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修行大全《楞严经》【1030期】

修行大全《楞严经》【1030期】

2020-11-11 12:32:57


憨山大师:“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而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乃是一代法门的精髓,成佛做祖之正印。““《首楞严经》者,诸佛如来大总持门秘密心印,统摄一大藏教五时三乘,圣凡真妄、迷悟因果,摄法无遗,修证邪正之阶差、轮回颠倒之情状,了然目前如观掌果;彻一心之源.该万法之致,无尚此经之广大悉备者;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舍此别无开导矣!”(出处见《楞严通议》)

虚云大师:“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宣化上人:学佛法的人,要深深了解《楞严经》的道理,所以要到处提倡《楞严经》,要到处宣扬《楞严经》,要到处解说《楞严经》,要到处护持《楞严经》。为令正法久住于世,为令邪法永息于世,这是徒应该尽的责任。


《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可说是一部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深刻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于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了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于道上知所趣向;最后更广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使所修圆满成就。


楞严经》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尤其是末法时期的种种乱相,佛在本经中,几乎全都说到!而且讲得十分透彻、明白;并且指出各种对治之方。因此,本经更是末法时期众生修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宝典;依此宝典,末法众生方可于此正法得正知正见、正信正解、正修正悟,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诳惑、破坏。


只要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世间,佛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因此,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时,于解脱道种因缘速修无上正等。


一、殊胜地位

汉传寺院早课的第一课即是诵持该经的核心“楞严咒”,教相上圆摄“显、密、性、相”,宗派上横跨“、净、密、律”,说法上破立均等、理事兼容,被誉为“修行大全”、“破魔大全”、浓缩大藏经的“小藏经”、正法住世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佛法开始隐没的首部。古人诗赞:“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二、说法缘起

,暗恋他的外道摩登伽女用邪咒迷幻了阿难并准备勾引行房时,被以神通发现,于是以楞严咒秘传文殊菩萨飞赴破解。阿难被救后痛哭忏悔,方悟“多闻空论无用,实修证定是真”的道理,请求开示大定破魔法门,由此因缘,该经也被誉为“戒淫宝典”。


三、核心内容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首楞严”为梵语音译,意为“健相,健行,一切事竟”,即诸魔不能破坏的究竟坚固的佛境定,亦即最高最上的定境界。汉传的通行版本,为唐朝时中印度高僧般剌密谛冒死传译至中国,被贬宰相房融笔录,高僧怀迪证义、修饰成文。该经十卷,核心为“楞严咒”,这是中最长的咒语,长达2600多字音。内容囊括宇宙及凡圣法界真相(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详述六十位修证次第(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明示定中五十重魔境难关及其破除方法。


四、经典语录

1、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3、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4、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5、楞严咒:摩诃悉达多布达拉。


楞严经梗概


本经的基本结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也就是说,一开始时,佛以阿难示堕因缘,自说神咒破魔;到末了,佛又自说五十种阴魔,教示首楞严行者如何觉知魔事、破,作为结束;于其中间,种种破立,皆是以破魔、破邪、破妄为主轴。所以略说本经之结构,即是:自阿难示堕、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此即是破魔之始。然后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因为诚如阿难所自述者,修行若光追求闻慧,定力不足,境界现前时,便把持不住,戒体不保,因而堕落,成就魔事。


基于阿难之请,于是佛方便示导,历经七处征心(实即七处破妄),破妄之后[显见],即十番显见(显示能见之性):[见性]显示之后,会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即性常住,融七大,即性周遍,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从此经首阿难启请,世尊许说,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起,一往七征八辩,始则决择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以显本觉真如;以至四科七大会归藏性,然后真妄和融,方显妄即是真;从浅洎深,大段总显空如来藏理。


从富那执相难性,三种相续,深穷生起之由,委明循业发现之义,总显不空之体。谓此藏体虽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包含融摄,纤悉不遗。如摩尼珠其体虽净,具有圆照之用,而能随方现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现故。藏性虽空,而能随缘显现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即不空如来藏。


