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哪部影片能像1991年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那么成功,迪士尼翻拍的同名真人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3月17日上映)或将成为2017年的热门电影之一。我希望它大获成功,因为这部特别的童话让我一生都为之着迷。
《美女与野兽》的原型并非童话,而是一个古典神话——丘比特与赛姬的爱情故事。在罗马作家阿普列乌斯的小说《金驴记》中,美神维纳斯嫉妒赛姬的美貌,派自己的儿子丘比特去惩罚她,可丘比特却对赛姬一见钟情,不忍下手。应太阳神阿波罗的要求,赛姬的父王将她作为祭品献给了怪物。赛姬被带到一座美丽的宫殿,每晚与情人共度良夜,并承诺永远不看他的相貌。
丘比特与赛姬
后来,赛姬的姐姐们怂恿她杀了情人,于是她偷偷将蜡烛带进卧室,意外发现情人竟是美少年丘比特。遭到背叛的丘比特十分生气,遂离开了赛姬。为了找回丘比特,悲伤的赛姬只有成功安抚妒火中烧的维纳斯,才能通过爱的考验。最终,她成功通过了考验,丘比特也为之求情,让她获得了永生。赛姬和丘比特结为夫妻,生下了爱的结晶——欢乐(Pleasure)。
实际上,,属于精神分析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所说的“动物新郎”故事(注:“动物新郎”故事旨在安抚少女们对性与婚姻的恐惧,故事里的新郎通常遵循“白天是动物,夜晚是配偶”的模式)。
2017版《美女与野兽》剧照
后来,这个故事经过了无数次改编,比如挪威童话《太阳的东边,月亮的西边》,还有2015年萨拉·J·马斯的畅销奇幻小说《荆棘与玫瑰的法庭》。
很多小说和电影的改编都基于维伦纽夫的版本,有着同一个中心思想,正如玛丽娜·华纳的版本里所写,“为心意相通而结合”——她笔下的野兽只有学会敞开心扉表达思想,才能变成值得爱的人。塞缪尔·理查森的《帕梅拉》就效仿了这一模式。《傲慢与偏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傲慢富有的达西先生只有展露出真正的善良才能赢得伊丽莎白·本内特的芳心。
《傲慢与偏见》剧照
安东尼·特罗洛普的《阿雅拉天使》中,穷困潦倒却怀揣理想的女主人公最初就拒绝了尊贵的斯塔布斯上校,因为他的红发粗硬,姓氏难听。直到后来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她才相信斯塔布斯上校就是她一直苦苦寻找的“光明天使”。而导演科克托1946年拍摄的法国梦幻版《美女与野兽》同样着意表现美女发现野兽美德的过程,而非野兽自身的成长与变化。
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认为,《美女与野兽》的故事应被看做一个“文学童话”。她在颠覆性作品《老虎的新娘》中承认,美女需要野兽,正如野兽需要美女。令人惊奇的是,迪士尼1991年的动画电影可能是迄今为止将这个故事诠释得最好的版本——片中的“野兽”最初是一个典型的被宠坏的富家公子形象,是爱让他成长为勇敢慷慨、甘于奉献的大英雄。
2017版《美女与野兽》剧照
英国慈善机构阅读协会年度原创活动“Quick Reads”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更多人读书。今年他们请我推荐一本中篇小说,我觉得《美女与野兽》再合适不过了。现在,我就在写着另一个版本的《美女与野兽》呢。
我的这本《另一个你》(The Other Side of You)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缺乏教育、。他认为自己就是四处流浪的“野兽”,而改变他的正是爱与阅读。如今,我们阅读童话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从故事里看到另一个自己,并加以对照和反思。
原文选自:卫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作者:Amanda Craig
译者:孙雨
往期回顾:
童话中的成人世界:彼得兔和坏老鼠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隐藏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秘密
巴斯光年20岁啦 |《玩具总动员》背后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