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佛学的特质与研究方法

佛学的特质与研究方法

2020-11-08 08:09:44

感谢终南文化书院的邀请,很高兴与大家结缘,刚才漆院长介绍了,我是从1974年,,大概关注宗教的人全国屈指可数,我有机会从那个时候开始看、道教的书,为了更好的学习,1978年第一届考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在任继愈先生的指导下,毕业之后在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道教六年,但是我的实际功夫主要用在方面,道教方面我不能说我把道教完全吃透了,但是我认为我把道教的精华研究完了,我转而研究。

 

我首先讲宗教,虽然我研究宗教这么多年,大家认识我的人,包括单位上的人都知道我有宗教信仰,这个也不避讳,但是我对宗教的看法,我在宗教心理学里面讲了,我认为贴着宗教标签的东西未必都是坏东西,也未必都是好东西,客观的冷静的态度就是说所说的如实知见,这种如实的态度去研究它、观察它,包括信教者对自己的信仰也应该这样看,所以我对宗教包括我是持批判的态度。我不赞同我导师任继愈先生那种过左的研究法,,他告诉我们毛主席读的比我们还多,他后来也说了我们过去太左了,但是我也没来得及,因为当时他已经70多了,也没有精力对他的研究工作做一个更改。我们几个学生跟他的研究不大一样,我们对任先生的治学方法继承了一些,基本上继承了,因为他是遵循我们传统的中国汉学研究方法,文科里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个研究方法是从北大传出来的,因为任先生原来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他的方法就是你不管研究哪一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儒家也好,也好、道教也好,你的基本功就是读古文,你先好好的把原著按照注解一字一句的读懂,他让我做硕士论文,非常偏的一本书,我根本不喜欢那本书,我没有按照他的做,但是他的方法就是这样,他也不让我们写文章,他说我们没有资格写文章,写文章非得对一门学科有相当深厚的基础你再写。他经常赞扬的都是他的得意弟子李泽厚,他说李泽厚在上学的时候学习不怎么样,但是他出来以后越来越有出息。还有西北大学的张岂之也是他的得意弟子。


我对宗教的看法,因为宗教这东西确实非常难以定位,全世界对宗教的定义有100多种,现我们国家承认是宗教的,基本上国际都承认了,但是我们国家不承认是宗教的认为是邪教的,比如一贯道,在台湾就是正规宗教,而且信众甚至超过,比如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指导思想,但在美国呢他是放到宗教系里学习的,把它看成一种宗教,儒家也被看做一种宗教,所以到美国去的人,你没有宗教信仰的话是被人瞧不起的,人家不敢跟你交往,所以人家问你信仰什么,他只能说我信仰。按照我们国家法定的对宗教的定义去谈宗教,按照这个定义来讲的话,我认为它有三重到四重身份,跟、伊斯兰教不一样,这两个宗教只有一重身份,它就是宗教,他就是宗教局管的,别的部门不管,但是跟道教,道教的一部分,他的性质不大一样,用西方人的观点去看宗教,尤其是马列主义,恩格斯的著作里面他列了意识形态的各种种类,他把宗教列为一列,把列为一类,就是说恩格斯不认为属于宗教,这一点呢,我们研究马列主义宗教观的人很少提到,但这是很重要的,我认为恩格斯的看法是很深刻的。如果拿西方的宗教观定义的话,不完全套得上,当然我们国家对于宗教的基本定义有教主教义教团三大件,从形式上去看的话首先是一个宗教,它有自己的教主、有自己完整的教义、有自己教团的实体,跟、伊斯兰教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这些信众对的信仰大多是感情上的信仰,实际上懂教义的人,民国时代太虚大师讲呢,大概百分之几都没有,寺院上的善男信女,甚至出家的和尚、尼姑解放以前印光大师讲百分之九十都不识字,更谈不上对教理了解。所以从宗教方面来说,他确实首先是一种宗教,这个宗教它的社会教化的效果究竟如何,它有它历史发展的过程,它跟其它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样,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也是在一个社会发展当中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这么一个过程。讲因缘所生法,他肯定将来要衰落、要灭亡,这里面在就预言了,而且里面预言的这个末法时代界的种种衰落的现象,今天我们在界到处都可以看到,界的人呢,他不知道这些现象,里面早都批评过了,这叫做一种魔事。比如说把寺庙建得金碧辉煌,把佛像塑得那么高大,不讲的教义,不修行,不关注人生、不关注社会,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所以对这个,我非常惋惜它,我认为当今的中国是我们国家几大宗教里面最可悲的一个宗教,因为它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传统,有非常高明的教义,但是它的表现是非常让人悲观的,我对港台也是大体了解,就在那个环境里,香港的我去讲过几次课,也是非常可悲,这么一个伟大的宗教走到这一步确实是非常可悲。我当然并不完全赞同这种,我也希望这种能够改革能够振兴,但是这件事情我认为也不是我们政府部门所能解决的,也不是界自己所能解决的。我们做学问的人只能提出一些建议,我是在不断的提出建议,当时赵朴初呢也是下调令,把我借调过去,我也是跟他多次的谈话,我跟上海复旦大学的王雷泉先生,他跟我还有点不一样,他是不断的建议,我是赵朴老请教我,我建议,你不请教我,我不说,他问我你看我将来是不是有罪过?他感觉到了自己会有罪过,我说可能会有,在1981年这个时候,如果剃度僧尼这一关不能把好的话,将来就可能有罪过,现在这个结果就出来了,当时我们提供了很完备的方案,怎样培养的人才?结果他们有些采纳了,有些没采纳。