从四卷中而如来藏非心等起,至即常乐我净等,文有二章,几三百言。谓此藏性其体清净,能应能现。如摩尼珠其体净圆,净故非色,以即珠故;圆故能应,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而此藏性其体净圆,净故非相,以即性故;圆故能现,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离,平等如如,名曰中道;即空不空如来藏。

阿难信解契入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继请圆修,如来再教敕与会圣众,向大众开示此如来藏妙真如性之用,亦即令知依体起用,这就是[二十五圆通章],令众生闻如来藏之妙果,而欢喜发心依此修行。开示依如来藏修行,当得种种妙果后,即回头开示因位的修行,详细展示从初发心直至的真修之路。(如来说法,常是由果溯因,如四圣谛:由[苦]谛之果而回溯[集]地之因,次由[灭]谛之果而回溯[道]谛之因。)


至若四种清净明诲,四重律仪,建立道场,五会神咒,即是圆通加行。为了实践真修行路,阿难即请佛重说大咒、开示如何建坛、结界、严道场、及修楞严大定之法。本经的法门(楞严法门)之精髓,即在首楞严神咒,因为如来救度阿难免于堕落,乃至十方一切如来破魔、证三藐三、于十方世界度脱无量有情,都是依楞严咒威神之力,这是佛在经中所开示的。关于楞严咒其它种种功德之力,请详见本经经文。此外佛说:末法时期,众生修行,若不持楞严咒,能远离魔事者,无有是处!修行不能离魔事,而能有所修证、有所成就者,亦无有是处。


由是修门既启,历位宜明,先示染缘起,而成十二类生;广明净缘起,上历六十圣位。[六十圣位]为:

1、 三渐次——除其助因、刳其正性、违其现业

2、 干慧地(1)

3、 十信位(10)

4、 十住位(10)

5、 十行位(10)

6、 十回向(10)

7、四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

8、十地(10)

9、 等觉、妙觉


一般通教大乘为五十二阶位,本经为令易于实修,于开始时加上了[三渐次]及[干慧地],俾入菩萨正位(信位)。其次于十回向后、入地之前,加[四加行位],因为[地前]为贤位,[十地]为圣位,是为摩诃萨埵之位,为令速入菩萨圣位,即精修加行,易得成就。


以上是如来开示的出世间无上道的因缘业果,说完出世间圣贤解脱境界,接着如来即开示世间一切众生的生死因缘果报。关于众生的生死因缘业果,如来在诸经中皆有所开示,然而,开示得如此详细而又全面,则非本经莫属:如来首先详细开示众生轮回生死的总因及总果,亦即三界众生之[十习因]及[六交报],这是总的因与果,然后再分别开示四生(卵、胎、湿、化)以及[七趣]众生。[七趣]即在一般所说的六趣,再加上[仙趣](因为仙趣众生非天非人,非圣非凡,且修之者众,尤其是中国人,多爱求仙、成仙),如来在此详述七趣之因、果、相状,于修多罗教中,亦无出其右者;这七趣,亦皆各有多种:种种地狱趣、十种鬼趣、十种畜生趣、十种人趣、十种仙趣、欲界色界诸天趣、四种修罗趣。如来详示七趣众生之意,在令真修者了解诸趣皆是生死流转,无有止时,令发心不贪着一切世间,速得离妄修真。


接着,为令真修免于魔事之留难与破坏,如来于是开示[五十重阴魔]。所谓五十重阴魔,其实也就是修定时会碰到的五十种难关,所以五十种阴魔可说是[定五十关];或是更确切及中性地说,即是[中五十境],也就是在定中会现起的五十种境界;但这五十种境界并不一定会成为难关,更不一定会成为魔境,它因人而异。如果修定者,对于这些定中所显的境界,心不贪着、不缘、不取、不住、不忆、不念,则不但不会构成难关或魔境,而且还是[善境界]。然而行者心中若生贪爱、住着、自以为是,则立刻为魔所趁,转此境界为魔境。所以佛于经中说:[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苦作圣解,即受群邪。]


