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祖师,祖籍咸阳,是全真道开派祖师。道教尊为“重阳广教兴玄育德帝君”、“飞雨妙化天尊”等,居全真演教宫。与王玄辅祖师、钟离权祖师、吕洞宾祖师、刘海蟾祖师合称“北五祖”。
据《七真年谱》、《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金莲正宗仙源像传》载,重阳祖师母亲感异梦而妊,孕二十有四月乃生。宋徽宗政和二年腊月二十二降生于咸阳大魏村。据《金莲正宗记》、《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等载,重阳祖师自幼不群,及长体貌雄伟而美须髯,眼大于口,髯过于腹,倜傥尚义,不拘小节。
王重阳祖师在道教修行中创立了道法三乘之说,是后代弟子修学道教的宝贵的遗产,从上乘着眼,由下乘入手,经中乘历练,即可大成,实为末世修真之真诀也!
祖师生平圣迹
生逢乱世
宋政和二年(1112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王重阳出生于咸阳大魏村 。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累世为地方大族。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灭北宋,关中地区由刘齐管辖,王重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
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废齐;金天眷元年(1138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字世雄,然而并未得到重用。
成年向道
金正隆四年(1159年)六月望日,
王重阳在终南甘河镇(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甘河镇)遇到两位披发披毡,年龄样貌都极为一致之人。王重阳大感惊异,跟随他们至僻静处虔祷作礼。两人认为此子可教,遂授之以口诀。后人以其所遇之仙人为吕洞宾。
金正隆五年(1160年)中秋,王重阳再遇仙于醴泉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留下五篇歌颂,并要求王重阳读毕后将之火化。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前往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隧,题为“活死人墓”,开始了离家弃俗的修道生涯 。以纸牌写上“王害风灵位”立于墓中。
大定三年(1163年),王重阳填堵了“活死人墓”,迁居到刘蒋村结茅居,与和玉蟾及李灵阳一起同住修道。
东出传道
大定七年(1167年)四月二十六日,王重阳将刘蒋村茅庵焚毁,并向众人辞别,声言到东海“捉马” 。东行传道期间,王重阳经过掖城(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时收刘通微(?-1196年)为弟子,为其入山东传教后的首徒。同年,丘处机及谭处端投师于王重阳门下。同年闰七月十八日,王重阳来到宁海军(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在范明叔的遇仙亭与马钰会面。王重阳劝勉马钰学道修真,马钰遂邀请他到城中的南庵居住,日夕问道。
该庵被王重阳题名曰“全真”,“全真”之名,由此而起。
大定八年(1168年),马钰拜师王重阳。同年,王处一(1142年-1217年)继马钰之后成为王重阳弟子。二月,王重阳领着马、谭、丘、王四人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修练。三月,郝大通(1149年-1212年)亦到昆嵛山跟随王重阳出家。八月,王重阳连同五位弟子迁居到文登县(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姜实庵建立七宝会。
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王重阳与马、谭、丘、郝四位弟子返回宁海军,周伯通修建了庵堂礼请王重阳居住,名曰“金莲堂”。马钰之妻孙不二(1119年-1182年)在同年五月初五来到金莲堂出家,后又于八月在金莲堂成立金莲会。九月,王重阳到登州福山县(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立三光会,又于蓬莱(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组织玉华会。同月,王重阳与马、谭、丘三位弟子西至莱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度化刘处玄入道。十月,又于掖县成立平等会。至此王重阳在山东地区短短的两年之间“普化三州,同归五会”。
飞升归途
大定十年(1170年)正月初四日,王重阳自知行将羽化,召集四位弟子吩咐后事 ,飞升于返乡途中。
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敕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进一步加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祖师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历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全真教(派)为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嗣老君遗教,秉东华(东华帝君)演教,上承钟(钟离权)吕(吕洞宾)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祖师(开派祖师)。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气、全神”和“苦己利人”为修行宗旨,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开启了道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而王重阳祖师的七位嫡传弟子。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其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师承王重阳祖师三教合一思想,后虽分支列派,仍同归“全真”一宗。
其中
一、邱长春(邱处机传龙门派)
二、刘长生(刘处玄传随山派)
三、谭长真(谭处端传南无派)
四、马丹阳(马钰传遇仙派)
五、郝广宁(郝大通传华山派)
六、王玉阳(王处一传嵛山派)
七、孙不二(孙清静传清静派)是为北派七真也。
王重阳立教十五论
第一:论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人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努,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
第二:论云游 凡游历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行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览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二者,参寻性命,求问玄妙,登□□ 之高山,访明师之不倦。渡喧轰之远水,问道无厌。若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
第三:论学书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采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既得书意,可深藏之。
第四:论合药 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一温一寒,可补可泄,一厚一薄,可表可托。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著,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不是今生招愆,切忌来生之报,吾门高弟,仔细参详。
第五:论盖造 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露宿野眠,触犯日月茍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斫伐树木,断地脉之津液,化道货财,取人家之血脉。只修外功,不修内行,如画饼充饥,积雪为粮,虚荣众力,到了成空。有志之人,早当觅身中宝殿,体外朱楼,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聪明君子,细细察详。
第六:论合道伴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择人。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恋与不欲,得其中道可矣!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志,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无智慧性愚浊,无志气干打哄,此三不合也。立身之本,在丛林全凭心志,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是上法也。
第七:论打坐 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须十二时辰,住行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能如此者,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参他人,便是身内圣贤。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
第八:论降心 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速当剪除,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住行坐卧,常勤降闻见知觉,无病患矣!
