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诊断咨询请加奇门侠私号: laws007☯
小周天怎样才叫通?道家的书中有通周天的标准。首先就练功来讲,且不说以意贪气,因为以意领气是达不到通周天的目的。“以意领气,你往哪领?”“任督二脉都在什么位置上?”你只知道在身体的中间,从后面中间上来,前面中间下去,可你不知道任督二脉的具体位置。它有多深多浅?多宽多窄?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样,无论“后面向前转”,还是“前面向后转”,无论“男的是后面向前面转”,还是“女的从前向后转”等等,大家不必为此再争论不休了,任督二脉在哪里都没搞清楚,结果转了半天,那一点气都在经络外面乱转,与肌肉产生摩擦,感到热烘烘的,以为是得气了。实际上是能量消耗了。摩擦生热嘛。元气是用来活命的。你的元气在运动中就消耗掉了,而并没有在经络中运行。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小周天”在哪里?那就要“勿妄勿助,无中生有”。首先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妄”,指妄想,或者希望得到不切实际的主观意识去帮忙,让它自己产生。这个过程就牵扯到了下丹田的位置问题。
下丹田在什么地方?说法很多。有的说“是肚脐里面”,有的人说“是肚脐到命门之间”,“前七后三”或“前三后七”,有的说“是脐下三寸”,有的说是“脐下一寸二”,“脐下一寸三”,“脐下一寸三分五”,还有的说“是关元”,“是气海”,甚至有的说“在膀胱的后面,小肠的下面——”,名目繁多。那么丹田到底在哪里呢?就在你小中的那么一块地方。什么地方?不知道,到时候会产生,它自己会告诉你。
如果你先知道了,那往往就错了。因为每一个人腰的长短,胖瘦都不一样,那么腹中气的反压力的合力点的位置就不可能一样。下丹田如何产生的?就是当你意守下丹田,你的气不断向下丹田中压缩。压缩的过程中,根据物理学热力学的理论,“气体压缩,体积缩小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意守丹田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热。当气体进一步压缩到一定程度,气态就会转化为液态,如液态氮、液态氧之类就是这样得到的;这就可以产生、津液等。液体经过加热以后才能产生蒸发及气化,体积缩小的过程中,就可以放出热量。这时压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感到腰、肚子一带非常充实,饱满。当气体压缩时,就会向周围膨胀。而你腰的周围,腹部的肌肉有个反弹力,这个反弹力的合力点的位置就是下丹田。
精确位置就每个人来说,多少有些差异。因为有的人内脏下垂,有的不下垂。按“前七后三者”“前三后七”的方法衡量很可能就不行。一些大亨的肚子特别大,“前三后七”的位置,前三的肚子里面全是脂肪,如果说丹田在脂肪里,脂肪里根本没有血液循环,那怎么练哪?(笑)这就没有道理了。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练,到时候它自己会产生的。
如前所述,气体膨胀后,反弹力压回来,继续膨胀,反弹力又压回来,如此反复,最终在合力点上集聚能量。当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一块东西,或者说是“挤”出来一块东西。这就钻牛角尖为“气”。当压力再继续压,这团东西要运行的,其运行方向自然是选择通常阻力最小最薄弱的部位。在人身体上阻力最小地方在哪?就是经络。这地方电阻最小,电流最大。此处正好是最薄弱的环节。当压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首先把这地方先挤开,然后进入经络中去,沿着经络运行。
这时走到尾闾,走到尾闾部位拐个弯,再返折而上,这个弯捐得很急。好象咱们浇花用的皮管子,如果离水龙头很远,又要把水源切断,为了节省水,可以把管子折回来,水的流量面积减小,水就被截住了,达到暂时切断水源的目的。然后就可以拿着管子去关龙头。道理完全一样,因为尾闾这个弯太锐了,气要通过地方很困难,这地方有一个很细和很窄的缝,必须把它挤开。这时大家就不要去管它,继续往下丹田里打气、压气。当气打足时,自然就通过了。这就如同救火用的高压水龙头,要想把它折弯,两个人都折不过来。因为能量往前冲,力量很大——也就是压力要足够。这时,只要继续往下丹田打气,打到足够的时候,这个“折”就被撑开了。一撑开马上气息就上来了,气体体积增大了,单位平均面积的压强就减少了——达到后腰背部又顶不过去了。压力又不够了,就需要继续打气。将气打到一定程度时,出现腰背酸痛,因为这地方经常是着,也形成一个比较扁而且贴在那里的头部。同样需要加压。