其次,从本经的方法论来讲,则为有破有立,破立均等。中有些经是以[破]为主,有些则是以[立]为主;而破立均等的,并不很多;例如《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以破为主。而《华严》、《法华》、《涅槃》、净土诸经、《药师经》、《圆觉经》等,以立为主。而本经则破立均摄,破立均等。所谓[破],即是破凡夫、外道、魔道、小乘、乃至大乘权教。所谓[立],即是确立、建立大乘、无上乘心地法门如来藏、真路;一言以蔽之,即是建立[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再从教相上来看,则本经系圆摄[显、密、性、相][、净、密、律]诸法,再以密为主修。至于与密的配合,则取[先后密]、[由入密]、及[外内密]的方式。所言[密]者,秘密也,广而言之,即诸佛如来自行的秘密、不可思议境界,以非九界凡圣六凡三圣)所知,故称为秘密。详言之,即如来的身、语、意三业,皆是秘密不可思议;故称为如来之[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如来以自住之身语意三密,教授菩萨及大根众生,菩萨及众生依教熏修此三密,即得自于八识熏得三密之气分,于外则能感得如来依本愿威神之力,三密加持行者;内外胜因胜缘和合,是故速得生起种、乃至熏转八识、断恶生善、转身为萨埵。现将密修行的配合方式,简述如下:

1、先后密——本经在如来详说首楞严神咒之前,其教相主要是以为主,因为如来要以[显说]的方式,来引摄阿难等,先行破妄,而于真实之道得信解,并发心修行,故这一部分非要显说不可。于无上法得信解发心之后,再说密咒,及其修法,方便引摄,渐次入于如来甚深三密不可思议境界。是故,即是以入[信、解、行]之门,而以密入于深密修证之门,以是之故,本经在大藏经中,列于密教部,良有以也。

2、由入密——由对无上之闻、思,而得于如来藏不思议性心得开悟,复由如来三密威神之力加持,令行者顿得三密相应,顿入、顿证此不思议之本体。此即是本经由入密之处。

3、外内密——亦即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密一体、外内密。


因此可知,本经之法门,殊胜无比。此外以本经教法而言,可说是:[非不得密,非密不证]。因为若光修密,而毫不习,则于无上理,无从信解、悟入,如是径修三密,则不知所云,即使遍学、遍修种种密法,也不知在修什么,因为无信、无解、无悟,则所修何事?所谓[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而欲悟,则须先信解。因此古德说,修密须先有十年的显教基础,此话颇有道理。

其次,[非密不证],以无上乃如来不可思议的[秘语秘意]境界,故非言思可得;是故不能以[思议法]而求于[不思议法],须得径以[不思议法]而证入[不思议法]。是故,于得悟之后,即顿舍一切凡夫言说思议之法,而径以如来所开示之不思议[三密]法门为所依,以此而顿入如来三密不思议、万德庄严之境。

再次,于经教中,像本经这样圆摄净密律、显密性相诸法者,实不多见,其中以《华严经》最为明显;不过《华严经》虽圆摄显密性相诸法,但较偏于理,至于本经,则不但圆摄显密一切诸法,且理事均等。


又次,本经圆摄显密性相诸法,含有两层深义(即所谓[如来密义]):

1、成就从生之具足信、决定信——何谓[具足信]?即具足信受如来所说一切显密性相诸法,等心修学,不以自妄想心而妄生分别、计着。何谓[决定信]?即决定谛信一切佛语;佛语谛实,决定不虚;不为一切凡外邪小所动。行者以得[具有信]及[决定信]故,满足信根,速入菩萨正位,而得十信满心,于佛法中住。

