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物料分类帐差异分摊原理

物料分类帐差异分摊原理

2021-01-19 13:50:07


 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免费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物料分类帐差异分摊原理 

首先明确一点,无论是否使用物料分类帐,只要系统使用了标准价格甚至移动平均价,发生业务时都有可能产生差异。简单的说,物料分类帐不会对差异的产生造成影响,物料分类帐真正的作用是规范了差异的分摊,并利用分摊的结果,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 

差异类别 

    在讲述差异分摊的原理之前,首先需要介绍的是差异的类别,物料分类帐中,差异分为两类:单层差异、多层差异。  

简单的讲,单层差异就是物料自身所产生的差异,例如材料采购差异、生产订单差异、发票校验差异、期初导入差异等。 

 

多层差异一般是由这个物料的下层物料分摊而来的差异,例如生产订单中,投入到这张订单中的物料所差生的差异,这部分差异主要由BOM结构来确定,位于BOM底层的物料不会吸收多层差异,但会向他的上层物料分摊自身的单层差异,这笔差异对于底层物料来说,是由单层差异引发的,而对上层物料来说,是一种多层差异,所以多层和单层的概念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 

差异分摊原理 

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差异分摊的原理。假设产成品F001,该物料的BOM结构如下:


这5个物料当月进销存情况如下:


则这5个物料的差异分摊情况如下:


举例分析物料R003差异走向: 

 首先原材料R003因为自身原因,产生了一笔300元的单层差异。R003当期的消耗与库存之比为1:2,所以应当上滚的单层差异为100元,应当被库存所吸收的差异为200元。 

 R003将100元的单层差异上滚至半成品H001,原因是H001是R001的上层物料,生产H001需要投入R001。这100元便成为H001的多层差异,同时,H001因为自身生产而发生了100元的单层差异,并且H001还从R002吸收了20元的多层差异,在月末结算时,H001的总差异为100+100+20=220元。 

 H001当期消耗与库存之比为1:1。所以应当上滚的总差异为110元,应当被库存吸收的差异也为110元。 

 F001吸收了下层物料R001和H001共计160元的多层差异,与此同时,生产F001产生了80元的自身差异。当月F001的总差异为50+110+80=240元。  当月F001全部出库,因为F001是顶层物料,所以F001的出库被认为是销售出库,F001的240元差异将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即销售成本。

差异计算逻辑 

目前差异的计算逻辑仍存在分歧,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

 按照数量分摊差异;

 按照实际成本分摊差异。


简单的说就是按照累计库存与消耗之比分摊差异。 

生产订单共消耗该物料3268件,当期累计库存为8998件,总差异为150,计算公式为: 当期消耗 / 累计库存×总差异 = 消耗承担的差异  

按实际成本分摊差异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累计库存和当月差异,计算出物料的实际成本,公式为: 

[(期初库存 + 当期收货)× 标准价 + 差异 ]  /(期初库存 + 当期收货)= 实际成本 根据实际成本与当期消耗所对应的价格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消耗所应承担的差异,公式为: (标准成本 – 实际成本)× 消耗数量 = 消耗承担的差异 而库存承担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总差异 – 消耗承担的差异 = 库存承担的差异  

这两种差异计算逻辑的正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广义上讲,第一种理解更具普遍性。 


项目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详情

 SAP顾问朋友通过下两方式在线报名:

1、SAP顾问朋友,可以点击下面蓝色阅读原文,微信提交即可。

2、按住下面的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信息,打开即可。

什么是UnionSoft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