当气力足够时,一下子把通道撕开,“辘轳关”就通过了。过了这关,气再向上走,体积又增大了,单位平均面积的压强和压力又减少了———到了后颈部。那里有枕骨,而且经络通道比较窄,是一个最难过的“关”,就需要继续往下丹田打气。与前面道理一样,只要压力够了就可以过去,压力不够就过不去。气顶得脖子酸、脑袋疼,脑袋里嗡嗡的乱七八糟地响,这时按摩、针炙,吃什么药都不管用,感觉难受极了。而你不要管那些痛苦,坚持意守下丹田,坐在那里。当压力达到足够的情况下,会有这样一种特殊感觉:压力不够时疼得不行,继续加压,当压力达到的一瞬间,突然一下感到头与身体无限大了,好象全身什么都没有了,感到特别舒服。同时还发现一个特点,用鼻子往里吸气,只吸而不呼,吸半个小时好象都吸不代你要想呼气,试着呼出很长时间也还可以呼,这时就进入了“胎息”状态。这就是通了“小周天”。
小周天一通“必然进入胎息”。道家书中写的非常清楚。“小周天”“通”了,如果没有“胎息”过程告诉你,那这“小周天”肯定是没通。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小周天通了“百病皆无”———基本就没什么病了。当“小周天”通了以后胳膊腿的毛病可能还有些,其它五脏六腑的毛病不会再出现了。这就是通“小周天”的特点。
因为这团气运行起来了,它就要在身体里面走,你就能体会它在里面走的过程。而后你用意跟着它走,时间长了就可以体会出你自己的任督二脉在什么位置上。这时候气的运行渠道你也熟习了,你再拿意使它快转或慢转,正转反转,都无所谓了,而且气都是在你的经络中走。通周天就是如此而来—“勿妄勿助,无中生有”。如果一开始练功就想拿意去领,领了半天不一定在经络中运行,结果把你的元气都消耗掉了。所以说“功到自然成”,功夫到了它自己就来了,你盼望着它来,它不一定来。这是“小周天”的问题。
大小周天功夫,练气功者没有不知道的,它可以用来证明练功效验和层次。为了迎合初学者追求大小周天的迫切愿望,因此一些好事者制造出了所谓的“速成小周天”等法,标榜“速成”,宣称数日或数小时可通。究其实质,不过意念通之,追寻气感,凭空想像,被幻想惑以为真实。因无物质基础,终为水中月、镜中花罢了,流弊百出。
徐海印,民国年间从学于西派第三代体真山人汪东亭,尽得真传,著有《天乐集》。今就海印子所论“小大周天”一节摘录于后,献于同道借鉴。
海印子曰:“予谓人身本一小天地,气血周流一昼一夜,即是一周天。丹法取象天地,要在以我身之小天地,混融而入于乾坤之大天地”。然后可以“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而得“超凡入圣”之机用。兹分而言之,小大周天之名可有三种解释:
其一,小周天乃气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行周天。然所谓气行、神行者,皆在入静时行之,只是功夫深浅不同。何以言之?当炼精化气时,以我虚寂,感召外来真阳,入我身中。当真阳来时,浑身上下俱感酥软而转麻木,由麻木而入混沌,不识不知,如活死人一般。斯时我身与虚等,心与空等,天地之虚空。我之小天地,融化而入于乾坤之大天地。以尽虚空遍法界之真阳,养我一身,彻内彻外,透顶透底。吕祖所谓“白云朝上阙,甘露洒须弥”者,正是气行周天之景象也。
葛仙翁曰:“离火激海,坎水升虚;玉液灌溉,洞房流苏;天机真露,万籁难如”。《参同契》曰:“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到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三丰翁《道情歌》云:“待他一点自归伏,身中化作四时春;一片白云香一阵,一番雨过一番新;终日绵绵如醉汉,悠悠只守洞中春;遍体阳精都剥尽,化作纯阳一块金;此时气绝如小死,打成一片是全真”。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曰:“朝朝金鼎起飞烟,气足河车运上天,甘露遍空滋万江,灵泉一脉泛长川。”斯皆气行周天之法验也。
当炼气化神之际,神息具定于虚空之中。先天真阳,入我色身,周流一匝毕后,因主人翁定在外面,色身已如空屋,随即出色身而来至虚空,抱我主人翁,因神定而气随定,神气同定,久则气尽化神。唯一威光,煊赫虚空,是即胎圆之证也。入此大圆寂照之门,以性空三昧。圆融六大。六大法性,与我性平等无二,自他不隔,物我一如。于是能入水火、透金石,起种种不可思议的神用,皆神行周天之法验也。
