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玄幻小说> 职业竞争与对移民的态度:关于欧洲民众反移民态度的经验研究

职业竞争与对移民的态度:关于欧洲民众反移民态度的经验研究

2020-08-23 16:01:40



编者的话:


随着反移民浪潮日益高涨,对反移民态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许多研究在探讨反移民态度的经济基础时都借助所谓的“现实威胁理论”:也即移民成为本地人在劳动力市场、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竞争者。但现今关于对待移民态度的研究过于强调主观感受到的威胁,而相对忽略了移民与本地人竞争的客观基础。本期推送的文章重点关注职业特点是如何影响人们对外来移民的态度的。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介绍。



一、研究问题


随着反移民浪潮日益高涨,对反移民态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许多研究在探讨反移民态度的经济基础时都借助所谓的“现实威胁理论”:也即移民成为本地人在劳动力市场、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竞争者。但现今关于对待移民态度的研究过于强调主观感受到的威胁,而相对忽略了移民与本地人竞争的客观基础——之前的客观基础测量主要是教育程度。但教育程度显然很难很好地测量到本地人的技能及他们所面临的竞争,故此,利用欧洲社会调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  ESS) 2004年和2010年的数据,Polavieja (2016)直接探究了职业特点是如何影响反移民态度的。本文涉及的职业特性有三:(1)技能专精度;(2)监察员工产出的成本;(3)注重手作而非沟通。第三个技能维度对反移民态度的影响渠道很容易想到:移民一般处于语言劣势,比较难以胜任着重沟通的职业,但如果一个工作主要需要手作的话,移民则会成为本地人强有力的竞争者。但为什么技术专精度、尤其是监察成本会跟反移民情绪有关呢?这就牵涉到由这两者所带出的合同制度安排及员工期待。技能专精度常常是在公司里面磨练出来的,而雇主需要保护他们的培训投资,并要促使员工进一步投资在特定的技能上而不是离岗。


监察成本是指上司监察员工努力程度和产出的成本——显然,有一些工作是很难随时监测员工产出的,故此公司需要找出一个办法来激励员工干活,避免后者磨洋工。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雇主想出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无固定期限的雇佣关系,并且年资越长,工资越高。对未来更高收入的预期会让雇员更乐于留在公司继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也会让他们在即便没有紧密的监测的情况下还是会努力工作,以便获取以后的收益。这样雇主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不经意的后果则是由此带来的对反移民倾向的影响。技能专精度本身就能让员工免收许多外来求职者的竞争,而开发式的合同会进一步加固员工的堡垒——因为只有让员工有续约的期待以及随之而来的续约实践,雇佣方才能提供激励去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于是乎,技能专精和监察成本都能降低人们的反移民情绪。另外,可以想见,在经济危机时期,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会趋向激烈,故此,本文会探究国家经济情况在2004年到2010年间的变化是如何形塑反移民情绪在经济。同时,本文还想检验移民流入比例的效应。

 

二、研究设计及实证发现


1.主要数据:


欧洲社会调查2004年和2010年的数据,一共包含20个国家,35000位受访者。


2.因变量:


(1)个体层次:反移民态度。这是由六个题项合并而成的综合指标。前三个题项是关于受访者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政府限制与受访者同一族群的移民(题项1)、与受访者不同族群的移民(题项2),以及与来自贫穷国家的移民(题项3)。最后三个题项则是让受访者评价移民对当地的经济影响(题项4),文化影响(题项5),以及总体影响(题项6)。


(2)国家层次:反移民态度在2004年到2010年间的净变化。

 

3.自变量:


技能专精:利用ESS中的“如果某人有着恰当的教育和资质去做你的工作,他们需要学习多长时间才能将这个工作做好呢?”,然后将相同职业(ISCO-88分类标准)的人的回答取平均数,是为这个职业的技能专精程度。


监察成本:测量方法跟技能专精类似,只不过题目换成“你的直接上司知道你工作的努力程度的难度是多少呢?”


手作程度:数据来自“美国职业网络在线数据集”(US Occupational Network Online),以某种职业的手作分数减去其沟通分数。


实证表明这三个维度的关联度不高,所以可以认为确实是三个不同的职业特点。


国家环境:(1)GDP自2004年到2010年的下降规模;(2)从1995年到2004年的外来移民的增长比例。


控制变量:年龄,年龄平方,性别,婚姻状态,孩子数量,居住类型,是否曾经在国外居住超过6个月,,宗教,社会信任,利他取向,平等取向,快乐倾向。

 

4.分析技术:两阶段回归。


此方法是可以视为多层次模型的一个特例,适合于第二层次观察变量较少而第一层的观察值在第二层的每个取值都比较多的情况(比如此文第二层只有20个国家,不过每个国家内都有至少几百个个体层次观察值)。第一阶段将2004年和2010年的数据集合起来,先只在第一层分国家跑回归,得出职业特性等对反移民倾向的影响。而第一阶段所得到的每个国家的轮次系数(round-change estimates)即为2010年反移民态度相对2004年的净变化,将这些系数收集到一起就会得到第二阶段的因变量,从而可以检验国家环境变化是如何形塑反移民情绪的变动的。