界还是非常尊重我,学者里面只有我和王雷泉先生,是很真诚的关注,希望它能够振兴、能够改革。我也写了这方面不少文章,所以中国佛协每一次开会都要邀请我,他把我牌子总是放在那里,但是我一次都不去,我不愿意介入这种活动。这是一个方面,它首先是一个宗教,它的历史就不用说了,大家讲中国史、世界史,曾经极其的辉煌,促成了东方古国文明最兴盛的阶段。唐代我们长安那是世界的中心,任继愈先生讲从玄奘去印度就标志着世界的中心从印度转移到中国,那确实是这样,中国不仅是大乘的中心,还有三系,还是藏传的中心,还有南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两大系中心,还具有南传的一个国家,这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讲的第二个身份,第二个身份它是国学或者传统文化里面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有些人讲国学,他只讲儒学,那是不对的,因为儒学我认为它是最集中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但是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主要一部分,还有次要一部分是由道家代表的。正因为中国文化儒道两家走到东汉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它的弊端,因为中国没有像样的宗教,全球发展到那个时代,没有一个民族没有宗教,当时社会需要这个,儒家由董仲舒出面把儒家改造成谶纬神学,结果完全失败,他把孔子塑造成教主、老子塑造成一个神,结果失败了,东汉很快衰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传进来。吴立民先生讲跟不同,是大炮打进来了,是被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确实是由汉明帝派出使者请进来的,为什么中国人接受这么一个外来的宗教呢?就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里有重大的缺陷,做了补充,这个深层原因是什么?大家可以研究、可以讨论。但从此以后和中国确实结下了很深的渊源,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法,一共有四次,第五次太平天国灭法,基本上把江南都消灭了,,基本上把汉藏两传消灭了,大部分的僧尼都被迫还俗,剩下的庙子不多。我1975年到西安来的时候,在兴教寺只有三个僧人,只有常明法师和其他两个僧人。我到香积寺去没有僧人了。但是历史上超不过十年它又恢复了,,超不过十年也恢复了,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离不开,为什么离不开呢?因为它的精髓已经深深的渗透于民族文化的根河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我们导师讲的,毛主席也讲了,不学好史,讲不好中国史更讲不好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从东晋到唐、五代,儒家基本上没有一个大师,没有一本重要的著作可以站得住脚,主要就是哲学,还有魏晋玄学。在的刺激之下,从北宋起,理学和心学复兴先秦儒教,衰落以后,的影响才逐渐变小。在那么漫长的时间里,中华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它的代表就是哲学,一直到现在你叫当代西方哲学家讲,你叫中国哲学家讲,最高级的哲学是什么呢?他把我们的唯心论、唯物论叫做直线型哲学,大部分的哲学都是直线型哲学,只有这个华严宗,华严的理论,现在科学界也好、西方哲学界也好、中国哲学界也好,只要看懂了他,都认为是我们地球上最高明的哲学,它不断的可以被现代哲学印证,不断的给哲学家、科学家提供启迪。我认识一个吉林大学王教授,他是化学系的,宣化上人的弟子,宣化上人在美国把他请去,在那里也没有什么工作,讲《楞严经》吧,他擅长讲《楞严经》,他到我家来过一次,他的学生主要有100多位美国哲学家,其中有1/3以上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对特别感兴趣,他们感兴趣想要干什么呢?他们不是为了信仰,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因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到这一步,心跟物深层关系的时候,没有办法研究下去了,他想从非常高明的哲学里面吸取启迪。这一方面有非常高明的开发智力的技术,他的方法很多,他想通过的打坐提高他的智力,在科学上有所突破。这是在国外,宗教的那一方面人家根本瞧不上。如果讲宗教的话,作为一个信仰的话,你的神圣性远远不能跟、伊斯兰教相比。

   

我讲的特质之一就是真实性有余、神圣性不足,我很不客气的在他们中国佛协的会上讲的,为什么神圣性不足呢?因为你信仰的对象,、伊斯兰教人没有办法去肯定、没有办法去否定,人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上帝可以主宰你的一切,你不得不敬畏他,你想去证伪吗?理由当然很多了,但是你想要证实也有一些理由,谁也不能说服谁,但是人的内心深处更需要这么一个东西。你信的什么呢?,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活到80岁最后也死了。你可以信他全知,但是研究佛传的话,。比如说有一次他叫僧众修不净观,不净观要去野地里观察野葬的尸体,尸体腐烂的各种阶段,然后把他想象呢,想自己将来也是这样,自己所爱的也是这样,因为出家人都是有性欲的,这样就把性欲降服了。这也是一种很妙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修了以后,他就非常厌世,甚至饭恶心的吃不下去。当时佛在那里打坐连个月没有出定,就有六十个比丘想,有一个外道人说,谁想我帮助你,结果就杀死了60多个,佛出定以后知道这事,他就马上传了一套纠正这个不净观的方法。这说明佛当时也不是任何事都知道,这个问题在当时部派讨论的,佛是不是一切时一切知,有的部派认为可以,有的部派认为不可以,所以你把佛作为最终信仰对象的时候,那神圣性远没有上帝和真主高,永远斗不过和伊斯兰教。的神圣性不但是这样,而且是低下。


我们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周贵华教授把归纳几种教,一个是教,一个是祖师教,现在叫随祖师教。我归纳了几个,教、祖师教,我把现在这个教叫和尚教,我把藏传叫喇嘛教,因为他跟教有的差距很大,他信仰的对象实际上,祖师教信仰的是祖师,喇嘛教信仰的是上师活佛,现在的和尚教信仰的是某一个人,他的师傅,而他的师傅就是一个人,不过穿的衣服不一样嘛,大部分佛法的理论也弄不清楚,完全就是一种个人崇拜,我说你是一个宗教里面最低级的一个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是的克星,伊斯兰教认为上帝、真主肯定是没有形象的,凡是有形象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所以他们极其反对偶像崇拜,他们一看到庙宇佛像马上砸。我有一次在文殊院看见几个洋人,和尚领着他,非常反感,扭头就走,他们认为这是非常低级的偶像崇拜。


