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聚焦热点:关于IP的那些事儿

聚焦热点:关于IP的那些事儿

2020-10-01 07:13:49

回首文化体制改革之初,置身在旧有体制和机制下的文化从业者一定难以想到,今天的中国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口”,并正在加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资本的疯狂涌入、社会的整体转型等等,都为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种种惊喜,但同时也使人产生一些忧虑。


从《甄嬛传》到《琅琊榜》,从《仙剑奇侠传》到《花千骨》,从《爸爸去哪儿了》到《奔跑吧兄弟》,中国影视业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一切可以搬到银幕上的故事。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不必非要是个故事,只要是个深入人心的概念、形象甚至游戏、歌名,就有可能被影视公司买下版权。影视圈对此有个术语叫“IP”。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在中国火遍大街小巷的名词—IP。


IP定义


IP,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IP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IP可以用在多种领域,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动漫、游戏……但不管形式如何,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有潜在变现能力的东西。


在泛娱乐产业,IP居于产业链最顶端,高人气的文学作品、动漫、影视作品、游戏、综艺节目等都是优质IP。文学、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娱乐形式不再孤立发展,其中文学、动漫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则作为这一链条中的放大器,将粉丝数量成倍放大;同时影视和游戏也是目前IP的最佳变现渠道,可以反哺其他几个环节,当然其中环节上下游关系可相互改变。


解读IP上下游


中游制作公司由于在IP的粉丝培养上起重要的放大器效应,掌控了多数优质IP,业绩弹性最强。IP的本质是流量,是愿意为之付费的人群。上游提供故事,是IP的来源,但只能接触到核心粉丝群;中游由于嫁接了中国覆盖率最广而且门槛最低的媒体(无线电视+网络视频),能接触到广大的泛粉丝群体,是IP的粉丝放大器;下游是通过游戏、影视等将IP变现。使得粉丝数量快速扩大,拥有IP养成能力的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将获得产业链最丰厚的利润。大神级文学作品的IP养成能力源自于其网文,作者拥有产业链最核心的利润;而大部分优秀的文学IP的养成依然依赖于高触及率媒体(电视+视频网站)的广泛传播。在中游环节做好精品剧进行IP养成,是内容公司的终极出路,而非仅仅对一流大神的IP影视加工,低基数下业绩弹性也是最强。


强大的IP产业链


文学——泛娱乐IP的核心来源,网络文学IP价值凸显,网文市场再起航

网络文学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传播的文学作品,其与传统文学并不对立,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热门的网络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积累大量粉丝,表现出极强的IP效应,实现了从网络文学作品向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其他领域的跨界价值变现,有巨大增值空间。


动漫:不可忽视的IP资源库,二次元市场开启助力国漫IP价值提升

动漫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又允许天马星空,与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相比,最能够跨过亚文化的限制,与观众跨区域进行对话,天然就是全球市场,是IP最好的载体之一。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可以衍生出电影、游戏、玩具等形式,而全产业链的格局可以使得动漫IP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影视:行业高速增长,IP粉丝放大器作用凸显,IP最佳变现渠道之一

据艺恩数据显示,截止11月24日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超390亿元,在12月初即将首次迈进400亿线大关,中国电影市场继续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内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IP电影的大热,使得电影成为IP最佳变现渠道之一。与此同时,随着近期以《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为首的电视剧集收视大热,影视则作为IP粉丝放大器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游戏:手游市场持续升温,成为IP主要变现渠道之一

截止2015年6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09.3亿元,同比增长67.2%,而用户规模达到3.66亿,已经超过PC端游和网页游戏用户。移动游戏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规模持续上升,已经成为整个游戏行业的主要驱动力。2015年在手游领域,IP正逐渐成为决定市场份额的胜负手。以《花千骨》为代表的影视IP席卷手游市场,“影游互动”的创新商业模式将影视IP手游作品推向了高潮。端游厂商也将经典端游IP移植成手游,以《天龙八部3D》、《梦幻西游》、《热血传奇》等作品钱景大好。移动游戏市场正成为IP主要变现渠道之一。


四大IP投资形态

具体来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上市公司IP投资形态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艺术形象人格化IP,艺人IP,音乐IP以及以文学、动漫、影视、游戏作品为代表的IP等。


