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神童宾电影首秀 文化大餐献礼“教师节”
经过6个多月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完成的微电影《窑神童宾》,9月10日上午,在古窑举行首映发布会,该片主创人员悉数亮相。据悉,《窑神童宾》是继景德镇微电影《我在景德镇等你》之后,又一部展现景德镇本土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的匠心力作。
微电影《窑神童宾》由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和竟成镇文化站合作出品,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冬香、珠山区文广新局屈雷芬局长、国家文博研究员 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刚、景德镇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部主任叶岚、景德镇竟成文化站站长 著名农民导演周元强、《窑神童宾》总导演周华、烧窑把桩师傅胡家旺及部分演员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上,众主创人员和嘉宾及现场观众首先观看了影片,直到影片片尾曲播放完毕众人依旧沉浸在其展示的情境当中。“首先真的很受感动!”宁刚表示,窑神童宾的敬业精神展现无疑,拍摄手法和演员表演都十分专业,“陶瓷承载了太多的内涵,人文民俗、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等,所以很感谢这部微电影,深层地展示了陶瓷文化内涵。”“继承传统,服务当下,”周荣林表示,微电影的创作,大家还需继续探索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的完美结合,如何挖掘题材背后深层的内涵,“这部微电影已经很好地开了头,我们也将继续探索,继续完善。”
谈及微电影《窑神童宾》的拍摄初衷,总导演周华表示,童宾是陶瓷文化的符号和烙印,他代表的是陶瓷文化的核心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童宾精神传播出去,只要是弘扬陶瓷文化的事情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去做,"周华说,地底下藏有很多陶瓷碎片,每一块碎片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
据了解,本次首映发布会也得到了现场观影市民的热情捧场,他们纷纷拿起手中手机记录下发布会上的最新动态,“看完影片后很被童宾精神所打动,也对我们的陶瓷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场一位观众告诉记者。
——转自:《江南都市报》
记者:
教师节开窑亮宝 文化传承引得“教授”点赞
9月10日教师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代葫芦窑开窑,《窑神童宾》微电影剧组和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共同见证了开窑过程。
当天上午11:08分葫芦窑开窑仪式开始,在热烈的气氛中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给现场游客简单介绍了古窑景区历代典型瓷窑的情况。在周院长的一声令下“开窑咯”!温州博物馆副馆长伍显军、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冬香、《窑神童宾》总导演周华和把桩师傅胡家旺一起用太平勾敲开葫芦窑门,众窑工开始将窑内的匣体一一搬出。“这种瓶我没见过哦,造型真漂亮……”、“真是太美了……”当胡家旺从匣体搬出一件高温颜色釉莲花葫芦瓶展示时,观看开窑的游客边赞美边用手机拍摄下来。而随着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从匣钵内取出,阵阵赞叹声更是连声不断。
陈鼎华是我市某中学老师,来古窑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在教师节来到古窑,享受免费游古窑活动,特别高兴。她说:“今天好开心,在教师节感受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意义完全不一样,对我来说是一份最大的节日礼物。”宜春学院老师苏飞扬对记者说:“第一次来景德镇第一次看到开窑,陶瓷文化的活态传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动也被深深感染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感觉我们肩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昨天到景德镇陶瓷大学报到的新生胡列一来自萍乡,他妈妈对记者说:“我非常喜欢景德镇,喜欢陶瓷,孩子放弃了青岛大学、中南大学等一些学校,特别选择了景德镇,因为这里是陶瓷世界第一啊。以前也来过景德镇,只是来买买陶瓷;今天来感受完全不一样,以后这里就是孩子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特别是刚刚看到开窑,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英格兰游客Pat Pratle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家先生是从事建筑设计,但是非常喜欢陶瓷,在当地没办法了解,所以特意来到了景德镇。在景德镇在古窑参观后,我们都觉得这里的陶瓷太美了,现场看开窑的‘压倒’性热情也让我们很感动。我家先生还突发的一想法,就是回去后要按照这里的窑型建个一模一样的。”
——转自:《景德镇在线》
记者:余 静
办瓷博盛会 与世界对话
2016年第13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即将来临,景德镇清代狮子窑复活点火仪式将于瓷博会期间10月19日11:08分举行!
窑窑:阿 宝(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