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剧宝行业|“有毒下饭剧”跃居分众精品代表,网剧类型两极化或将到来

剧宝行业|“有毒下饭剧”跃居分众精品代表,网剧类型两极化或将到来

2020-07-28 06:46:13

作者 | 猫宁

来源 | 烹小鲜


如今,有这么一类脑洞清新有趣、内容轻松搞笑的小成本的网剧正在成为今年的“另类热播”类型。不同于《河神》《白夜追凶》那样的高口碑精品网剧,亦不像《鬼吹灯》《春风十里不如你》那样身世显赫的大IP剧,因为这类作品大都是在吃饭时间观看图个乐,轻松有趣又不用动脑,因此被不少网友称为“减压剧”、“下饭剧”。



像今年的黑马作品《花间提壶方大厨》《双世宠妃》,以及当前正在播出的《亲爱的王子大人》《大王不容易》等,都是这类下饭剧的代表。“明知无厘头却还是停不下来”,“甜宠风谈恋爱还能再看一百集”,在下饭剧的弹幕中,这样的评论无处不在。

下饭剧的“毒性”从何而来?看似非主流却顺利跃居为今年分众精品网剧的代表,网剧类型两极化的趋势就此拉开?


下饭剧的“毒性”正在蔓延


在今年4月份之前,如果说一部主要情节是平淡温情谈恋爱、烧菜做饭过日子的作品能拿下近8亿点击量蹿升为“网红”,恐怕没人敢相信。但《花间提壶方大厨》的播出却刷新了观众对网剧市场“没有不可能”的认知。



在这部被称为“种田风”的作品中,没有狗血玛丽苏,没有虐心挣扎,只有色香味俱全的一道道美食和温情脉脉的小两口日常。乍看之下似乎并没有符合市场行情的“爆点”,但恰恰是这种“反套路”成就了本剧最大的特色。“一边做饭、一边谈情”的风格,让观众在被美食吸引眼球的同时,也被同时传递出来的温暖基调所感染,恰到好处戳中了新生代观众的喜好,成为“丧文化”中“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如果说《花间提壶方大厨》成为黑马,是观众低预期下急速膨胀的口碑造成的“毒性乍现”,那暑期档《双世宠妃》和《颤抖吧,阿部》的连续热播就是名副其实的“毒性蔓延”了。《双世宠妃》主打“魂穿+甜宠”,《颤抖吧,阿部》主打“外星人+穿越”。虽然这两部剧都披着喜剧的外衣,但却凭穿越、甜宠等网感元素成功吸引了年轻受众的关注。



如今,更有抓住暑假尾巴上线的《亲爱的王子大人》和《大王不容易》。虽然一部是现代剧、一部是古装剧,但两部剧对“灵魂穿越”梗的巧妙运用成为了新的关注点。其中,前者曾让不少人被剧名所欺骗,误以为是玛丽苏风格,但细看下去却发现原来是“反霸道总裁爱上我”套路;后者在灵魂穿越的同时,还融入了甜宠、美食等流行梗。即便剧情逻辑偶尔掉线、有些故事情节经不起推敲,但搞笑逗趣的台词和恰到好处的甜宠,就足以让年轻女性受众为其打call。

 

反套路、年轻化成为“毒药秘籍”


表面上看,这类减压剧和下饭剧都是轻松搞笑气氛担当,但背后的主创团队为了实现“低成本网剧以小搏大”的目标,却没少花心思。

以《花间提壶方大厨》为例,剧本创作历时1年,前期拍摄75天,即便演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但却请了曾经拍摄主旋律电视剧电影的经验丰富的团队加入。这样的制作周期和拍摄过程,足以说明网剧质量正在逐渐向电视剧靠近,打破了观众对网剧原有的粗制滥造印象。


 

组建诚意满满的团队只是第一步,如何把故事讲好才是这类作品的成败关键。观察今年热播的几部有毒剧就可以发现,情节反套路、故事元素年轻化等,都成了这类作品的明显特点。以《双世宠妃》为例,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把原著小说涉及的诸多细枝末节统统砍去,只保留了甜宠和喜剧两大元素,并把“两个灵魂寄居在一个身体中”这一主要情节点充分放大,把传统影视作品中简单的恋爱线变得更加多元有趣。