2015年,中国上映了多部由艺术形象人格化IP改编的电影。艺恩数据显示,电影《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动画电影《多啦A梦:伴我同行》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分别收获了7.66亿、5.3亿、9.56亿票房。

同时,也有多家上市公司投资艺人IP产业,公司通过股权深度绑定艺人IP,带动编、导、游戏等非IP资源。如华谊兄弟2015年公告10.5亿元控股冯小刚公司、7.6亿元收购东阳浩瀚,东阳浩瀚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AB、郑恺等艺人;北京文化宣布7.5亿元收购浙江星河,后者创办人王京花乃“国内第一经纪人”,拥有白百合、陈道明等近百名艺人经纪合约。


音乐IP 开发源头是经典音乐作品和知名艺人形象,经过开发之后可以形成电影、综艺、电视剧等产品,之后进一步可以形成出版物,周边产品,游戏等深度开发产品。已经上映的影视作品有由音乐IP《栀子花开》改编而来的同名电影。


IP到底有多热?

2014 年以来,针对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综艺等各个领域的知名IP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版权争夺成为泛娱乐市场的核心竞争点之一。以华录百纳、当代东方、视觉中国、骅威股份等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布局,储存了大量优质IP。


而2015年,文学、动漫、影视、游戏,乃至一切娱乐形式不再孤立发展,彼此相互融合,协同打造同一优质IP,构建泛娱乐产业新生态。其中,文学、动漫、音乐等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游戏、衍生品等手段实现IP的变现。


i. 高溢价

要看如今IP到底火到什么程度,我们必须得提一下刘慈欣的《三体》。刘慈欣说,2006年《三体》在《科幻世界》上连载的时候,只有科幻读者知道他;《三体》第二部出版时,社会影响也依然局限在科幻这个小圈子里;但第三部在2010年出版后,“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火了。”刘慈欣分析,可能当时微博特别兴旺,一些微博“大V”对《三体》赞誉有加,扩大了宣传。迄今,《三体》三部曲大约销售了50万套、100多万册。2014年《三体》的英文版在美国上市。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三体》具备成为热门IP的条件了,而与2006年《三体》第一部出版时相比,今天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价格则上涨了10倍。


据了解,单个IP价值随着产业的兴起水涨船高,百度指数、光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网络剧“花千骨”的IP改编授权价格为2742.5万元,综艺“奔跑吧兄弟”的IP改编授权价格为1304.4万元,网络剧“盗墓笔记”的IP改编价格为2106.7万元。


ii.    不同产业链相互融合

IP 概念的引爆,主因还是以《盗墓笔记》、《花千骨》为首的电视剧集收视大热,《大圣归来》、《煎饼侠》等电影的票房火爆,以及相关同名游戏、衍生品IP变现。


Newzoo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5年,中国将会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中国游戏市场的年增长率保持在了23%,平板游戏收入的年增长速度达到39%,而智能机收入的增长速度达到了50%。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在手游领域,IP正逐渐成为决定市场份额的胜负手。


2012、2013 年IP 的相关概念已经得到体现,当时的IP 分成两条主线,一条是影视,另一条是游戏。产业发展前期,网络文学一次性卖出版权,从此网络文学这一快就不再继续其他运作,文学作品、影视剧、游戏很难形成互动,各方分别孤立存在独自为战。


而2015年以来,通过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等领域的上下游关系相互改变,产生的各种深度地跨界合作,显示出了热门IP 在嫁接互联网之后迸发出了前景。


《万万没想到》是2013年草根网剧逆袭的代表,当时即为制作方带来了数千万的广告收入。此外该剧内容新颖,引领了网络新潮流,IP影响力极大。之后,万合天宜通过产业链开发,出版同名图书、开发同名手游获取了IP衍生之后的各种变现,同名大电影《万万没想到:西游篇》也已于去年12月上映。


“《万万没想到》这部电影,很多业内人士说没有达到期待值,但是到今天这部电影卖了3亿元也是网生视频的成绩。”经纬创投EIR、星芒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卢梵溪认为,根据现有的IP推算,三年之内国内网生视频的“票房”将会突破一百亿。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内容商而言,获取IP仅仅是第一步,而优质IP这一硕大金矿的开采则需要全产业链的深耕细作与合众连横。


