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名家小说】南豫见|太极真功

【名家小说】南豫见|太极真功

2018-06-02 04:28:15

推荐语

在同一个组织内,出现两种对立势力的情况,被称为内斗。内斗的过程,是权利争夺的过程,是资源消耗的过程,也是错失发展的过程。小说作家南豫见先生以他的作品《太极真功》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具现版的“内斗”游戏剧情,即一家晚报社内部“用人”权利的争斗过程。原本很好的一对搭档,一对朋友,因为其中的一个人违规升迁,破坏了规则,二人变得貌合神离,最终成为敌对的双方。与普通游戏不同,小说《太极真功》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欣赏了一场“心理描写”的盛宴。

全文共4153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匕

《太极真功》

 作者|  南豫见 


排版|  木   夕

 

郑副主编用仿佛认真而其实是漫不经心的目光,扫了扫端置在玻璃板上的一张登记表后,那颗已深埋在麻木和疲惫之中的心,不由“格登”了一下,目光顿时变得少有的专注了。

晚报改刊后,编采人员极缺,曾几何时,那些来自各条权威渠道的人马,汹汹然如大河奔流,谁人能阻遏得住!不消时,这座堂而皇之的三层新楼,就人满为患了。靠一群掂不动笔杆的人办报,宛如撵鸭子上架,一篇不足两千字的稿子,竟会出现三十多处错误,报纸质量每况愈下,订数骤跌,来自上下、左右的指责和压力,早已把他折腾得焦头烂额了。新任的市委宣传部长丁正,前不久在全系统党员干部大会上点了晚报的名后,又安抚了五个编制,责成他选拔贤才,挽回颓局。他只好在几家大报上登出招聘启事,但迄今仍未发现合适的人选。然而欲来凑数的南郭先生委实不少,这次他奇迹般地党性强了起来,挥起丁部长这面挡箭牌,把诸多头头脑脑门的脸面都挡了回去。

刚才,不,准确地说是在两个小时以前,就是现在还坐在对面藤椅上的这位青年,推开了他这扇庄严的门。对方那任意蓬乱的黑发,藏在变色镜片后边的不着深浅的眼睛,裹在蓝色羽绒衣里边像牛犊子一般壮实的身体……使他很自然联想到又是那种不学无术的酒囊饭袋想来谋求一把藤椅了,经验又告诉他这类人往往还带着虽没有红赫赫的公章,但比有红赫赫的公章更有权威性的条子。山不转水转,不看僧面看佛面,人不能开天门朝上过,还得给自己留条退路。他不等对方表白来意,就取出一张表格:“是来应聘的吧,先把这张表填填。”说完,他便匆匆地赶往行政处分年货了。不管报纸办得如何,这年还是要肥肥地过。筒子羊、木耳、鱿鱼、粉丝、海蜇皮……填满了两大蒲包,他“吭唷吭唷”地满载而归了,竟把来扣山门的人大大方方地晾在藤椅上,他真的是忘了,要不还担心办公室里的东西有闪失哩。

表格上分明写着:欧阳全,三十三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已从事十年新闻工作……表格下边是一只开启的大信袋,里面装着省市宣传部门连续发给他的十几张优秀通讯员奖状,还有三次蝉联国家级优秀新闻作品奖的烫金证书,另外,是七八家报刊发给的特约记者证……郑副主编不得不刮目相看了。这样的条件远远的高出了招聘广告上拟定的标准,平心而论,如若麾下真有几员这等将才,又何愁报纸不能冲出本省,走向全国呢?自己所急需、所期待的不就是这样的人才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呵。他欣欣然拉开手边的柜橱门,取出了一只竹质的古色古香的筒状茶盒,里边是特等的黄山云雾茶,这种两张大团结才可兑换一两的货色,只有上级或亲朋好友才能在此享用。

他把热腾腾地发散着清香的杯子放在欧阳全面前时,心底倏地掠过一股冷风,用人是头等大事,且不可疏忽,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的盛衰荣辱不失之与用人?于是,他客客气气把欧阳全送到楼下,并问清了住址,说明马上研究,最迟明天就会有结果。

