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导阿难说:“阿难你要知道,你那本来玄妙圆满光明的本性、真性、真心、如来藏,是远离了任何名相的。既然远离了任何的名相,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世界和什么众生的存在了。但是因为你平白无故地产生出了虚妄的妄想,也就表现出来的所谓的‘生’,既然有了所谓的‘生’,那自然也就会建立起来所谓的‘灭’了。而这个生灭一旦建立了起来,就产生了更加趋于真实的妄相了。因为这个属于妄相,因此只要能够灭除这个妄相,自然就会回归本来,而这个时候,因为是灭除了妄相才回归的,所以也就把本来称作真实了。也就对这个真实,建立了所谓的‘如来’、‘佛’、‘无上菩提’等名相,也建立起来了所谓的‘大涅槃’的名相。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那个本来就远离了一切名相的玄妙的圆满的光明的本性、真心、真性、如来藏嘛!”
“妙性圆明,离诸名相”:真如的妙性本自圆满、明彻十方,而且是离一切名相,如六道、十法界、凡与圣、染与净等,都是名相,这些名相都是假名。
“因妄有生,因生有灭”:以一念妄想而令一切法恍若有生。有生必有灭,所以说:因生有灭。
“生灭名妄,灭妄名真”:真如本性本来是真,然而遇染净不同之缘,则能化为凡圣、十法界等各种差异之相,而其本体,实际上从来没有丝毫差别。
“二转依号”:转染依净,转劣依胜,转生死依涅槃,转烦恼依菩提。而“二转依”,又称“二转依果”,也就是指“菩提”与“涅槃”二圣果。“号”者,假以名词,因为菩提涅槃只是改变了名词、相,而无需改变本体。
“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众生、世界”,即正报、依报。“二颠倒因”,二种颠倒生起之因。
“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无倒即正,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心不颠倒,即得正念、正定,乃至正觉,因此是如来真三摩地之本源。
佛的这一段绝对了义的开示,是又一次给阿难以及在座的还没有达到无学境界的众人们一个机会,希望大家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再一次找到悟入佛知佛见的契机。可是,从现场的实际反映看来,以阿难为首的这些有学,都没有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老子《道德经》中有一段,我们也可以用来辅助理解妙明真心和如来藏。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选自《楞严经讲记》 清净法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