以《花千骨》为例,影视剧改编权被慈文传媒拿下,手游改编权则被天象互动获得,并与爱奇艺联合发行,与此同时爱奇艺取得了网络独家点映权。稳定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良好的制作保证了该剧在上映初期的关注度,网络平台点放扩大了剧作的受众及关注度,同时也给同步发行的手游端导入了可观的流量。手游的持续热度又进一步巩固了电视剧的观众粘性。在这一个链条中,影视剧与手游的版权被不同CP拿下,而爱奇艺在中间也搭建起了影游联动的桥梁,让IP产品合力形成矩阵,从而将IP价值最大化。


iii.     各路大佬纷纷加入

如今国内泛娱乐产业,IP电影、IP游戏井喷,网络文学IP、动漫IP市场群雄割据,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大批投资者蜂拥而入。国内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泛娱乐产业链。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优酷、乐视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成立影视部门。10年前,中国电影的投资主体不超过100个,而今天以民营为主的各类投资主体超过1500个。


--> 腾讯:以IP授权为核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开展电影、音乐、动漫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


2011年腾讯首次提出“泛娱乐”概念;2012年腾讯正式推出泛娱乐战略,设立互动娱乐事业群,旗下涵盖腾讯游戏、文学、腾讯动漫、“腾讯电影+”多个互动娱乐实体业务平台,致力为用户提供包括网络游戏、文学、动漫、戏剧、影视等在内的多元化、高品质综合互动娱乐体验。


目前在网络游戏领域,腾讯游戏无论是在PC端还是移动端都是当仁不让领头羊;在文学领域,随着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的整合,网络文学市场呈现阅文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动漫领域,腾讯动漫拥有PC站(腾讯动漫,入股B站)、腾讯动漫APP、H5产品,并且与手机QQ合作开发QQ动漫,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二次元文化承载平台;在影视领域,腾讯互娱推出“腾讯电影+”计划,投资了华谊兄弟、柠萌影业等,并成立了腾讯影业,开始系统布局影视业务。


--->阿里巴巴:以资本为纽带整合IP资源,同时依靠优酷土豆、新浪微博、九游UC、阿里文学、歌华有线等内容分发平台和手机、电视盒子等终端平台,围绕电商核心优势,打造泛娱乐全产业链生态圈。


阿里巴巴内容领域部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阿里巴巴通过资本手段以收购、参股以及业务合作等方式全面渗透到内容产业的上下游领域,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对影视、文学、音乐、动漫等内容资源的全覆盖。其中影视领域,阿里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先后收购了文化中国(改名阿里影业),投资了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文学领域,阿里巴巴整合了淘宝阅读、UC书城、书旗小说等渠道能力,成立了阿里文学;音乐领域,阿里巴巴先后收购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开始参与音乐版权争夺;动漫领域,阿里巴巴参股的优酷土豆领投AcFun 5000万美元A轮融资。


阿里巴巴内容分发平台部署:阿里除了不断地布局内容产出的上游,其对下游的渠道建设也是相当的积极。在视频网站方面,阿里巴巴入股了优酷土豆,为阿里影业、娱乐宝投资的内容找到播放平台;在电视端和家庭数字娱乐方面,阿里巴巴先后斥资入股华数传媒和歌华有线进军有线电视、OTTTV服务领域;在移动游戏分发方面,阿里巴巴旗下拥有九游UC平台;网络文学渠道方面,阿里文学除旗下淘宝阅读、UC书城、书旗小说三大移动平台之外,还试图建立开放的文学产业生态,利用在影视和游戏方面的资源优势,与天下书盟、微博有书、塔读文学等达成了培育顶级文学IP的战略合作关系;在院线端,淘宝电影已经接入时光网、格瓦拉、网票网、蜘蛛网、himovie六家支持在线选座的订票网站,其投资的美团网旗下还有猫眼电影平台;在智能终端方面,阿里巴巴已经通过搭载YUNOS系统的天猫魔盒试水OTTTV终端市场,还斥资36亿元入股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魅族科技。