但实际上真正的信仰是什么呢?三宝,佛法僧。信佛的原因,因为他的中心是法宝,这个法宝是佛实践过,发明的,拿他修行实践证明的一个真理。为什么信僧呢?僧指的是证到圣果,他也是实践成功的,不是普通的出家人,而且信僧的实质也是信这个僧的正见,就是佛法方面的正见,所以他真正信仰的是一个法,法是什么呢?法是佛修行实践所发现的一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我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所说的关于法的这一部分,基本上都是可以证明的,因为他的标准非常严格,就跟现代科学一样,比如说禅定,你修到初禅,你的身体怎么样?呼吸有多少?心定怎么样,它都有明显的标准,现在西方都可以拿仪器测量,你脑电波怎么样都可以拿仪器测量,甚至梦怎么样都有明确的规定,它完全是非常严格的人自我改造心灵的一个科学。日本人把它叫做生命进化科学、自觉进化科学,它要从人进化到比人高一级的,改造我们人的肉体这种不完美的生命,我认为这个佛法是人类所有文明里面唯一一个站在高于人类的高度来省察整个人类的文明,它的价值在这个地方,它对我们人类的一切确实做了非常不可代替的冷静的批判,从批判我们的感知方式开始,它的认识论比现代科学认识论还要高明,它对人性的认识对西方心理学还要深刻的多,它对整个宇宙的认识,《华严经》讲的它跟现代天文学观察到的图景基本上是一样的,对于各种不同星系的描述,这在人类其他文化里面是绝对没有的,你是绝对不可以想象出来的,怎么出来的呢?那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认为我们人类,我们潜在的都有一种极高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现在用的感知方式是极其有限的,现代心理学、现代科学研究得非常清楚,有得哲学家把我们人类的认知方式比喻着我们整个是一个黑屋子里,顶上只有五条很窄很窄的缝,就是我们的五官,我们只有透过窄缝里面透进的光,通过我们的理性思维或者科学实验,去猜测外面的世界,你要弄清楚这个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即使人类文明走到终点,我认为那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感知方式就限制了我们,从哲学上说那更不可以,但是它认为我们潜在有能完全认识这一切的智慧,而且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只不过你没有开发而已,它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想开发这个潜能的技术,都可以通过实践来证明。就连我导师任先生,那么左的,他也认为我们还是要办一个禅定的实验室,试验一下这究竟是不是真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这样,马克思没有讲的东西不见得就不可以研究。这是第三个性质。第二个性质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自己建立了八宗,各种体系的,起码是七八家哲学吧,各有自己的体系,而且深刻的影响了宋明理学以及宋代以后的新道教,可以说都是在主要是禅宗的启发之下完成的,我认为宋明新儒学吸收的东西吸收得并不成功,因为儒学家接触,他接触的都是禅宗的语录,因为的典籍非常浩瀚,过去的大藏经它都是在寺院的藏经楼中,除了方丈一般的和尚都看不到,你何况儒家读书人没有资格看到,所以过去看大藏经的儒家极少。即使让他看,那个东西不经过老师的教,自己看是看不懂的。我们学校有一个中文系的副教授,他就教古典文学的,他自己还信佛,但是的书他看不懂。我也是中文系毕业的,我看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吃力,经过我多年的学习才能看得懂。所以过去的读书人你想完全读懂的教理,没有整体的把握,这个难度确实很大。所以宋明儒学家大部分都是吸收了的一些消极的一些东西,真正积极的东西他们没有吸收,我非常赞同先秦儒学孔孟哲学,我认为这个才真正代表了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那种阳刚之气。宋明儒学要差多了,整个气他都是差多了,所以整个国家也就慢慢不行了。所以我认为没有,宋明儒学家他连这个他都弄不出来。现代新儒学那些大家,牟宗三、唐君毅,那都是对不能说极其通达,还是非常的精通。民国时代治哲学的教授几乎没有一个不兼职佛学的,有的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他讲的认识论就是讲的唯识学。这个在民国时代一直到我小的时候上中学的时候,社会上的人都知道最难搞的学问就是佛学,那个时候听说谁研究佛学,是个佛学家,那都是肃然起敬,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最难研究。他在国际上也是这样,在国际上别的你拿一个博士学位就可以,但是研究的必须拿两个以上的博士学位,一个是语言学,一个是佛学。你要通达多种语言,梵语、藏语、汉语,还有其他的一些像新疆的过去已经死了的,像吐火罗文、文什么的,好多种。从人的精力来讲,你不可能一生只能搞出一点点小小的成果,你不可能完全把它吃透。这门学科就是这样,所以今天我们弘扬国学,大力的弘扬佛法里面的精华。只讲儒家那个是非常不全面的。而且我认为如果说中国文化将来能走到世界上去能征服其他的民族的话,我认为基本上只有佛法和道家,儒家恐怕很难征服。儒家我们少数民族藏族、维吾尔族这些,这么多年都不能征服,根本就不接受。因为这是适应我们汉族社会的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它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封建性。西方的思想家早就讲了21个世纪能够把全人类连接成一个一体的精神纽带,除了东方的大乘佛学文化,其他的文化很难承当。从理论上来看,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他们非常聪明,他们比较各种文化、各种学说以后,他发现这个确实是高明的,比他们文化确实高明很多。

当代西方的文化精英在干些什么事情呢?因为现代科学科技的成果已经非常辉煌了,他在研究物理世界,心理学研究人的深层心理状态的时候,他的结论已经非常接近佛法。当然印度教、道家他们也研究,他们把这个叫做东方智慧成果。他们这些精英又非常通达当代的各门科学,他首先是整合当代各门科学,最尖端的,然后再把东方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整合在一起,因为他们非常接近,只要把东方文化一整合了,他很快的就可以把当代西方的各种学科整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非常高明的宇宙模式,哲学就是提出宇宙模式。我们中国人,中国的知识界意识到这一点的很少,我们在这一方面国民有这意识的很少,意识不到我们现在是一个文化穷国,我们比起美国来确实要差很多,不但经济,经济也倒罢了,我们的文化要差很多。当代能够引领全球文化的基本上都是美国思想家,我们中国哪个能够引领世界文化的,我认为这是我们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化人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因为我们并不比他们笨,我们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我们的东西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学习他们的东西比较容易。

