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峥 嵘 作者
北京晚报
读书编辑/亲子阅读专栏作者
从她温和朴实的外表很难想象她的绰号是美国“动物奇幻小说女王”,会创造出一个个恢弘壮阔、激动人心的动物奇幻世界。她创作的动物小说《猫头鹰王国》、《绝境狼王》在真实动物习性基础上增加了冒险、励志、奇幻、历史等因素,深受读者喜爱,常年高居欧美动物文学畅销书排行榜。
11月15日, 凯瑟琳•拉丝基女士带着她的新作《危境马王》,接受了北京晚报《书乡》周刊的采访。
凯瑟琳动情地说起自己的文学启蒙,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睡前故事,《柳林风声》、《草原小屋》、《绿野仙踪》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自己从小音乐不好、体育不好,唯有对故事非常的痴迷。四五岁时有一次和父母去郊游,看着天上的白云她说:“云像一匹马。”母亲马上鼓励她说:“凯瑟琳,你长大了应该当作家。”受到母亲的鼓励,她立志成为作家。
拉丝基丈夫曾任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记者、纪录片制片人,他们曾一起合作了一些非虚构作品。渐渐的,她感到,纪实性的文字不足以表达她想表达的世界,于是开始虚构写作。
猫头鹰、狼、马、熊……拉丝基会深入研究要写的每一种动物,她家就在哈佛大学的附近,她常常去研究中心向科学家请教。有意思是本人并没有养什么大型的动物,因为她的先生对猫过敏,而照顾狗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只是在孩子小时候养过一些很小的动物:金鱼、乌龟,小乌龟逃走了,还惹得女儿非常伤心。
拉丝基还说,一个作家的心灵里可以有1000个世界,写作的作用就是架设起一个现实和幻想之间的桥梁,让我们的心灵向更多的世界打开。她说:“也许我所写的世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但是我希望读者读了以后说我希望能到那里去。”
为什么选择从马的角度来写美洲的开拓历史
拉丝基的作品跟一般的奇幻故事不一样,常常把真实的动物习性、幻想的情节和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在传统的动物小说基础上增加了冒险励志奇幻的因素她在写作中也非常注意研究历史,从历史中得到灵感,比如《猫头鹰王国》里面有大段的战争动员的演讲是受到丘吉尔、巴顿将军的演讲的启发。
新作《危境马王》系列以一匹小母马成长为马王的经历和马群回归家园的冒险之旅为线索,将特立独行的马群形象融入真实的欧洲移民开拓美洲大陆的历史背景,从马儿的视角重新评价这一历史性的事件,给读者提供更多看待历史的方式。
拉丝基为什么选择从马的角度来写美洲的开拓历史?她说在书的后记里引用了丘吉尔说的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是她想写一本书,不是从胜利者和征服者的角度来讲历史,而是从被征服者或者说失败者的角度来讲。
《危境马王》英文原名是黎明之马,黎明之马也叫始祖马,被认为美洲大陆最早的马,个子很小,大概像现在的狗那么大,这种马存活了几百万年,后来演变为今天现代马的祖先,但是这些黎明之马的后裔却从北美大陆消失了,消失的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十一艘船,五百个人和十六匹马去征服墨西哥,马又重新回到了美洲。拉丝基采用了这个历史背景,其中历史上那些真实的马的名字都在小说里保留下来了 ,不过她把马的数量从十六增加到了十七,增加的就是书的主角,一匹勇敢的小马。后来越来越多的西班牙征服者带来的马匹和牲畜,有些马逃到野外,成为野马。
拉丝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读到一个传说让她非常难忘:西班牙人从古巴来的途中有一匹棕色的母马生了一匹小马驹,小马驹活下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逃走了,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地向他的祖先奔去。他穿越曝雨和沙尘,耐受住没有水的日子,也没有被美洲虎、狼和蛇吃掉,可能是有动物的灵魂在引导他,尤其是在小马驹长大的同时,敦促他继续前进的唠叨鸟类,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同类。
拉丝基从这里得到了灵感,她说:“我感觉幻想经常起始于历史停止之处。”她就借用了美国西部野马传说,开始了幻想,写了西班牙征服者带着马群来到美洲,其中有一匹母马生下了小马,因为食物匮乏,整个马群都被主人扔进了茫茫的大海,小马跟着马群挣扎地登上陆地,妈妈却葬身鲨口被鲨鱼吃掉了。小母马带着马群回归他们的发源之地,历经千辛万苦,其中有贪婪的殖民者布下天罗地网,也有野兽神出鬼没,但是最终他们成功回到了遍布毛香草的发源之地。
必须要教他们自由该怎么做吗
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激动人心,但实际上是写出了一群奴隶挣脱束缚,奔向自由的历程。书中写道,刚刚获得自由的马紧张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没有人类主人该怎么办?就有这样一段话:“必须要教他们自由该怎么做吗?自由是不能教的,记住他们大部分蹄子上还钉着马掌,这需要时间。自由,是需要争取的,可是野性这种感觉需要耐心的等待才能慢慢的恢复。”甚至一度他们在旅途中放慢了脚步,文中借用动物的话说:“除非每一个马鞍每一条缰绳,车和马嚼子都被解下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开始理解自由。”拉丝基用手比划着说,当它们在风中奔跑,鬃毛在风中飞扬,铁蹄逐渐脱去,终于体会到了自由是什么样的感觉。
小母马是在轮船上出生的,从来不被允许站起来,因为人类担心船随着海浪摇晃让马摔倒,但是回到了自由之地,新生的小马不会这样了,全书的结尾荡气回肠:
我指着结尾一段诗一般的语言,问她这是自己创作的,还是引用的?她特意拿出英文版对照着看了看说是自己写的。这段话说:“我们能看见未来的布匹,也能看见古老的过去,我们全都是在同一条毯子里的线。”
长按二维码
打赏作者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卡思科领导力训练】2017 北京(美教)冬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