--->百度:加大影视、文学等内容产业的投入,利用百度大数据助力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发展在泛娱乐产业布局中,BAT殊途同归,影视、文学一个都不能少。

在影视方面,旗下视频平台爱奇艺介入内容制作领域,大投入制作自制剧、自制综艺节目;同时,成立爱奇艺影业,参与电影投资;此外还入股华策影视,推动百度游戏、百度文学的IP向影视作品的衍生。在文学方面,百度整合旗下“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子品牌成立百度文学,加快内容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此外,小米、360等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切入泛娱乐产业,加大内容产业的投资。


小米一方面收购多看阅读,投资华策影视、爱奇艺、优酷以强化内容资源储备;另一方面引入新浪前总编辑陈彤负责小米内容投资和运营,并牵头小米首期10亿美元内容投资计划,彰显小米对内容领域的重视。360与光线成立合资公司,切入上游内容制作领域,同时发力在线视频领域,探索网络院线和版权收费模式。


IP现在飞到哪儿了?


i. 全面爆发,热潮不断

2014年可以说是IP电影的诞生之年,在此之前,并没有IP电影的说法。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2015年,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热潮不断。各大影企不仅疯狂争抢热门IP,打造“强IP”也成为各大影视传媒公司构建多元化业务发展平台的重要方向。


悉数2015年的国产影片,《十万个冷笑话》、《万万没想到》、《滚蛋吧!肿瘤君》、《九层妖塔》、《狼图腾》、《寻龙诀》、《奔跑吧!兄弟》、《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左耳》、《夏洛特烦恼》……共有28部IP电影先后上映,斩获了近80亿元票房。这些IP电影的来源,小说比重最大,达到了15部。此外,漫画、综艺、广播剧、歌曲、话剧,甚至网络热帖,也都成为了电影创作的重要IP来源。


但值得业界考量的是,是否拥有所谓的热门IP,就可以拍出卖座的电影?IP电影井喷的背后,是否折射出电影创作源头的枯竭?正如业界此前形成的共识,锁定IP只是第一步,发挥IP的最大价值,则需要时间,甚至需要试错。如何在电影改编中既保留粉丝喜欢的内容,又能兼顾其他元素以吸引普通观众来观影,成为IP制胜的关键。


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依旧会是IP电影“霸幕”的一年。基于强大粉丝群拥护的原着改编而来的电影将更多地涌现银幕,但我们期待这些由IP打造成的影片,能够在艺术质量上达到并超越原着的水准。


IP为啥可以这么火?


总体上来看,IP属于文化产业,内容是其核心,当前IP在逐步泛娱乐化的进程当中,因其风险较少,易于营销,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已有的粉丝基础等优势,发展如火如荼。


i. 吸金效应是首因

电影业购买文学版权的传统由来已久,所谓IP开发不过是换了个新说法而已,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但今年以来IP热的出现却有着不同以往的原因。


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吸金效应”是IP热出现的首要动力。票房收入从100亿元到近300亿元,中国电影仅用时4年。今年一季度,仅仅94天票房就突破了百亿元大关,比去年提前了48天。但与美国平均观影人次相比,中国人均观影次数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仍将一片光明。


电影投资者不差钱,差的是能拍成电影的创意。在4月1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些电影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抢IP”的话题。2013年1月,豆瓣网上一个帖子《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引起网友关注,帖子里讲述了两位80后“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故事,催人泪下的情节拨动了众多年轻人的心弦。据报道,导演陈国富第一时间联系作者买下了故事的改编权。而同时还有好几拨影视公司与帖子作者联系商谈改编事宜。华谊兄弟电影宣传总监也在微博表示,“好电影需要好题材,好题材下手就得快。”


从网络上寻找题材已经成为电影投资者的“常规动作”,并且屡试不爽、大有斩获。2011年,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影《失恋33天》票房突破3.5亿元,成为了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2012年,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一经播出就占据各大电视台收视率榜首,随之而来的漫画、戏曲、电影、游戏等也颇受欢迎。今年的“五一”档期,更是IP电影的PK大战,《何以笙箫默》《左耳》《万物生长》皆来自热门网络小说。