    我对就讲这么些,然后我讲这东西怎么研究。这东西在学术界的研究他是有规定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学术界基本上用的,研究都是从20世纪初,日本人到西方去留学,有几个博士,他们的学问确实非常好,当时日本政府有吞并东亚的野心,非常重视研究东方各国的传统文化,所以这些研究东方文化的尤其是学者在日本的地位很高,他们的水平确实也很高,他们从西方学了西方的文科方面学术研究的方法,把它用到佛学研究方面,他们就是哲学史的方法、思想史的方法、历史学的方法,现在我们台湾、香港大部分都遵循这个方法,如果不遵循这个方法的话,同行就认为不地道,不入流,人家不大认可你。那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学校一个研究的博导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大家不过就为了这个饭碗吧。这不客气确实是这样,就是这个国家大学里面设置这么个职位,总要有这么些人干这个事情,反正挣的钱也不多,总比在官场里面混安全一些,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有社会责任心的很少,大多都是根据这个走,而且越来越接受这个他们港台那边的。

    

日本学者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基本上都是起着破坏的作用,用这种方法研究以后,你一考证经典,他们用他们的方法很严格,但是考证出来的结果就是大乘经都不是佛说,尤其是大乘经里面真常唯心系如来藏,他认为是接受了印度教的影响形成,不是本来的思想,那么中国的禅宗它是根据这个,华严宗尊华严经,净土宗尊净土三经,那你唯一的依据往生西方净土,你的依据就是这三个经里面讲的,,神圣性、根据就没有了,你信什么呢?那不就挖的墙角嘛,这些人研究的成果在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他的著作顶多就印五百本,都在同行之间互相赠阅。日本人来赠给你一本他的著作,那是很大的礼吧,因为那一本书值个人民币二三百块钱吧,日本人很小气的,他能给你赠本书很不错了。说实话,我瞧不起这种职业,瞧不起这种人生,因为我从小我的人生观就是不朽,我认为人生在世是非常短暂的,这件事是非常可悲的,你存在的价值就是怎么样使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不朽,当然这个出发点是自私的。但是我学习了以后,我刚开始考虑的是,还是从方面考虑得多一些,但是我越研究越到后来,我发现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人生观、哲学观、价值观,我真正找到了生命的出处,我不从出发看问题,我不从我个人的利益出发看问题、不从个人的信仰出发看问题,我发现我是从关注我们人类的命运、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这个角度去研究,去考虑问题的,我原来不是这么一个人,你要说我修行什么?我确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但是我认为这个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的方法是什么呢?因为我关注社会,所以我的研究方法始终是我看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我就从里面拿出来它的精华,现在能被社会接受的,我认为我们研究宗教的人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在社会跟古老的宗教还有他的典籍方面,建立起一座桥梁。因为社会人要了解这些东西不容易,只有通过我们,我们就做一个桥梁的工作,把它介绍给世人,让它能够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正面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个研究工作没多大价值。所以我的研究这是一个方面。你看气功界热的时代,我不仅是在宗教研究活动,我在气功界活动。全国大气功师我几乎全都认识,我的文章主要发表在气功刊物上,所以我当时在气功界很有名。气功热下去了,现在心理学又热了,我研究心理学。我完全是做一个桥梁,我不搞那套没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从来不拿国家的钱出版自己的著作,我每一本著作要挣稿费,不但要挣一份,还要挣两份、三份。


我认为的性质既然是这样,他就然是那么一种科学,必须要用跟它相应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什么方法呢?那就是说的解行相应。就是我看懂了以后,我自己亲身实践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很多方法我都实践过,虽然不敢说是证得什么,我起码都是有一定的体会,体会到他确实是真实的。我也研究别人的比我修得好的经验,我有这个缘分,我每年都会碰见到这个社会上的高人,奇异的人,一般人是很难碰见的,我不但研究自己的经验,也研究他们的经验。这样当我在岗的时候,65岁以前的时候,我敢说我研究35年,我还不敢说我对佛法完全没有疑惑,任何说法我都能解释清楚,什么时候解释清楚的呢?2010年退休,退休以后我不搞课题了,我不上课的,我大把时间都是用来自己修行,并不断的思考,我的佛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我现在不但可以对整体的佛法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看法,可以评价历史上任何的高僧大德,当代的任何大德,而且可以很直觉的评价哪一本是佛说的,哪一部是后人做的。我的研究成果呢,在这几年我把它编辑成一本叫做《普贤行愿》,专门培养精英人才的一本教材,既有理论又有方法,我在不断的修改当中,每年办一两次到三次这种禅修班,大部分都是到寺院去举办的,一方面培养人才,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实验,我在实验当中不断的改进,可以说我是不拿国家钱自己出钱的一个科研课题吧,如果以后有这种机会的话,欢迎具有一定水平的老师和同学们去参加,如果你是研究的,应该说参加了三天以后,你的佛学水平会大大的提高,如果你是信仰修行的,你起码会明白修行的路子应该怎么走,也可以大大的缩短这个学佛的时间,因为我用了35年的时间所走过的路程,我是专业的,而且我这个人其他事情我都不管,心全部用在这个地方,我的条件非常好,我接触过当时国内第一流的高僧大德大居士,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我都把它吃透了,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我的愿望出发点就是想让现在的人用尽量少的时间,甚至是几天之内能够走完我这35年走的路,我相信有些人是可以走完的,每一次都有那么百分之一的人它能够走完。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提问解答:

1、实修的核心与关键技巧。

你讲这个的实修,这个在《阿含经》里,佛对的整个修行有一个次第,就是有一个次序我认为是不可以违背的,他叫做“四预流支”,预流是预入圣流,就是证得初果,里最低的一个果位呢。四个步骤,第一个是亲近善友,也叫亲近善知识,里把能够指导自己学佛的师友,知识是熟人的意思,称为善知识,就是第一步要找一位合格的能够指导你学佛的老师或者朋友吧,一定要选择的正确,当今很多人都是在这第一步上走错,因为你不懂的话去选择善知识确实是很难的,经典里面有很多关于善知识的标准,当然一般学佛的人都不明白,这是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你选择的这个,或者是拜的师傅,或者上师吧,或者引导你学佛的朋友吧,他不合格,他够不上,那么以后的几步全都错,或者走弯路,我认为当今中国的汉传徒在这第一步上80%以上走错。第二步是听闻正法,听闻过去没有书,都是听老师讲,现在是看,看的经,主要是佛说的经。第三步如理思维,就是你看的过程中要用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佛说的究竟对不对,完全理解了变成自己的一种世界观或者是自己的一种知识,这一步才完成了。第四步才讲实修,叫做法随法行,法随法行又翻译作随授法、修行法,随是什么意思呢,就还谈不上够不上修行,你只是跟着这个走吧,行才是真正的叫做修行。必须要这么做,第一步就是看的经典,看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今天人写的一些或者讲的一些对佛法理解比较准确的一些著作或者讲录,完全看懂变成自己的见地,那才谈的上修行,否则中国人叫做盲修瞎练,盲修瞎练还不如不修不练,因为你修了它有害,你不修起码没有害,因为跟伊斯兰教信仰不太一样,那种信仰我认为一般信了以后起码没有多大的害处,好处说不上,起码没有多大的危险,但是不一样,他有修行的技术,而且这个技术他在人的身心上用工夫,这个是有技巧的,科学是不掌握的,当然也不是我们普通人的智慧所能掌握的,它必须要有这个实践经验,有善知识的指导或者根据作为指导,这个技巧非常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具有正见,所以你对佛法的理论尤其是用来修行的理论把握要非常准确,在你修行的时候用得上的才叫正见。

 

2、社会压力如此之大、就业如此之困难,是不是用佛学精华来摆脱抑郁,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

确实现在年轻人社会压力很大,不但本科生就业难,而且我们硕士生就业也相当困难,我们研究所每年招15个左右硕士研究生,据我了解起码近五年以来几乎没有一个人找到正规的职业,大部分在公司里面打工或者在家里继续准备考博,还有更差一点的去看风水或者算命。那你学这个在干什么、社会上人家单位不用你。是否可以用佛学精华来摆脱抑郁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因为佛学的精华叫做自治其心,能够治你自己的心,抑郁困惑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佛学有专门对治这种负面情绪很多的技术,首先你要有一个正见,然后冷静的观察自己有什么特长?有什么缺陷?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你学的这个专业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适合于从事哪一种专业?这是一个年轻人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一步,过去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一步要走错了,当然可以纠正,但是这一步很重要,你要通过两个方面的观察,对自己非常清晰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自己潜在的潜力,然后想办法发挥自己的潜力,选择那种自己最能发挥自己潜力将来最有前途的职业。如果你暂时找不到的话,最好还是准备一两年也可以,或者是暂时在别的公司打工也可以,你不要放弃你的特长,我的学生也有这样的,他本来学得很好,他就学的是,他去从政了,去当人事部门管理干部,结果弄到现在顶多是当个处级干部,你学的专业一点都用不上,我认为这个人生是不成功的。

 

3、万物背后的实相与众生本具的自性是什么关系?

是一,万物背后的实相称为法性,把认识的一切对象称之为法,这个概念在哲学上讲要比我们称作现象要准确得多。法的意思就是规定性,我们规定这是一个什么我们就认为这是个什么,我们不能设定我认识的就是什么客观世界,因为那个是呈现在我认识的一个对象,这就叫做法,所有的法它共同具有的一个真实不变的、永恒不变的这样一个性质或者本性叫做实相,它有一个本来面目,那么我们人心有一个永恒不变、永远如此、永恒不灭这样一个本性,因为我们人心也是一个法,而且很重要的法,所以这个心性和法性是一样的。我们学的有两条路子,一条是直接从法性然后最后透过心性,这个小乘、大乘都是这样的,他修四念处,通观五蕴包括了物质心理现象,只有如来藏这一系,禅宗、天台、藏传密教是企图从心性透过法性,这条路修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但是突破法性比较难,很容易混同于外道,所以现在也有些批判,所以从法性到心性要保险一些,格鲁派宗喀巴大师还是从法性到心性。

 

4、每个人的阿赖耶识与这个世界是一还是二?

应该说是非一非异,佛学经常这样说非一非异,根据唯识学讲的每一个众生都有一个阿赖耶识,那就是说由无量的阿赖耶识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可以说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阿赖耶识,这个大的阿赖耶识是多元的,虽然阿赖耶识很多,但是它运作的规律是一样的,而不是说只有一个阿赖耶识,每个众生都有一个阿赖耶识。所以你说是一还是二呢?只能说非一非异。

 

5、王阳明良知及其善知的功能,孟子的四端在八识中如何安立?

知善知恶在八识中属于第六意识的功能,这个叫做心所法中的慧,慧有正慧、邪慧,错误的认识叫做邪慧,总之他是一种能知道善恶的功能。孟子的四端都是意识层面,第六意识起了分别以后,他才有了这四端。比如见孺童落井生恻隐这一端,你必须分别那是一个小孩掉进井里了,第六意识分别这么一个概念,你才去救他,比如那是一个石头掉进井里,一个耗子掉进井里了你可能不会去救他,所以还是第六意识心所法的一个功能,儒家没有触及到第八识。

 

6、开悟后具体是什么样的状态?

