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宗权
第五种记载,这个记载我们要看,道藏有个《重阳成道宫记》,这个记还不是道人写的,这个成道宫和王重阳祖师的重阳宫是两个地方,里面发生了两个不相同的很多故事,以后值得我们去说,我到是可以讲。
重阳成道宫记怎么说呢,说:“京兆西终南有里日南时”,里就是村,乡里。
成道宫与活死人墓(资料图:图源网络)
“中有重阳成道宫焉。盖大定初,全真祖师重阳真人始悟道时,自掘一穴,起封数尺,如马鬣之状,以活死人墓名之。手植四梨八海棠於四周。”
这个说法,你看,因为我要告诉大家,写这个碑文的时候,梨树和海棠树还在,这个碑呀,我是认为有可信度。写这个碑的时候是元代初,元代初人们去拜访王重阳祖师的古迹、成道宫活死人墓的时候,能看到手植四梨八海棠於四周,能看到的。所以它记载这一个,四梨八海棠我认为是可信的。
王重阳祖师住死活人墓,还手植四梨八海棠於四周,“人问其故,乃曰:‘吾真风将来大阐,四维八弦无所不至之日,要使人知从此一墓而始之也。’”我这个墓是我这个教的开始。四维八弦,正好是四梨八海棠的寓意。
其实,活死人墓即今祖庵重阳宫东北约三里之“成道宫”,这个我去了,很多道友可以看一看,现在很破败,属祖庵镇辖,该村原名南时村。前面讲南时村搞活死人墓,其实他这个成道宫就是活死人墓。1161年就是金世宗大定元年王重阳在此筑“活死人墓”炼真修道,其在《活死人墓赠宁伯功》诗中所提到的“存神养浩全真性”、“活中得死是良因”,为创立全真教奠定了其“真性、真功、真行”。
那么,正大是金哀宗的年号。金朝快完了。按《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载,全阳真人周全道是马丹阳祖师弟子,是真正在祖庵出家的弟子。他写的碑文要认可啊,有可信度。早年周真人丧父,事母甚孝。母有奇疾,母亲有怪病,乃割股与药同进——母亲有怪病治不好,周真人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和药一块儿煮给母亲喝。乡党以孝闻。母亡,终誓不娶。大定十三年就是1l73往终南山祖庵,师事马丹阳出家为道士,勤劳备至。
马丹阳(资料图:图源网络)
我给大家说啊,1172年,是大定12年,马丹阳祖师师兄弟四人才将王重阳祖师灵骨从东京汴梁迁回祖庵,那就说说第一年马丹阳师兄弟四个人到重阳宫祖庵,第二年周全道真人就来出家,你说这个时间很短。所以他应该是马丹阳真人的大弟子。为什么呢?看史书记载:
“贞佑年间(1213—1217)羌人陷邠。”北方民族打过来,把邠这个地方消失掉了。“全道被虏”,全道被虏走了。“犹自洁行,羌人视为异人”,这个人很奇怪,遂放释之。把他就放掉了。“自后诣门求教者益众,度弟子近千人。”这个故事关于周全道被抓去以后,,里面很多怪事,使得羌人对他十分的敬佩,敬佩觉得他是神仙,不敢抓神仙,放掉了。,反而是很多人认为这个人很了不起,很多人教,这样徒弟就多了,坏事也是好事。
全道祖师啊,仁慈悯物,惠爱困穷。处已俭薄,厚施于人。谦冲自守,仕物自然,说他是道门之圣者,说这个人很清高,很能吃苦。实道门之圣者。正大五年(1228)卒,享年八十三。
你想一想在那个年代人活七十古来稀,享年八十三岁,高龄了,是有德行的人啊。著名弟子有洞虚子张志渊、圆明子李志源;元宪宗二年(1252)追赠“广德弘化真人”。这是被皇帝封的。所以我们说你按照这个记载看。那么周全道所写的那个碑呀,应该是十分可靠的。
按《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中载:“俄一人请斋,问之,知其为此庵道士,遂与之俱来庵中。道众乞借光扬之力,周异其密与己契,乃欣然许之。”说周全道祖师要到这个成道宫,成道宫破败,想修。这庵里边还有一个道士,所以说和周全道祖师一块儿来弘扬。
“复曰:吾以后当居此。大朝革命,四方道众思其所以报本反始者。”说这个周全道就说我以后要住这个地方。等国家安定了,全真道有了大的革新的时候,“四方道众思其所以报本反始也”,四方的道众想报答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道。他是会来的。所以说周规运木植,开垦地土。周全道开始修庙了。
岁乙未,清和大宗师尹真人并掌教真常李真人法旨,这中间有一些公案,什么公案呢。你现在看这个时代的一些全真道的碑文,甚至是全真道掌教的法旨,尹真人,尹清河,和李真常会写到一块儿。尹清河就是尹志平啊!这个时候尹志平刚刚自己宣布自己退休,尹志平自己推荐李真常当掌教。所以这个时候发指令,很多是用两个人的名字。
“本府总管田侯疏,委渊虚真人李公志源,率道众於此盛行营造事。”说修成道宫的时候得到了尹志平,李真常的支持。
“皆趋务劝功。”说以这个庙修好了。修好的殿有三:曰无极,曰袭明,曰开化;
为堂者五:曰三师,曰灵官,日瞻明,曰朝彻,曰虚白,斋厨库厩,方丈散室,檐溜户牖,金碧丹艘,集然一新。下院留全阳观,王郭村修真观,及常住物业,别刻之石。
如今的成道宫(资料图:图源网络)
说写这个碑的时候,我记得这个事,房子修好了,刻个碑纪念纪念。纪念的时候写碑的时候,按照这个庙院的情况,以及庙院的状况,以及参与的人,时间、地点,所以他这个碑文还是可信的。
后来重阳祖师徒孙园明子李志源遵其师周全阳“在祖师开化炼真之地——终南南时村,修建宫观,以彰仙迹”之嘱托,于1238年起建重阳成道宫。不数年,城道宫三殿五堂,殿宇壮丽,与楼观宗圣宫、甘河遇仙宫相仿拂。南时村即改称成道宫,迄今已有700余年。今成道宫遗址尚有旧殿堂数间。
不过现在的成道宫肯定不能跟那个年代比,现在的成道宫十分的伤心,殿堂不像殿堂,房子不像房子。看看王重阳祖师他的后裔哪个发心去修。(编辑:云真)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任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