“利用成熟IP开发影视作品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分析,“网络小说排名靠前的作品是从海量作品中筛选出来的,这就意味着高品质,代表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他说:“传播越多,价值越大。一部只有一个人看的书再好也是你自己认为好,不代表大众的意见。但有100万人看、1000万人看,那商业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IP的全媒体开发可以实现作者版权利益的最大化。”


跨界电影的成功也为童之磊的看法提供了佐证。由同名电视综艺节目改编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1、2)》两部票房近10亿元,《奔跑吧兄弟》票房4.3亿元。这些看上去不像电影的电影震惊了传统电影业,客观上也为IP热再添一把火。


ii. 大环境下的必然

网络视频平台打通IP产业,基于IP的内容开发空间高达4000亿。由于人们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审美倾向的不断提高,粗制滥造、剧情白痴、制作不够精美的娱乐内容逐渐受到摈弃,需要有故事、制作精美的内容,从而引发了对IP的需求。移动互联网推动收视群体从电视台向互联网迁移,年轻的互联网观剧群体和电影、游戏玩家高度重合,有利于IP产业链打通,实现协同效应。互联网视频平台多拥有电影制作、游戏发行等子公司,能够开展付费观看、发行电影、游戏等业务,比传统电视台更灵活、可延展,盈利能力更强,从而成为打通IP产业链的绝佳场景。目前电影、游戏、品牌授权、主题乐园、电视剧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50、650、400、300、200亿,合计2000亿,如果算上未来大规模发展的付费视频业务,市场空间将高达4000亿。


iii. 庞大的粉丝经济

IP经济之所以也称为粉丝经济的一种,是因为其核心是通过粉丝来进行商业变现。IP流程是一般先从火热文学作品当中挖掘出具有巨大粉丝量的IP,然后通过对文学作品改编,进入到影视游戏等领域范畴,然后粉丝产生购买继而获利。


公司所购买的IP,大多数是已经成名的东西,就像《张震讲故事》,拥有众多的粉丝,是80后的经典回忆,所以这种音频像视频的转化,本身就意味着在品牌延伸时会获得足够多用户的青睐。在我看来,这就像是一种粉丝经济的再延伸,或者说是挖掘。

将热门IP衍生为各种内容的同时,就是对之前粉丝价值的一种再次挖掘,比如我过去喜欢看《小时代》,但也就是看书,现在你要去看电影,玩游戏,甚至是设置个手机屏幕,买个ipad壳,都有可能去选择《小时代》IP的衍生物。对于公司开发IP,过去,你买的是单品,现在你有机会购买套装。


以国外较为成功的电影为例,《指环王》、《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系列都是在开拍之前已经是爆红作品,粉丝量巨大,因此收获高票房便容易的多。


就拿玄幻小说来讲,随着2014年电视剧《古剑奇谭》的播出,玄幻IP改编作品在《仙剑奇侠传》热播后再次引发市场关注。2015年《花千骨》持续霸屏,2016年初以来,多部玄幻IP公布影视改编计划,玄幻IP热度不减。今年4月,阅文集团白金作家、著名网络文学作家耳根刚开始创作的最新作品《一念永恒》以IP影视版权1000万元成交,使得玄幻IP价值评估再次引发讨论。6月初,电视剧《择天记》举行开机仪式并宣布主演名单。暑期将至,即将开播的玄幻大IP《幻城》、《九州·天空城》,势必又将在今夏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由于目前已经开播的玄幻题材电视剧数量不多,因而在平台以及档期上都呈现出高集中度的特点:一方面,湖南卫视已成为玄幻IP大剧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聚集年轻受众的寒暑假成为了玄幻剧热播的集中期。从各大卫视已公布的电视剧储备计划来看,玄幻剧基本上都集中在周播,包括2016加入周播大军的新兵江苏卫视,亦将《九州·天空城》作为年度重头戏。而除却大投资、大卡司与大制作,玄幻IP受到市场热捧的关键原因还在于IP自有的庞大粉丝群体。