他重新坐了下来,认认真真地燃着一支烟,自己之所以能虎踞龙盘这栋大楼,不就是因为偶尔有些“豆腐块“、“火柴盒”之类的文章,缀在省报的屁股上么?就这番招术在这里也堪称响当当、硬棒棒了,也由此而名正言顺,要不丁正早就勇敢地把手术刀伸过来了。自己这两把刷子与欧阳全相比,委实是小巫见大巫,请进大巫,小巫的权威安在?再说,蜀中无良将,廖化当先锋,眼下报社中层机构的负责人都安插满了,已出现了官比兵多的饱和局面,接纳了欧阳全如何安排?做一般的编辑、记者工作,让能力不如他的人在他面前指手划脚,合适吗?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再说,有能力的人往往恃才傲物、不好驾驭,而时下的工作关系,不论是上下,还是左右,都揉进了复杂的感情因素。他与自己非亲非故,一个招聘,一个应聘,公事公办,绝无承情报恩可言,这些有能耐的人几多像温顺的猫儿?使唤不好,发作起来,可就成了张牙舞爪的大老虎。与其用有能耐但潜伏着抗上危机的老虎,倒不如用没啥能耐却温良恭俭的猫,人不就图个平安么,平安就是福,把个埋在身边,就是天生的傻蛋!

要是换了旁人,郑副主编把表格往废纸篓里一丢,随便搪塞一下也就算完了,可对欧阳全他作难了。随着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已从行政职务大踏步地移向知识和能力了,造成最大威胁的因素也就是知识和能力。为此,欧阳全可是冒犯不得,既要顺顺当当地打发他,又不能载下祸根。可以设想,丁部长日后若得知欧阳全被拒之报社大门之外,天晓得会定个什么罪名,最起码也要弄顶嫉贤妒能的帽子戴戴。突然,郑副主编的眼里放出异常的光亮,他抓起电话机拨通了欧阳全临时住址的号码,乐滋滋地说:“欧阳全同志吗?我们研究过了,报社非常欢迎你来,已报宣传部审批了,您再等一等,我尽力争取!想不会有问题的!”

欧阳全在焦灼的等待中熬过了七天,仍然无声无息,犹如石头沉入海底。刚刚,他又去了报社,郑副主编把存档的报告副本交给了他,上面措词的口气之坚决,态度之恳切,大有非欧阳全报社不能开拓前进之势,这足以使他对郑副主编的疑惑涣然冰释,感动万分了。

这会儿,他揣着一颗烦乱的心,夹杂在乱糟糟的人流中,朔风,旋尘,加上一晃而过的一张张陌生的脸孔,一道道毫无热情的冷冷目光,增进了他心中的极度的惆怅。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条鱼儿,在这混混沌沌的河流中闯荡着,拼搏着。目标,似有非有;希望,似有非有……总觉得一团奇幻的光源就在前头,很美,虽随波逐流,却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很累。到头来这团奇幻的光源又前移了,似乎一切都化为乌有,似乎希望又在前头……

他是那种出身卑贱可又不甘心卑贱的“苦挣扎型”。“火红的年代”把只上了两年初中的他交给了偏僻的农村。那里除了风尘,还有一盏用不了几分钟就能把鼻腔染成黑色油灯陪伴着他,《新闻学概论》、《韬园文录外编》之类的书籍,还有活跃在中国新闻史上的米怜、裨治文、章太炎……以及国外的新闻界的明星:印尼人查乐多、叙利亚的哈迈德……这些强烈地吸引并充实了他。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在省市新闻工作者协会领导机构的名单中,也有了表示他的几个符号。后来,县委办公室缺少写材料的,这上通下达的文墨差事轮到了他。这些年也记不清他给领导写了多少报告了。别人下班休息他得开通宵写报告,然后他在会场里洗耳恭听别人在台上念他写的报告。要说领导对他的不信任纯属诬陷,不论让他撰写什么规格的文件报告,从来都是命题作文,只出题目,不定调子,让他海阔凭鱼跃,然后取将过来,对着麦克风一念,就成了红头文件,成了方针、政策。谁需要做报告了,或者一张条子,或者一声电话,就像扭开了马达开关,他这台车只有连轴儿转了。但这些需要他制造报告的人,没有一个知道老少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没有一个知道三次部分调资他都没沾边儿……就像喝惯牛奶的人只清楚牛奶从牛身上挤,而不清楚也没必要清楚牛也要吃草吃料一样。且不说同时进县机关的人,就是比他晚得多的人,全有了一官半职,而他一直是老百姓级。他觉得不顺,窝囊,憋气。这次到省城来,不少朋友相劝,照你这样的条件,开绿灯的单位有的是,为啥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他动心了,冲着晚报的招聘广告上步了。没想到又卡壳了,看来现在光凭本事还不行,还得有路子,会门道。

