部属于自己小说的人提供了一个的平台。多元的题材正迎合了大众不同的口味,不管是玄幻、都市甚至新兴的耽美,在鱼龙混杂的小说网站“总有一款适合你”,在这种看似繁荣的文学市场下,这种低门槛、无限制的体制温床下,当然会隐藏着看不见、甚至看得见解决不了的“伤痛”。


电视剧出来,各大媒体骂声一片,小说粉丝互怼互掐;电影出来,社交平台再次炸锅,抄袭之声愈演愈烈;海报出来,原创海报作者发文公开讨伐……我相信关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版权之争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这样一部饱受争议网络小说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现在大部分在网站上更文的作者,小说网站需要你的全部版权,如果你没有签合同,网站就不会给你推荐,这样你的作品就会石沉大海;如果不走小说网站,那么就是纸质出版,现在大部分出版社都会需要你的版权,也就是说你拿不到全版权,如果你不是已经拥有巨多粉丝的写手,适合的出版社都不一定找的到。纸质出版是版权保护的根基,否则你即便是某网站上的大神,稿费一年一两万,最后只有一个TXT空叹息。而正是这种难以把握的版权问题,让抄袭也变得有机可乘。


“2017年8月10日晚,匪我思存发布头条文章《今日踩原创,请从我匪我思存始》以讨伐流潋紫《如懿传》抄袭:“我万万没想到除了《甄嬛传》,竟然《如懿传》还在抄。……连我博客内容都抄,杂志专栏也抄,错别字原封原样地抄上去,令人啼笑。”在网络小说花样翻新抄袭事件屡禁不止的当下,换人称、换性别、换名字早已是小伎俩,那种线索情节都能“借鉴”的不留痕迹、悄然无声的才是抄袭界的“大佬”。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律在维护著作权方面有待提高,抄袭他人的罪名成了,最严重的也无非是删书、道歉、赔偿,不会判刑……但是要是你抄袭成功那就是名利双收了,被发现也仅仅是删文啊,大不了换个马甲,重新找个网站,再找些冷文的,拿国外的文赌一赌,而外界骂的也无非是骂你的笔名,找不到你的人,再过2-3年就往事随风了。我们所亲眼看到的那些抄袭事件哪一个不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从2001年,著名网络小说家今何在现实中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网络小说《悟空传》引发国人对网络小说的无限热情,到《楚乔传》《我的前半生》《悟空传》等作品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热播热映,这确实反映了网络小说在当今的文化文学传播中的逐渐上升的地位,但其本身所带有的商业气息也注定了在文学价值上会有这与以往经典作品的缺失。



2014年,北大开设了“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课,40多位学生分成六组,分别在起点、腾讯、百度、红袖、晋江、豆瓣写作连载小说,由于对于网文读者的痛点需求关注不到位,这些研究生写出的网文“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对于这件事,知乎上的网友反而看的很理性:“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了解网络文学,更像做实验,或是社会调查。”是的,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学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网络小说像是一颗与众不同的植物,我们不能阻挡它的自由生长,我们需要做的也许是思考怎样让它独特的美丽被更多人理性的接受和理解,我想这就是我们接纳并且反思网络小说(文学)的意义所在吧。






young青春

来吧,给你一个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