透过“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不难发现,男性作品排行榜的付费月票数量要远大于女性作品排行榜的付费月票数量。而男性排行榜的付费月票数量则大多集中在玄幻网文类型上,由此可见玄幻网文的粉丝基础。除却付费行为,玄幻网文的更新周期可以长达几年,出版册数甚至高达几十册,超长创作周期使得粉丝与作品和作者共成长,粉丝黏度极高,培育了大量忠粉。这也是为什么玄幻文学对比于其他网文类型更容易成为IP偶像的原因。以阅文集团白金作家辰东作品《完美世界》为例,目前仍在连载中的《完美世界》于2013年8月始发于起点中文网,截至6月19日,其更新总字数已超627万字,正版总点击数量超2800万,总推荐书超过550万次。庞大的数字背后,展示的是玄幻IP的粉丝吸引力以及粉丝的消费能力。


IP 隐患在哪里?


当然现阶段IP经济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也不够成熟,比如,当前IP在文学作品到影视改编进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造成改编不太容易成功;当前IP变现的模式相对单一,周边产品的变现能力较差;当前IP在国内发展过热,一些IP急功近利,价格虚高;另外IP≠好的作品,IP经济发展暴露了当前国内的一个软肋,原创作品稀少,有价值的IP仍是少数等等。


i. 警惕一窝蜂

IP热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电影产业缺乏原创能力。他说,与原创相比,买现成的IP当然容易得多。美国科幻电影大部分是原创,靠买IP改编的科幻电影只是少数。但中国的现状是:编剧普遍不懂科幻,科幻作家普遍不了解电影编剧,制作公司要想从头打造一部原创科幻电影难度很大。


“版权价格上涨对作者而言当然是好事,”刘慈欣说,“但遗憾的是,影视版权价格的上涨没有改变中国科幻界的现状,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科幻作品还是太少。IP虽热,但有价值的IP不多。”


在今年北京电影节第一场论坛上,万合天宜的首席执行官范钧也指出,“IP开发对电影而言是把双刃剑。”他说:“有IP的电影有一个固定的粉丝群,电影的风险就会降低。但是怎么用好这个IP,怎么用好这个粉丝群是另外一回事。电影投资非常大,作为投资者你不仅仅希望IP的粉丝来看,也希望其他人都来看这部电影。所以怎么打动后面这批人,使之走进电影院才是关键所在。”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也强调,对IP开发热要冷静对待,警惕一窝蜂、一阵风。他说:“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重视IP说明大家认识到了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但也要看到IP开发是个长期过程,不能太急功近利。”


ii. 好IP≠好作品

受“一剧两星”及越来越多的播放限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平台。《琅琊榜》除了在北京、东方两大卫视首播外,同步在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播出,虽然卫视首播收视平平,但第二天网络点击率就已破亿,并迅速在微博、豆瓣、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酵,形成了良好的口碑。究其原因,新元文智研究员认为,一方面,《琅琊榜》是由著名网络小说改编,其庞大的粉丝群体多为热爱网络的年轻人,而电视荧屏的观众多数是不太了解网络文学的中老年人,观众的分流是造成首播收视率与点击率差距如此之大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该剧在9月份播出,大量的学生观众无法按时收看,上班族也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更青睐于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收看,因此造成了网络火爆却收视尴尬的局面。这也说明了超级IP并不是保证收视的,而目前的IP热导致的IP市场乱象为IP改编剧带来了重重隐忧。


一方面,目前影视市场《花千骨》、《何以笙箫默》、《琅琊榜》等IP剧的连续热播让影视制作公司掀起了囤积IP作品的热潮,甚至有的影视公司囤积了好几十个待开发的网络IP,这种盲目购买自然会给部分影视公司带来投资风险。资本对IP的热捧也催生出了一批天价IP,一部网络小说影视改编权由几十万被炒到了上百万,直接导致了制作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部分投资商急功近利,不仅将低质量的网络文学改编成快餐形式的劣质流水线产品,还把许多优质IP打造成了粗制滥造、面目全非的“雷剧”,令原著粉丝失望的同时,也浪费了优秀IP资源,无法形成类似漫威、迪斯尼式的系列IP。


总体而言,超级IP并不意味着必然成功,优秀的IP改编作品不仅仅靠原著的粉丝效应,充足的资金投入、优秀的表导演团队、精良的制作班底、完善的后期宣传包装等因素也缺一不可。但是,“高颜值演员+大制作团队+高投资成本”的模式也不是万无一失,面对IP市场“过热”的现象,影视制作公司要避免盲目开发、投资,应以精良的制作和严谨的内容打动观众。