开悟的状态禅宗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没有办法跟别人说,开口即错,因为这种经验是我们所有的人从来没有过的,叫做未曾有法,所以不可能拿我们共同的,因为我们的语言都是拿我们共同的感知经验然后抽象成文字和语言这样来表述的,我们没有这种感知经验就不能抽象成文字,就没法说,如果说出来的肯定是错的,但是他自己知道。所以我只讲开悟之后的效应,我把他归纳为四点或者五点,第一是他有绝对的自信,因为他明白了自己跟整个宇宙的关系,因为我们一般人只考虑人和人,或者人和自然的关系,很少有人考虑人和宇宙的关系,只有哲学家考虑,但是都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人存在的一个悖论。那很难解决的,古代西方哲学家解决不了就了。我的一个同学研究生院的宋祖良,他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的,我跟他一起住的时候,他从来不跟别人说话,因为他走在路上都在低头思考哲学问题,他确实钻进去了,但是黑格尔哲学是不能解释这个问题的,他当过西方哲学史学会的会长,最后不到40岁的时候就了,已经20年了。就是这个原因,但是禅宗开悟的人这个问题他解决了,他不畏惧死亡,因为他有了超出死亡的这种保证,他知道怎么超出死亡,人的死亡焦虑完全解决了,他找到一个永恒的生命、永恒的身体——法身、永恒的安乐——涅槃,所以他肯定是心静了,肯定是非常超脱,非常飘逸,非常快乐,他绝不会贪图这个世间的一切,他不依赖亲情也不依赖友情,不需要什么,他完全是独立的,他的精神、人格都是独立的。再一个就是他肯定会平等看待一切,他是一种直觉,因为他直觉的看到,所以他认为众生是平等的、是一体的,所以他待人肯定是平等的,他既不会轻视地位低贱的人,也不会仰慕那种很高的人,甚至活菩萨他也不会仰慕,你不过修行早一点。他有高尚的情怀,他只考虑别人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这个是他的外在表现。内在表现没有办法说了,禅师们有很多的偈子来表达他的心境,吴言生教授就是专门研究禅师的偈子的,他说他把所有的禅偈都搜集完了。

 

7、宗教学和哲学有什么关系?

因为各个宗教里面都有哲学,哲学里面包括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是西方、中国哲学史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把宗教归为哲学不是太正确,所以现在还主张要把它分开的。

 

8、怎样将心理学融入佛学研究?

因为佛家教义里面可以说7080%的内容都是讲人的心理,他心理结构,自治其心的方法,可以说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佛学,而这个心理学家也可以从他从他的专业角度,从佛学里面吸收他所需要的成分,现在这样的心理学家极多。

 

9、藏传和汉传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民国时代太虚大师有一篇文章归纳了三种的特质,汉传,西藏,日本的特质,都是三点,汉传的特质是本佛、尊经、众行。本佛是什么呢?。,各宗的教理都是依据而建立的。众行非常重视把佛法落实到修行当中。所有的大乘圈子里面出家人都是吃肉,日本吃肉,藏传吃肉,南传吃肉,我们汉传,佛家的戒律里面没有严格规定不可以吃肉,但是汉传吃素的很多,然后能够持戒能够修行这些,我们汉传一直到今天大部分信众非常重视这一点,不像日本作为一种祭祀的仪式,怎么修证,戒定慧他们不大重视。

藏传三个特点:本师、宗论、重密咒。本师和本佛很不一样,他真正皈依的是自己的上师,所以汉传三皈依佛法僧三宝,藏传四皈依上师、佛法僧,他说供养三世诸佛功德不如供养上师一毛孔的功德,他要求对上师百分之百的尊崇,甚至上师说太阳是从西面升起来的你也要相信,我是学过藏传,我师父也是这样说的,他们都这么说,莲花生大士有二十五个弟子,其中有一个弟子他是根器最差的,大家都瞧不起他,这个人能干什么呢,莲花生大士一吐痰,他马上吃了,这弟子成就最快。印度《阿含经》里面明确的讲崇拜一个人,任何人都是错误的,甚至你崇拜也是错误的,你必须要先弄明白我讲的道理你自己实践了以后你认为是正确的才可以接受,他讲的崇拜人的五种害处,所以藏传的基本精神在这一点上跟原始相差很远。这是一个原始非常重要的精神,依法不依人,不管是什么人讲的,就算是佛讲的,只要它符合真理我就相信,不符合真理我修了以后不是这样,佛讲的我也不能接受。就算那个人是很普通的人,是个在家人,只要他讲得正确,我照着做了以后有效,那也是佛法,我也会遵从,精神就是这样,但是藏传不是这样的。他也不是在西藏形成的,在印度晚期已经衰落的时候他在印度形成的,藏传把印度那一套基本上全盘接受。--苯教以后形成的,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他不了解印度,藏传讲的东西大部分是印度,就连他那个制度完全的继承,他们在印度学的是这样的,所以回来讲的就是这样。

第二个宗论,宗就是遵仪的意思,就是遵从的一个标准化,是一个科学,必须是前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我接受了。我们汉传重经,他们重视的是论,后世的一些菩萨和祖师所做的论。太虚大师有四个字说得非常精彩,就是说经富论贫,经的内容非常丰富,里面什么都有,而且内涵非常深,论比较贫乏,他都是从他的时代出发,对经做一些归纳和解释,那些造论的祖师修行和智慧都要比佛低的多,所以他们造论的水平比经低得多,我们汉传很明白这一点,论是很容易的,因为它的逻辑是比较完整的,经的逻辑不完整,没有哪一部经看完以后对有精准的把握,但是论看完之后你可以有个准确的把握,但是这种把握有的时候往往是片面的,把佛一些非常宝贵的精神在论里面没有,因为论是大乘时期造的,所以宗论确实是不如宗经,藏传现在学的主要是五大论,很少看清,这样你对整体佛法的把握起码是不完整的。