2、速断法执——以如法、等心修行一切法故,于诸法门,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于初发心时,即顿断法执、法爱;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我法二执断故,顿了本具清凉法体(所谓[不历僧祗法身]),顿与如来萨婆若一切智海相应,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入普贤行;是故当知,此法门者,即是熏习、长养、成熟、成就[菩萨种性]、[如来种性],令佛种不断。是为[如来真实义]也;何以故?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非若二、若三、何况若五,是皆化城,而非宝所。


视频:楞严经的故事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



楞严咒念诵版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光明佛坛【gmfotan】

已有50余万关注读者,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请搜索本平台总目录,也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检索。

本刊所有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是近期读者阅读或转发最多文章:


【1028】朝时课诵课本(早课)

【1027】《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1026】济群法师:一念通三世 开悟方能知

【1025】星云大师:算命到底准不准?

【1024】三昧境界

【1023】学诚法师: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1022】修行人每天必发的六大善愿

【1021】无须灌顶的六字大明咒修法

【1020】跟随寺僧做晚课

【1019】跟随寺僧做早课

【1018】藏传八大菩萨唐卡(组图)

【1017】【专辑】《妙法莲华经》| 附动画三集

【1016】圣严法师:徒素食的四大原因

【1015】今天农历六月十九 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1014】恭迎观音菩萨成道日

【1013】梦参老和尚: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1012】虚云老和尚:犯杀戒的过失

【1011】莲师在桑耶寺的开示

【1010】天籁王子桑吉平措的最美佛曲三首

【1009】学佛修行的基础:戒定慧

【1008】静坐入定的训练

【1007】黄念祖老居士:“外道妖通”与佛法神通

【1006】虚云老和尚: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修行成功的五个步骤

【1004】虚云老和尚:修行先除我相

【1002】修行是为了修心

【1001】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徒

【1000】虚云老和尚:如何学佛

【999】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传喜法师开示

【998】恭迎韦驮菩萨圣诞

【997】虚云老和尚:如法静坐

【996】真正修行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995】刘涛:一只羊让我成为素食主义者

【994】《心经》隐藏的神奇密码

【993】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992】精进修行与不得力修行

【991】《丛林基本知识》(上)

【990】太虚法师:我的三次定境

【989】虚云老和尚:岀家人如何修道

【988】印光大师法语解说求子之道

【987】太虚大师“解梦”

【986】圣严法师:佛的境界不可思议

【985】美国艺术家眼中的须弥山

【984】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示现图

【983】【专辑】圆觉经

【982】修行与着魔

【981】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980】今天恭迎伽蓝菩萨圣诞 |

【979】感谢生活的磨砺

【978】印光大师为证三昧闭关六年

【977】最实用有效的《心经》入门经典

【976】五毒月,读诵什么经文最好

【975】图文:

【974】一个人的强大,就是能与不堪的人和事周旋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972】一举四得抄(附:抄经礼仪)

【971】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970】体光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圆寂后的样子

【969】傅冲:我的学佛因缘

【968】十二光如来图集

【967】星云法师亲诵《为考生祈愿文》

【966】今天恭迎药王菩萨圣诞日

【965】的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

【964】咒语力量强大 应用要斟酌

【963】与四大菩萨

【962】【专辑】华严经

【961】近代高僧:圆瑛大师与四大高徒

【960】漫画全本:《了凡四训》

【959】虚云大师:佛法衰败是因为传戒不如法僧人没担当

【958】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957】丰子恺:“素食以后”的奇迹

【956】星云大师人生感悟90句

【955】人生真相都浓缩在这张图中

【953】今天国际节日:卫塞节

【952】微视:《万物皆有灵性》《泰国、日本公益短片》

:《心经》修证圆通法门

【950】高僧大德谈放生

【949】海涛法师:真爱无限

【948】宣化上人:教你轻松背起楞严咒(附楞严咒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