国际IP现状与分析 


国际上文化产业注重实现单一内容产品的IP化和IP全产业链运营。在美国,迪士尼动漫IP化运营和好莱坞续集大片模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日本,动漫IP全产业链运营成就动漫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迪士尼:IP运作铸就娱乐王国

美国迪士尼以动漫文化为起点,主营业务涵盖动漫、影视、游戏、图书、主题公园和众多特许经营产品等各种文化领域,成功打造成世界文化企业标杆。纵观迪斯尼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迪斯尼从一家动画电影的制片公司发展为全球娱乐王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旗下IP资源的精心经营。一方面,依托于创意团队,制作出精良的内容产品;另一方面,对内容产品进行反复开发利用,形成“轮次收入”。最终实现单一内容产品的IP化和IP全产业链运营。


 

好莱坞:续集大片自成“IP”

目前全球前50大卖座影片中有34部属于“续集片”或“系列片”。这些续集大片主要是由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华纳兄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索尼、迪士尼和环球)拍摄制作和发行。对好莱坞巨头电影公司来说,续集片是更加保险的投资,续集电影无论在粉丝基础、观众接受度、品牌内容影响力上,都比原创电影更具优势。全球票房位居前列的影片中续集电影占比通常超过50%,从2014年全球票房来看,票房收入位居前列的影片中续影片占比高达63%。


日本:立足全球市场的动漫大国

日本文化产业主要以动漫为起点,通过融合影视、游戏、图书、杂志及与动漫有关的衍生品等文化领域,发展成为其国民经济最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动漫作品出口国,占据国际市场的6成,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动漫作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其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值得我国泛娱乐产业借鉴。日本动漫产业链包括: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深度开发,极具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


如何做一个好的IP?


不过,对于IP,购买只能说是第一步,衍生和推广非常关键。


首先,你要决定买什么IP,它符合不符合你的发展策略。记住的一点是,不是现买IP再定发展策略,因为IP海了去了,就算是解放后的中国,适合购买的热门IP也不在少数,你有钱全买下?不过这种话,说了也白说,就像劝不会炒股的人在牛市买股票,大家都在抢,我不抢是傻子,劝不回来。


其次,如何衍生,以及是否有足够的业务线支撑非常关键,相信谁都听过“鸟笼和鸟”的故事,如果把IP比为鸟笼,你不可能因为你的IP去建立一套业务线,那样的话,投入也太高了。当然,IP投资者例外;


最后,IP虽然有粉丝积累,但如何唤醒非常关键。IP的粉丝延伸,并不是说你买了这个IP,他们就立马会热议、讨论,如果这样,那你还是继续睡吧。IP粉丝延伸背后,其实是在唤醒粉丝之后,迅速达成共鸣,它是在传播的第二阶段即好感度和接受度上做文章,不是解决知名度的问题。


所以,创意营销非常关键。就包括乐视这样,在《张震讲故事》网络剧营销方面,也是打了“青春怀旧心跳记忆”的牌,,利用录音机、磁带等怀旧元素给用户直观的传递信息,告诉他们这次“张震”回来了;后续在微博、贴吧等渠道发布了“一句话证明你听过张震讲故事”“惊悚截屏”等系列活动,通过对粉丝的趣味召集完成对产品的引流。



文章整合自文化产业新智库,百度百家,艺恩网,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网,中国江苏网,凤凰财经,腾讯财经,中国证券报,中国报告大厅,腾讯文化,一方集团,中商情报网。由吴方整合


私享福利:


《首席评论》成立六年有余,我们有最聪明的观众和读者,也有全国最优质的财经嘉宾资源,有赖于大家支持,我们才走到今天,是时候好好回报大家啦!

今天起,我们正式建立微信群:首席私享汇,这是一个学习型的财经知识社群,在这里,我们提供你所需要的免费财经学习服务:从大咖嘉宾直播到电台FM,从幕后花絮到专栏作者,私享汇为你服务。


进群请加首席评论小秘书微信号:aviews_editor

    首席评论小秘书二维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