第三重密咒,藏传经典和大乘的经典数量差不多,它主要是中观的,因为这是藏王规定的,只有中观才是正见,因此宁玛、噶举也自称大中观见,实际是如来藏系。中观的著作也不少,最完整的、分量最重的就是《大智度论》文殊菩萨的,他藏文里面没有翻译,最小乘的是非常重要的、最可靠的都是佛所说的经,他没有翻译,小乘的论南传很多都失传了,最完整的保存的在汉语大藏经里面,有几十部,所以藏传的完整性显然不如汉传。但密咒呢,它主要传承的是印度晚期流行的左道密教、右道密教,左右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确实还不能完全弄清楚为什么这样说?西藏传的无上瑜伽部在印度叫左道密教,右道密教西藏不太重视这些,它把密教分为四部瑜珈,第四部无上瑜伽,这个的面目确实与大乘离得相当远,巫术的气氛非常浓,你看他供的那些佛像都是凶恶狰狞的,跟显教佛菩萨慈悲很不一样,修的方法也很不一样。他有显教没有的精华,气脉明点,很复杂,光密法它有2600多种,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传所没有或者失传的,藏传的精华在这一方面,这些精华从当代人来说有精华也有糟粕,很多东西不适合于现在的汉传修的。比如时轮金刚法,他们相当重视,它首先想我这个世界有很多的魔,要先把魔网住,每天行住坐卧要观想,有几层的活网、七宝的网,把自己网起来,因为佛法的核心是破除自我中心的这种执着,你把自己网起来以后不是增强自我执着了嘛,而且也很难生存,我在工作我还想着有多少网把我罩起来,我觉得西藏的传承者确实是没有很好的反省自己在法上哪些是精华应该继承、哪些是糟粕。有一个觉囊派活佛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他一认识我就来过我家两次,请我请教,这样的活佛我看他人品也很好,非常优秀,我说你们大师兄闭关3年,出关以后32岁就死了,他不吭气,因为这是事实,什么原理呢?我懂什么原理,你不向我请教我不告诉你。我研究了这些,我弄清楚了,他是什么原理?他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我都弄清楚了。

    

10、作为并非以佛和禅学为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哪些资料能够对佛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我认为比较好的台湾圣严法师的《正信的》,港台比较认可的是我的《的智慧》,我到香港去,听他们讲这样同类的书在港台有二三十本,他们看了说这本水平最高,,字数也不多,我引证了53种短小的经典,把这些经典看了以后,对的正法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11、佛说性空假有,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既然如此我们还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个问题在里面有明确的解答,《大般若经》讲如果有人认为一切都是宿命决定的话,如此之人非我弟子。佛认为你现在所享受的这种它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前世造的因,有的是今生造的因,有些是偶然的。所有的因果,重大的比如说前世的一些果报比较难以改变,因为你生下来你的家庭状况如何、你的身体、智商、情商如何,遗传的因素占40%多,这些是前世的果报,要改变比较难,但是今生其他的基本上应该是取决于自己,尤其是10多岁以后,而且佛家的目的就是你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叫做自治其心、自修其心,因为心什么编码都给你编好了,认知方式、你的情商智商,因为性格决定命运,你要改变不是太容易,但是进一步自知,你要明白心理构造,明白我现在有哪些弱点是前世带来的,有哪些优点,明白了以后再用佛家的技术争取我完全自治,当你能够自治的时候你的命运就能够转变了。

 

12、净土宗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成佛是否是一种形式主义?

净土宗没有这么说,这是一些不通教理、宣扬净土宗的人为适应信众的需要他这样说的,上绝对没有。成佛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要修的内容很多,菩萨六度万行,必须在众生中、社会中,利益很多的人,度化很多的人,福慧圆满他最后才能成佛,不是念一句什么,修一个什么法就能成佛的。净土宗讲你信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可以不再轮回,可以快速的成佛,不再走弯路。

 

13、每天冥想独处几分钟对自己有好处?

不论冥想几分钟对自己都有好处,现在有人主张每天最好独处5—15分钟,独处再能冥想的话那就最好。

 

14、与佛学相比,道教与之相其并论的特点与本质是什么?

与道教几乎同时,道教的创立与的传播几乎是同步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道教不断的吸收的东西,道教的优良传统就是不妄自尊大,兼容并锁,什么好东西他都可以拿过来,儒家可以拿,兵家的、墨家的、的,所以他拿了很多东西,与相比,很多东西都是很像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道教作为一个本土宗教,它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从来都比不过。元代是道教最兴盛的时代,《元史释老传》讲道教的力量只及的1/20。到今天也是如此,宗教局统计,道教道观只有的1/20。道教里面的精英在社会上顶多是二流,比如道教里面崇拜的先人吕洞宾、张三丰都是当县长退休之后修仙成仙的,我相信成仙,他们我有确凿的证据相信他们成仙,但是他们的文才和功名在当时的社会上都不是一流的。里面著名的法师出身都非常高贵,哲学思维水平确实是不能相比的,哲学家一看的话,道教哲学要粗糙的多,而且好多是抄的。但是道教有他们的优势?就是他的兼容并锁,这个是我们中华民族很优秀的文化传统。正因为如此,他可以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的营养发展自己,他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他可以不断的改造自己,就像印度教一样,要改造自己的模式很难,这是他的一个优点。