前边是一家电影院,正在放映新片《加里森敢死队》。售票口前边围满了人,有人力拔山兮气盖世推开障碍直赴窗前,有人身轻如燕飞落窗台利利索索地把手伸进窗口。有人激流勇退,消极等待。也有人怨天尤人,骂骂咧咧。还有人机灵地陪上一副笑脸,把钱塞给那些捷足先登者……目睹此景,欧阳全感慨万千,智者靠智,力者靠力,各有各的门道,没有门道者,只能望门兴叹。

一位老妇人不知道属于哪类胜利者,举两张票兴冲冲地奔向一位恭候的老者。这老者显然是退休下来的干部,他望着老伴散了形的剪发,连连摇着头:“你瞧这风气,乱糟糟的,像什么话……”

 “现在谁还想的起你这部长呵,不是我你连场电影也看不上!”

老者苦笑着说:“别说了,牢骚太盛防肠断。”

这时,一辆“皇冠”眨巴着转向灯在不远的地方停住了,一对与他们年龄相近的老夫妇从里面钻了出来,在一双双敬仰、嫉妒的目光中,夫妇二人很庄重很严肃地走上了入场口的台阶。

留在广场上的这位老太太几乎要哭出声来了:“瞅瞅人家老曹,论职务没你高,论党龄没你长,可是人家在台上时就把物色好的代理人提起来了,现在退下来了,说句话仍是叮当有声,谁像你在台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现在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者频频苦笑,既不争辩,也不表白。

《加里森敢死队》开映了,节奏感极强的音乐传了出来。

欧阳全顿悟了,当初如果有一点儿加里森的精神,在任何一位利用他的思想的人面前充当“敢死队“,现在进城至少也会派辆桑塔纳坐坐。

该摸摸门道了,现在还为时不晚,他的心豁然亮堂了。

晚报社的报告使丁正部长颇为踌躇。他与郑副主编曾在一间办公室里对桌多年,他女儿生病,老郑跑前跑后;老郑出差,他就把老郑的儿子接到自家吃住,彼此礼尚往来,和睦相处,被机关的同志们称为“两个身子,一个脑袋”。论资历、学历、年龄,他两个旗鼓相当。论能力,老郑还高他一筹,这次选配宣传部领导班子时,在他们这两位候选人中间,不少人都预测老郑要擢升部座。老郑本人也觉得是手拿把捏,万无一失了。结果是在一片惊诧中,他摘到了桃子。从此,他们这上下级之间尽管仍保持着微笑,但已经掺杂着相当大的虚假成份了。晚报的不景气,从理性上他很为之着急,毕竟是他分管的一项工作呵。近期,他明显地意识到老郑并没有把这他部长放在眼里,就在他为此耿耿难眠的时候,关于选用欧阳全的报告呈上来了,人才倒是难得人才,此人跟老郑是啥关系,老郑会不会搞独立王国呢?先缓缓,摸摸底再说,他攥起红蓝铅笔,一阵龙飞凤舞,报告的右上方便出现了如是字样:

根据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某某号文件精神,报社的进人问题原则上是在本市内调配……

就在他准备把批示过的报告打回老家时,收到了欧阳全的一封信:

丁部长,虽然我们不曾有过交往,但从市新闻界的同仁们那里,已深知您的为人,如果能在您的麾下为卒,我将不遗余力。本人生路坎坷,至今未曾感受过任何人的恩泽,你如果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拉我一把,将永生不敢忘记……

丁部长把这封不速之信认真地玩味了几遍后,找出一块橡皮把报告上的批示字样通通擦去了,擦得不留任何痕迹……

不久,任命欧阳全为晚报社主编的红头文件出现在老郑的办公桌上,老郑惊诧之后,颓然地躺在藤椅里。


太极真功

作家简介

南豫见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五届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四届河南省文联委员、三届漯河市作家协会。其艺术成就被香港媒体誉为“中原大地隆起文学青藏高原”。 


名家精品:

【2017·漯河作家群像】南豫见卷

收藏 | 南豫见先生文学创作讲座合辑

【名家苑】南豫见:快乐往事



大槐树文学副刊
漯河作协主办
主办:漯河市作家协会
主编:南豫见
新媒体编辑:木夕
dhswyfk@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