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的书画艺术品收藏学习、交流、交易平台,满足普通大众“亲近艺术、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间!集书画交流、研讨、鉴赏、养生、文论于一体,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书画艺术,宣传高端书画人才,打造优质的书画艺术交流平台。
什么是读帖,如何读帖?
读帖,就是拿着古代碑帖资料进行阅读。有人说“看”帖和“读”帖一样,其实完全不然,一字之差,却相隔万里之遥。看,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才是体味其中奥妙。读帖不能像看小说,不动脑,更不能不动手。动脑,就是要琢磨 “帖” ,也就是专业术语里讲的 “形质”,帖上的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都是看得到的。那和思友说说,如何读?
其一,对于“字”,看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
着重体会书家的“笔力”。古人对此又叫“骨力”或 “骨气”。但是,我们在“三余”动手在宣纸上“临”有困难,那就用手指在空中比着画,也有叫“空临”。这样更易于反复体会每个字的用笔。
就是要熟记每一个字的笔法。每周起码要记住一个字。这样时间久了,每个字都达到相当熟悉时,你再临帖或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了。除此之外,就是逐渐领会和掌握碑帖的主人在写帖的“气”和“神”。这里的“气”也就是专业术语里的“贯气”;一看“形连”,即字与字之间的有形连接;二看“引带”,即上个字的末笔与下个字的首笔锋芒是如何呼应的,也叫“意连”。
只能说一点点体会,就是书法史上每个书家都有每个书家的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康有为讲过一句话“观千帖,方能帖”。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一定要多看。看得多了,你的视野就开阔了。中国有句古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断的相互比较,眼睛就会锐利起来,眼力自然就会增长。
接下来就是如何“细临”了。
对照原帖临,万万不可心急。一定要有耐心、慢慢来,细细临!坐着和站着写都可以。我的体会是:临小楷,宜坐着;写拳头大的及以上的字,宜站着写。小楷最好也悬肘写。开始不要怕笔画写的不像。
“临帖”先练的是手力、腕力和臂力。练到手拿起笔写起字来不抖后,再往“像”处去临。就是求“形似”了!每天能坚持1小时左右足矣!关键是能否坚持。临帖一练毅力;二练字;三练心性!开始悬肘把握不好轻重,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练一段时间就自然可以了。
临帖需用功力,功力需要积练,积练需要臂力,而臂力又来自于实践与理念的积累。在练的过程中要不断琢磨怎样能想办法让笔听你的使唤,这是至关重要的!临帖时关键是掌握好“运腕”。腕力与指力的配合运用极为关键。此力来之于“心”,通过“肩”、“肘”、“腕”、“指”达于笔毫!其次必须要力求忠于原字形,不能随意加减。
用心对待每一笔,并尽可能让每一笔的心态保持一致,万不可浮躁,须等心跳慢下来,再息神凝气片刻,方可开始。我在的办法是:坐下来不提笔就写。而是细读将要临的帖半小时左右之后,再濡笔蘸墨临之。临帖之始,当“专一”不移。仔细分析,身体力行,收获则会日积月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 “感觉” !细致临帖,自己心里无数,则不易把字写好。
一、临帖绝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想起来临习几个小时,想不起来了几天都不动笔,那是绝对不行的。老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自己给自己定个时间表。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得有所获。
二、在坚持临帖的基础上,切忌“贪多”。
建议每日一字,记住记牢!能够达到熟记字形、结构,能背临下来最好!这样,基础就会越来越牢固。一年下来,三百多字哦!三年下来,底子就不是一般的咯!
三、建议找个好的“老师”。
老师有二:一是身边的书法老师。可及时指出你的不足和毛病,以免积重难返。二是“帖”和书法理论。现今很多人只注意“帖”,而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古代和当今的书论以及书法杂志、报刊和书法网站等一定要多去浏览。从古今的说法和实践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更好的指导正确“读帖”和“临帖”。
四、学习书法是要有个过程的,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的。
千万不要“急功近利”,把学习当成步入“书法家” 的阶梯就不好了。如果真修炼到了“书法家”的地步,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是了。现在就给自己先定个框框,把包袱背起了,负担太重!喜欢书法,坚持数年,必有益处。喜不喜欢书法?能否坚持下去?有否学习的时间?具备这三点,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而“功力”一靠时间;二靠历练;三靠感悟才能逐步形成。“读帖“和临帖”,一要有心境,二是讲究环境,三是边练边思索,四是要“勤奋”。喜爱加积累,多看、多读、多练笔,则成矣!钻进去的话,就会感到书法世界“博大精深,其乐无穷” !
学习书法,犹如历练人生,随着个人的努力,必然会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不停地奋斗才对。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追求!生世之时,唯有“快乐”与“健康”和“享受”属于自己。只有奋斗,才会有“快乐”。
学习书法就是一件寻求“快乐”的事情。而“读帖”和“临帖”,不仅是书法创作的基石,也正是我们寻求精神和生理“快乐”的有效途径之一。
欢迎您加入“中国书法”平台,也欢迎您加入“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qnwz_china 和“读者在线”微信公众号:love_duzhe平台。希望可以通过您的帮助加快平台的影响力,我们会努力的做好平台的服务工作,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2016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