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同时,中国网络小说也正在走出国门。
这事要从:有一外国小伙因为中国网络小说而戒毒成功说起....
外国网友:中国网络小说让我戒掉毒瘾
2014年,卡扎德失恋了,他心情苦闷,不愿出外见人,整日窝在家里,用毒品自我麻醉。一段时间后,他的胸口开始剧痛。去医院做了几次扫描,结果都是“没有异常”,卡扎德却不放心,总觉得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自己。
直到有一次偶然机会被漫友们疯狂推荐看“CD”,“CD”是中国玄幻小说《盘龙》(Coiling Dragon)的英文缩写.
2014年,《盘龙》被美国网友“任我行”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令许多英语读者大开眼界。“我们西方文化有哈利·波特和各种优质小说,我长这么大,什么样的小说没读过?”自诩阅历丰富,卡扎德随意点开小说链接,结果“彻底陷进去了”。一整天,他不吃不喝,一连读了五六部(《盘龙》共二十一部)
半年后,因为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卡扎德彻底戒掉了。“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毒,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它们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但至少不会伤害身体。”卡扎德对记者如是说。
为何外国读者爱上读中国网络文学?
像卡扎德这样“满脑子想着中国小说的”的国外读者越来越多。这些读者来自亚非欧美的18个不同国家,大部分是大学生,此外,多是软件开发等理工科职业的从业者。
中国网络文学为何会越来越多的被外国读者接受?我们或可以从外国读者在起点国际上的留言找到原因。
网友aswalz在看了一部“重生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网络小说后表示,读这部作品“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
同样在追这部作品的Albert23坦言,“作者把人物和书中的世界背景塑造得太棒了”。
Modsan则认为,“这个类型的小说正是我需要的”。
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和国内的粉丝差不多,就是爽——“草根的逆袭”这一主打模式具有相当的普适性,能满足不同人群共通的欲望。
新生代网文作者已出现“小金庸”
据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推算,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PC端用户规模约2.17亿人,移动端用户规模约2.65亿人。而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3.33亿。
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曾在2017年第2期《网络文学评论》中的一篇文章中直言“研究网络文学以来,一直有学者问我网络文学会不会出现像金庸那样的大师级作家?我总是回答:‘会,并且已经有了。甚至,在我的评价里超过了金庸。’”
网络文学产业链及盈利
从目前来看,网文出海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广告、打赏与众筹三种。网文翻译网站大都免费提供译文,辅之以页面广告,通过打赏译者、众筹捐款来鼓励翻译者积极性,增加章节更新等形式。
此外还有以Patreon网站为代表的专门为艺术家筹集发展资金众筹平台可以让译者通过众筹章节来获得盈利。
据了解,这些翻译网文的网站的盈利来源主要靠网友自发打赏以及网站广告,单部作品的连载翻译,月收入在100美元到上千美元不等。
在WuxiaWorld获得起点部分电子出版授权后,未来有可能会将已经完结的作品搬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这类网文作品的定价一般在5美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