第九:论炼性 理性如调琴,弦紧则必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琴可调矣!则又如铸剑,钢多则折,炀多则卷,钢炀得中,则剑可铸矣,炼性者,体此二法,则自妙也。
第十:论匹配五气 五气聚于中宫,三元攒于顶上,青龙喷赤雾,白虎吐乌烟。万神罗列,百脉流冲。丹砂晃朗,铅汞凝澄,身且寄向人间,神已游于天上。
第十一:论混性命 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阴符经云: “禽之制在气。”是也。修真之士,不可不参,不可泄漏于下士,恐有神明降责。 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谨紧锻炼矣!
第十二:论圣道 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高明之士,贤达之流,方可人圣之道也。身居一室之中,性满乾坤,普天圣聚,默默护持,无极仙君,冥冥围绕。名集紫府,位列仙阶,形且寄于尘中,心已明于物外矣!
第十三:论超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着空见,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
第十四:论养身之法 法身者,无形之相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若得此道,正可养之。养之多则功多,养之少则功少。不可愿归,不可恋世,去往自然矣!
第十五:论离凡世 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莲花。根在泥而花在虚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
言十五论者,警门中有志之人,深可详察之。
北五祖宝诰
志心皈命礼:
大道开先 玄元阐化 教垂今古 谥号东华 接汉室之将军 隐终南而仙契 过化每超于劫运 示现长在于尘寰 启唐朝之英贤 悟神仙之秘诀 飞剑货药 警化无方 金廷丞相之高标 宝印力辞之勇诀 霞裾上陟 南北统宗 天复挺于人豪 道遍通于四海 发金莲之七朵 演仙派于十方 长生理被于古今 玄妙天垂于率土 恢弘至道 广度群迷 慈悲济苦 全真祖师 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道帝君 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五祖阐道天尊。
重阳祖师宝诰
志心皈命礼:
北宗后殿,仙籍名贤。轻财好施,任强恣取。感孔孟之不惑不动,四十以之自方;乐烟霞之弃室弃家,三洞从之是式。自提携得钟吕,乃妙悟会阴阳。甘河镇内,心传秘语五篇;东极云中,瑞现金莲七朵。视富若浮云,以道德为至宝。四世之续音,七真之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重阳广教,兴玄育德帝君,飞雨妙化天尊。
重阳祖师宝诰
志心皈命礼
先天至圣。不朽金仙。广垂法力。度济愚贤。积功伟大。道法万千。泛滥郡州。万儒受点。宣扬道教。不辞舌尖。顽石点头。豚蛇煅炼。七真衔赐。功盖凌烟。位列金仙。玉清灵显。常存慈爱。照遍大千。至灵真宰。至上法严。垂世不朽。道范长存。全真开化。重阳帝君。
音乐
2、道心
3、道士吟
4、一琴一剑一太玄
5、神仙曲
6、待你长发及腰 随我入道可好!
7.《问道》逍遥问我人何往 只愿万物应真心
8、道缘
文章
6、堕胎婴灵之殇
12、2018年道教戊日、甲子日、庚申日表,修行禁忌
16、修道层层难关、你能过几个
18、想学法术却又找不到门路的朋友
20、道教师父不会轻易收徒、因为师父是要替弟子背业障的
23、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欢迎关注中华道家微信公众号!
随喜群发,转发,朋友圈转载,本公众号文章惠及大众 功德无量,福生无量天尊!
修行交流
点右下方"写留言"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