 

5.主要发现:


(1)技能专精及监察成本都与反移民态度负相关;手作程度则与反移民情绪正相关;(2)GDP下降规模、外来移民增长比例都与反移民情绪正相关。基本都支持了原作者的假设。另外,原作者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检验,例如不同测量及不同模型设定,篇幅关系,在此不赘。

 

三、不足与未来


无疑,这篇文章比较四平八稳、还有诸多可以改进之处,笔者在此试图提出两点。


首先是很容易想到但很难解决好的内生性问题,原作者也坦承了这点。不过,在笔者看来,最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倒不是原作者所提到的反向因果问题,而是遗漏变量及与此相连的机制检验问题。虽然原作者宣称他所测量的三个职业特点能避免伴随教育程度的种种问题,然而,跟高教育程度一样,技术专精度高、监察成本高、或注重沟通的工作都与开放的态度非常相关。如此一来,原作者引入这些变量并未能解决之前困扰教育程度的最严重问题:其对反移民态度的影响究竟是通过文化涵养渠道(如“启蒙效应”)还是现实威胁机制来作用的呢?相随的技术一点的问题则是,究竟是是由于文化态度本身就比较开放的人进入了这些职业才导致了原文所观测到的关联?显然,文化涵养相关变量不易测量好而且更是难以将全部控制住以便得出结论说职业特点剩余的影响就是通过现实威胁机制的了(如果还有剩余的话)。这里有两个迂回且也远非完美的解决方案。第一个是在态度题中区分不同职业特点的移民,并检验不同职业特性是否会对不同职业特点的移民会有不同影响。原作者之所以认为这些职业技能对反移民情绪的影响是如此方向而不是相反方向,是因为原作者潜在假设受访者想象中移民都是低技术——这在统计上也许是对的。不过,如果能观察到技术专精度高的职业所有者,相对低技术职业者,更加讨厌技术专精度高的移民。那就可以更加确定技术专精确实是通过经济安全来形塑对移民态度。这一点倒是有一些类似的相关研究,但目前尚未达成一致。一方面,有研究显示,美国人无论是否上过大学都比较偏好高教育、高技术的移民(Hainmueller and Hopkins 2015 ),而且劳动力市场威胁其实对反移民倾向并无太大影响(Hainmueller, Hiscox, and Margalit 2015)。另一方面,利用一个来自高技术工种聚集县区的样本,Malhotra,Margalit和Mo (2013) 展示出,高技术工作者比其他职业类型者更加反对高技术移工(H-1B签证持有者,大部分来自印度),虽然劳动力市场威胁确实不能在更宽泛的层面产生影响——不同职业的受访者对印度移民总体的态度并无不同。故此,将本地人与移民的职业特点都考虑进去应该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是可以通过直接检验原文提到的机制。很明显,原作者并未检验职业特性是否真的是通过合同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预期来影响反移民态度。如果能测量到这两个变量,那就能更好地厘清影响机制了。


其次,原文讨论个体职业特点与国家经济环境的各自效应时很明显是两张皮,但其实可以糅合起来。例如,经济下行的效应是否在那些易受移民影响的职业类型更加显著呢?这可以通过两层次的变量交互项来检验,而由于第二层次的国家数量较少,就需要用到贝叶斯多层次模型(Stegmueller2013 [定量群学曾专门介绍过此文])。

  

作者简介:聂添柱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硕士

     


主要推送文献:


Polavieja, Javier G. "Labour-market competition,recession and anti-immig-

rant sentiments in Europe: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drivers of competitive threat." Socio-Economic Review (2016): 1-23.

 

其他参考文献:


Hainmueller, Jens, and Daniel J. Hopkins. "The hidden American immigration cons-ensus:   Aconjoint analysis of attitudes toward immigr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9, no. 3 (2015): 529-548.


Hainmueller, Jens, Michael J. Hiscox, and Yotam Margalit."Do concerns about labor market competition shape attitudes toward immigration? New evidence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7,no. 1 (2015): 193-207.


Malhotra, Neil, Yotam Margalit, and Ceci-

lia Hyunjung Mo."Economic explanations for opposition to immigration: Distin-

guishing between prevalence and conditional impac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7, no. 2 (2013): 391-410.


Stegmueller, Daniel. "How many countries for multilevel modeling? A comparison of frequentist and Bayesian approach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7, no. 3 (2013): 748-761.


编辑: 张柏杨 张亮亮 


· · · · · ·

定量群学

ID:sociologynju


《定量群学》是由一群从事定量社会学研究的师生所运营的公众号。我们来自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


宗旨:为社会学研究提供最新定量学术资讯;为定量分析学者提供人文交流的角落。


内容:重要期刊的定量社会学文献;定量分析软件使用方法;定量研究者的人文作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