再一个优点,尤其是原始轻视女性,比丘尼的地位比比丘低得多,里面小乘、大乘有很多说得不好听骂女性的话,现在我们都不敢把它拿出来让女同胞去看,但是这也是事实,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缺点全都揭露到了。但道教不是,道教一开始几乎是男女平等的,他有很多的女仙,比如王母、斗姆,而且道教讲女性要修仙的话比男性快36倍,女性一年可以修好男性需要三年,这也是道教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再就是道教非常实在,他不像我们,他认为我们出家人就高人一等,就应该理所应当的接受供养。像南传你供养他的东西他必须坐在高的地方,你跪在那里给他。刚到泰国去,我一个学生也是一个教授,他供养和尚,很不好意思跪着去。我们汉传基本上也是这样,如果你很尊敬师傅的话也可以这样,他不会感谢你,他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那是我给你提供一个修福报的机会。道士不是这样,因为我们中国人没有这样的传统观念,道士的传统观念就是我给你化缘之后,我还是要帮助你解决问题,起码给你算命或者家里看个风水或者念念咒给你消消灾,他也不要很多的钱,所以老子主张见素抱朴,讲究一个朴素,这些优点我认为是不具备的,道教应该发扬,但是道教的人才不行,无论如何他都弄不过,而且也越来越受人的歧视,但是他不会消灭,因为道教一些东西是里面没有的,比如说道教修炼身体、锻炼身体的方法极其多,像印度瑜珈它基本上是从道教拿去的,道教都有,后来不修这些了。还有药物、动功、静功什么的,名堂极多,还都有效。因为他非常重视人体,在修炼过程当中,精气神这三宝的运行和变化有明确的描述跟对治的方法,有一些诀窍,这些诀窍印度教没有、藏传没有,所以用道教的方法修,比较安全的。但是藏传和印度教修到这一步时往往容易出问题,显然比道教粗糙很多。尤其是汉族,我知道的前一辈的修密法气脉明点的,那个时候不跟现在一样,活佛来灌顶传法的时候是要钱的,灌个顶一千大洋,一千大洋起码相当于现在3050万人民币,只有富商、大官僚、最低是大学教授能负担,这些人的根器都相当好,善根、慧根不能跟现在我们这些人相比,但是修得越好,到老了以后瘫痪的越多,什么原因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内功方法本身有问题,如果参考道教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道教的传统是非常宝贵的,还是要继承发扬的。

 

15、怎样才算六根清净、心如止水?

六根清净这是《楞严经》里面讲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无始以来他形成一个认知模式,他都编码给你编好了,因为不能如实知见,才产生烦恼。每一根都把它产生的烦恼的根源就是不如实知见,把它清除了,这就叫六根清净,从果位讲的话是从须陀洹果到阿罗汉果,只有到阿罗汉果才能达到六根清净。

 

16、《坛经》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我们该如何寻找自性?

方法很多,一个基本功就是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当做一个客观的过程,把自己的心能观察的这个心当做一个主体或者一面镜子,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当做一个客观的过程去冷静的观照,因为观照他的本性这个就是明心见性,如实知见他的本性的时候,他的本性是什么呢?如是空如是不空,他一个方面是毕竟空,不空就是本自具足,那五个具足,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17、如何看待拜佛上香?

拜佛上香,大乘很多经里面都讲礼拜佛有多大的功德,能消除多大的罪业,礼佛一拜罪灭恒沙,上香是一种供养,供养给佛,佛也不需要,那是表示你的虔诚,算是一种物质的供养吧。大乘经讲是能够得到佛的护念加持,护念就是保佑,这个就看你自己相信不相信了,不相信也可以学佛,因为佛家的自治其心的技术、那些禅定完全没有宗教内容,你可以不上香拜佛,你自己就可以学。但你要有宗教需求,相信拜佛上香能够获得保佑,那你愿意拜佛上香这样去做也可以。这个我是相信的,所以我也拜佛上香,但是我不在所有的寺庙拜佛上香,因为很多寺庙的佛像不像佛,塑得非常粗糙,而且我发现有阴气,有阴气的话肯定这个庙里面的和尚修行不好,我就不去拜那个佛,我不尊敬,我认为那是人根据自己的想象自己塑的一个形象,因为佛法身是没有形象的,他住在法身里面,你要理解佛是什么?他是超越时空没有形象的,有感必应。什么叫如来?如就是法性实相,佛常住法性实相。不是说他坐在哪个地方,坐在他的宫殿,等着人去礼拜。什么叫做来了?当你有求于他或者他看见你跟他有缘,他需要帮助你的时候,他自然会起一念,根据你跟他的缘分,他就可以出现,出现的形式当然有多种多样的,这就叫做来了,从如中出现,就叫做如来,来了以后不管你的缘分多深,他马上就消失,消失到法界里去了。你必须理解这些,才能决定对泥塑的佛像采取哪种态度。

 

18、您能从的角度讲人类自动放弃生命的现象,比如。

是反对的,里很明确,那是一种很大的罪过,因为等于杀人,佛家认为人生虽然痛苦但也是极其宝贵的,他不仅是你的精神价值如何,而且决定你无量的后世如何,他是一个中转站,所以非常宝贵,因为这个宇宙中只有人才能修行很多的内容,比如说布施帮助别人,大概只有我们地球才有人需要帮助。宇宙很多的地方生命都比我们高级,你去帮助谁呢?我们地球的人是最好修行,最好提高我们生命的道场,这样看人生的痛苦是非常珍贵的、非常令人珍惜的,没有痛苦的人生我认为是不完满的人生。我之所以感到非常荣幸学佛,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承受过很多的痛苦,心苦,身苦,饥寒交迫。我走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到新疆的农村劳动了一年,。

 

19、如何看待生与死?

我认为生与死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你很难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现在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讲先行到死,人生的第一步首先是考虑死亡。我没受别人教育,我小的时候我首先是考虑这点,我看到别人死,我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我就省察到人生是非常短暂的,应该珍惜短暂的生命,让人活得有价值,什么是价值我不知道,以后慢慢学吧。以后我知道了,生死轮回这个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确实要修行,要考虑死亡问题,你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珍惜此生,你活得好那才能死得好,你也就不畏惧死亡,当你满怀自信的认为我死了以后比现在更好,那你还害怕死亡吗?我现在明天死亡都不后悔,不害怕,我很自信的认为我死了以后肯定比现在过得更好。

 

20、请问您如何看待当下非常火热的生活禅夏令营?您认为当下大学生去参加夏令营是否有意义?

生活禅夏令营是我的感情很好的净慧法师创建的,他要我给他写一篇文章,生活禅那篇文章,他一直作为生活禅夏令营的必读文件,我对他的生活禅是肯定的,年轻人去参加一下,肯定是会很有好处,你起码了解禅学一些正量的东西,总会有一些收获,但是你的要求很高,你要学到怎么明心见性,怎么通达佛法,这些禅修营大多是初级的,你很难学到很实在的、很高深的东西。

谢谢大家,我今天所讲的仅供大家参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