 

此外,如今的网剧越来越能切准年轻人的脉,越来越明确的风格定位更容易抓住受众high点。以《大王不容易》为例,穿插着各种流行语的台词,让这部剧充满“穿着古装的现代剧”即视感。但男女主灵魂互换的后的搞笑情节、脑洞大开的无厘头剧情、男女主甜蜜有爱的互动等,都成为更容易吸引年轻女性受众的元素。

总之,在低成本网剧以小搏大的路上,主创团队的诚意、反套路的剧情、更加细化的受众定位,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毒药秘籍”。

 

风格大相径庭,却是分众精品的殊途同归


在网剧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当前,从近期热播的作品类型很容易看出,有两类作品正在引导着网剧市场的大趋势。一类就是以《河神》《白夜追凶》为代表的精品网剧,而另一类则是前文提及的诸多“有毒下饭剧”。



但无论是通过品质收获口碑,还是低成本以小搏大,更加多元的影视作品遍地开花,其实都是网剧市场更加细分化、类型化的表现。不同于常规影视作品要照顾到大部分受众的“合家欢”模式,如今的网剧倾向于更加垂直、精准的定位,也就是所谓的“为了某类窄众人群放弃全世界”的分众制作模式。



正如在前文提及的众多“有毒下饭剧”,搞笑的无厘头情节看似莫名其妙,却恰恰符合了当前众多年轻工作党的观剧习惯,作为生活重压下的笑点调剂也未尝不可。除了这类作品外,今年还涌现出众多主打二次元、穿越、仙侠等元素的作品。虽然极具网感的新生代风格让这类作品注定不会成为全民爆款,但却依然可以在它们各自的世界里收获着人气和口碑。

众多的分众精品的出现,给网剧市场提供了良性竞争的环境。小而美的精品剧和蜜汁吸引人的下饭剧,两种作品类型看似大相径庭,却终将在网剧市场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殊途同归。


回顾:网剧热播佳作仍太少,多部“五毛钱特效”都不肯花

来源 | 楚天今报、钛媒体


如今的观众并不缺乏审美能力,每一部现象级影视作品的出现,都能激起全民讨论的浪潮:对于良心佳作,观众回馈以高口碑和高收视率;而某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则只能惨遭观众质疑和吐槽。



网剧一直以来都是“低成本、粗制作、边缘题材”的代名词,因而一度不被市场看好。但是随着视频网站开启"烧钱模式"之后,网剧的发展迎来了爆发期,短短一年就从“网剧元年”跨越到“超级网剧元年”,整体制作水准朝着“高成本、大制作、现象级”方向发展。

  网剧的这种蜕显示了视频网站或者说互联网资本的“洗地”能力,新兴的视频网站也有能力制作高水准的网剧的实力,不再是那个只能打擦边球的局外人了。网剧兴起,与“一剧两星”政策不无关系。一方面政策导致电视台购剧的利润空间降低,另一方面视频网站购买力越来越强,影视公司便将更多目光投向了网站。



前几年,网剧也火爆过,只不过多是尺度上打擦边球的粗制滥造剧。如今网剧投资力度和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一部网剧动辄上百万一集的投资,《盗墓笔记》更是宣称达到了500万一集。不过即便有大投资,精品网剧仍稀缺。《暗黑者》、《无心法师》都算佳作,却不足以撑起网剧的整体水平。

现在的网剧市场,可谓两极分化。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百万一集的网剧有,但二三十万一集的仍居多,甚至连“五毛钱特效都不肯花”。唐人影视总裁蔡艺侬更表示,几十万一集是早几年的预算,若还停留在这一阶段没法做精品,《无心法师》没有大明星,成本却达到了近200万一集。另外,拥有大IP却不好好做精品的也不在少数,“阵容上烧钱,特效上不肯花钱”的《盗墓笔记》就是典型例子,赢了点击率却输了口碑,所谓500万一集的投资就连编剧白一骢都不忍直视:“500万一集,那得是个怎么样的制作?品质再出色也花不到这么多钱,300万一集都有很大水分。”


责任编辑:卢誉菲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剧宝|带给您每日前沿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