所以气行、神行,而有小大周天之别。小周天者,炼精化气之三昧也;大周天者,炼气化神之三昧也。此一说也。
其二,依据小还、大还而分之小周天、大周天,是同一气行,而复有小大周天之别也。何以言之?当小还之时,身内是坎离,功夫到虚极静笃,外感先天纯阳真气,入我色身,补足我破体后之损耗,是以我纯阴感彼纯阳。纯阳真气到时,浑身俱感酥软、麻木、跳动。能周身酥麻1次,即行1次小周天。如是渐采渐集,气足止火,复成童体。斯时离宫填满,身内已成乾象,纯乎先天。再以我乾阳,感彼虚空中乾阳,身内先天与身外先天,彼此凝集,是合内外两重真阳而成大还。功夫到此,定力已达2—3小时以上。能寂定1次,感召身外乾阳,与我身中乾阳相会合,即为行1次大周天,直至大丹告成。此小周天、大周天,因小还、大还而得名也。
小周天者,从后天返先天时所用也;大周天者,从先天返出先天之先天时所用也。同一寂定,同一气行,功夫浅深不同,色身效验,亦有区别。小周天仅能易发,大周天能易齿、易血,及至易骨、易髓、易瞳,崭然一新。所谓我犹昔人,而非昔人也。小周天乃安乐延年之法,大周天乃超凡入圣之功。小周天仅息住而脉未必住,大周天乃息住而兼脉住。此皆浅深不同之点也。
其三,依据小、大天地而分小周天、大周天。人身乃一小天地,身外虚空是大天地。修士做到恍惚杳冥,虚无混沌,定久阳生。阳气冲开百脉,上至顶而下至踵,一气周流,始卒若环。此就人身之小天地而言,故云小周天。倘恍惚杳冥,虚而又虚,浑身酥软、麻木、跳跃,即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俱受外面乾阳钻入。斯时虚极静笃妙合太虚,色身已成真空,一任太虚中乾阳真气,横冲直撞,彻内彻外,透顶透底,通行无碍。此就合乎太虚之大天地而言,乃谓之大周天。
是故由前之说,学者先行小周天,然后行大周天,即了事矣。
以上三说,皆属言理。其实功夫一到大定,外则乾坤会合,内则坎离,小周天、大周天同时进行。所谓“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也。崔公《入药镜》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不标大小周天之名,而实际则大小周天均已包括在内,最为简当,学者宜注意焉。诀曰:心息妙合,抱德炀和,真气熏蒸,养性延命;重立胞胎,再造乾坤,玄宗修证,唯斯为胜”(摘引自陈毓照《西派功诀泄密全书》)。
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说:“若予言传他大周天、小周天,彼即兴高采烈,余曰:无有大小周天,此种名目,尽是伍冲虚造出来的”。又说:“小周天名称,突出无名,诸道书唐宋以前皆无有也,至伍冲虚乃大加发挥,如小药、大药等皆是也”(玄隐外史笔录《体真山人丹诀语录》)。实质说来,海印子所论述的三种周天,均是在大定真静中的色身感受罢了。因此,大可将大小周天名目放下,不用强求大小周天通否,水到渠成,功到自然通。《入药镜》所谓:“但至诚,法自然”。师曰:“一部丹诀全旨,只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而已”。又说:“一部丹诀只是一个定字”。所以,必有真静才能有真应,心息妙合,而入于大定之中,阴静之中而生阳动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在内则七返而坎离相媾(身内景象),在外则九还而乾坤会合(身外景象),大小周天同时并进(内外两重天地、四个阴阳合并矣,即《悟真篇》所谓“内通外亦须通”,吕祖《指玄篇》谓:“两重天地谁能配,四个阴阳我会排”也),自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矣。张三丰在《玄机直讲》中说:“夫静功在一刻,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盖即指此耳。丹道功夫,贯始贯终,安分层次?概分大小周天者,易于讲理也,故望丹道学友勿局限于术语名目,宜融会而贯通也。
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养正气 | 国术强家国
周易奇门堂
民间国术国学文化自媒体 微信号:zyqmt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