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不知来处,不知家族的历史,我们就是时空里的浮云游子

不知来处,不知家族的历史,我们就是时空里的浮云游子

2020-06-24 16:51:14

原创经典音频给孩子万物启蒙

周周名师课程助父母自我成长

点击标题下“博雅小学堂”关注

最有品质的亲子共学社区



文 | 顾爱华(阅读推广人


穿越小说,孩子爱看,父母认为无厘头。穿越小说本身无功无过,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关键要看这种形式是不是符合甚至烘托所诠释的内容。


《少年噶玛兰》就是一本优秀的穿越小说,是一本用穿越的形式把自我和家族、历史和现在成功联结起来的小说,是一本成功的追寻之作。


《少年噶玛兰》首先是一本少年小说,作者李潼是台湾知名少年小说作家,专注于少年小说的创作,希望用少年小说引领少年朋友的精神成长。这一点和有些借少年小说抒发自己内心某种情结的作家不太一样,他的关注点始终在少年的成长。


而这一内心历练的过程并不容易,并不是作者简单讲一两个故事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借助高超的文学手法来达成。文学本身是丰富动人的,丰富而有深度的文学可以助力作者将思想和情感更顺畅的抵达少年的内心。就让我们来看看李潼是如何借助文学手法来表达对少年人成长的关注的。


这本小说是典型的双线结构,主人公少年潘新格在现代的生活和他的祖先加礼远社的噶玛兰人近200年前的生活双线交织,章节交替。




《少年嘎玛兰》内页


第一章是写加礼远社噶玛兰人——潘新格的先祖的生活背景,尤其是笔墨浓重的女巫文化书写,让读者体会到了悠远而天人合一的女巫文化,令人想起屈原的楚国。这样的书写对少年来说是陌生而真切的。


女巫呼吧在河边的追寻里则暗含着潘新格的穿越之旅。这就自然而然带出了下一章,潘新格的现代生活。这一章开启了一个两个少年之间的爱情故事——潘新格和同学彭美兰之间的朦胧好感。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以为爱情是这本书的主题,读到后来你会发现其实不是。爱情在这本书里只是作为一个象征,象征着潘新格自我追寻的需要。正是因为爱情的萌发,他开始在意自己的身份,开始思考甚至追寻自己到底是谁。


更巧妙的是,本来是少年情侣之间传递心声的日记本,却成了潘新格记录传递穿越之旅感想的承载物。潘新格穿越到先祖时代后,用录音机录下的所思所想出现在了留在意中人彭美兰手中的日记本里。


彭美兰是个爱花爱自然的女孩,她最后拍的口香糖广告是在一片野百合花田里完成的。而潘新格穿越之旅遇到的一个女孩春天——女巫呼吧的女儿,潘新格先祖巴布的姐姐,也是一个爱野百合如命的女孩。春天身上佩戴的青玉项链最后在彭美兰拍摄广告的野百合花田出现,并被彭美兰发现。


我们说,文学里可以有巧合,但不能是无缘无故生拉硬拽的巧合。这里的情节貌似巧合,实则是远祖和后裔之间的心灵呼应,是先人对后人的启示。


刚才说,爱情并不是这本《少年噶玛兰》的主题,但这本少年小说却是有着丰富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少年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和认可,也包括了原住民素朴自然的土地观念。


潘新格因为从阿公那里了解到噶玛兰人失去家园的历史,他在穿越之旅中碰到自己的先祖巴布时告诫对方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土地随便出让。而巴布的姐姐春天却这样回应:花、草、鹿、人和土地,都是上天的,运气好的人,就能得到。加礼远社的河水和土地,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能把它让给谁。作者并没有评价这两种土地观哪种正确,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这个严肃的话题。


除了对土地的态度,对人的态度也是这本小说中富有启示性的话题。


潘新格的穿越之旅遇到的人——另类书生萧竹友、勇敢爽朗的生意人何社商还有潘新格的先祖巴布及其族人,都是接近自然的自然之子,都有些天真率性。以往,我们在中国的传统故事里看多了老谋深算和尔虞我诈,而这本书里萧竹友却对何社商说:世风日下,我等却不可丧志,对率直之人理该有疼惜之心。这种疼惜,一定会温暖很多少年的心。


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这些主题都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教呈现出来,而是通过人物、情节、背景这些文学要素一一呈现,并且需要读者去思考去比较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这些林林总总的主题是聚合在对先祖和自我身份的追寻这一大主题之下的。正如书中所说:我们都是时空里的浮云游子。悠远的土著文化的逝去也是自然之子的逝去和敬畏上天敬畏土地之心的消失。读完这本书,具有丰富现代科学知识的你也许会不由自主地相信神灵的存在,也会自然而然的想去追寻自己家族的历史。


所以,在即将到来的暑假,和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吧,和他一起聊聊自我和家族。(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梅子涵的绿光芒”,已获授权)


本套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共六本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作品

《那年深夏》

——美国图书馆协会亚历克斯奖

《追逐金色的少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青少年佳读物奖

《少年噶玛兰》


《明日香,生日快乐》

——日本青少年读书感想写作比赛指定图书


李潼(1953—2004),原名赖西安,生于台湾花莲,海峡两岸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填词人。他一生创作百余部作品,囊括海峡两岸重要文学大奖三十余项,可谓量丰质精。20 世纪,有学者将他和大陆作家曹文轩、沈石溪、张之路称为“少年小说的四大天王”,其另有“台湾少年小说一笔”“获奖专业户”的美誉。除了小说作品,在民歌风行的20 世纪70 年代,他曾以原名发表百余头歌词,《月琴》等名曲传唱至今。


青木和雄,1930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专攻心理学。他长年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工作,洞察儿童心理世界,作品关注儿童被家庭忽视、受同辈欺凌等问题,真切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儿童的处境。


吉富多美,曾任横滨市女性协会理事、横滨市儿童福祉审议会委员。与青木和雄共著的作品:《心声—— 何时才是我高飞的日子》《HELP !—— 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呼喊》《chao yue障碍——真实与勇气之间》等。


埃米·廷伯莱克,他既是位作家,也是位业余赏鸟家、农夫市集爱好者。她另著有小说《月亮女孩露西》、绘本《脏脏的牛仔》,同样获得了儿童文学大奖。


霍莉·布莱克,被誉为“现代奇幻大师”,美国青少年奇幻小说作家。受喜爱讲故事的母亲影响,她从小热爱阅读与写作,目前已出版数十部青少年小说,在美国屡获大奖,包括美国图书馆协会*佳青少年图书奖、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年度*佳青少年读物等,与另一位畅销书作家合作的《奇幻事件精灵薄》不仅获得多项青少年小说奖,并于2008 年改编为同名电影。《送埃莉诺回家》更为她赢得美国儿童文学界的*高奖项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史蒂夫·克卢格,美国剧作家、小说家。他的作品多以棒球、历史(尤其是二战)题材而著称,曾为《今日美国》等报纸撰写社论;除了写作,他长年投身民权运动,并致力于辅导青少年各类成长问题。写作、棒球和他的九个侄子侄女是他的至爱。


苏珊·埃洛伊丝·欣顿,她在高中时代便创作出《追逐金色的少年》,并因这本颇受欢迎的小说而家喻户晓。欣顿至今仍是具知名度的青少年文学作家,并且是美国众人所知的以俄克拉何马州为背景撰写青少年小说的作家。她曾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与《学校图书馆期刊》联合颁发的“作家成就奖”,是*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立即购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