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旅者都有一个关于江南的梦。街回路转,水清舟行,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窄窄的小巷,青青的石板,像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子。这秀外慧中的婉约气质,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渐渐清晰。
许多人最初向往去乌镇,因为电视剧《似水年华》里铸成一生永恒思念的一段三十岁的爱情童话。在茅盾先生的《春蚕》、《秋收》、《林家铺子》等作品中,生动的描绘着乌镇一个个原汁原味的生活片段,古韵十足,令人神往。
这座无比热闹的枕水小镇,正慢慢向世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
心的乌镇 来过,未曾离开
图/文:爽爽
乌镇有着和众多江南古镇一样典型的水乡风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这座小镇,在岁月中沉淀并迎接与它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来倾听它的故事。
清晨的乌镇,伴随着鸟鸣声醒来。走在空空的石板桥上,河道上弥漫着薄薄雾气,空气中散发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轻轻的吐出,慢慢的放空,融入其中令人陶醉。这样的清晨与熙熙攘攘的夜晚截然不同,整个诗画水乡沉浸在一片恬淡之中。
清晨的乌镇没有太多人流,却依旧有着很多的故事,昨夜发生的,今日正在发生的,未来将要发生的。走着走着,仿佛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境,而只有此情此景才是真实的。
乌镇主景区分为西栅和东栅,西栅夜色美丽迷人,东栅更具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里有矛盾笔下的林家铺子,有叶圣陶写过的万盛米行、皮影戏馆、三白酒作坊、修真观,大街小巷中的炸臭豆腐、定胜糕、姑嫂饼等特色小吃。红烧羊肉、酱鸭、白水鱼是乌镇最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在酒足饭饱之后,牵着另一只手,逛傍晚的西栅最是浪漫。但我想,若是乘摇橹游览会更有诗意,可将夕阳下的西栅尽收眼底。目光所及处,小镇的小桥、木屋都渐渐模糊了轮廓,慢慢地连带着整座古镇都溶了进去……如果此情此景仍意犹未尽,那就去古镇的酒吧小酌两杯,或者听一场花鼓戏,或选择看一场露天电影,惬意得很。
如果恰好遇到了雨中的乌镇,那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细雨沙沙作响,滴落在青石上,打湿了石板路,打湿了白墙灰瓦,仿佛冲洗着以往这里发生过的故事。
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被雨水滴答击打的青石板路上,望着整个小镇笼上薄薄雾气,恍惚间,时光凝聚,虚实不辩。岂是一个美字了得!不禁让我想到汉乐府的这首名诗“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踉步青石巷,枕水梦故乡。”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是乌镇的真实写照,桥与水相顾映衬。通济桥、逢源双桥、浮澜桥等大大小小的桥使乌镇获得了“百步一桥”的称号。
泡上一盏茶,在靠窗边坐下,静静的观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细数这一座座的石桥,享受慢时光,城市里的嘈杂全然消失。
东栅的乌镇也很是热闹。河边洗衣服的老奶奶、夜晚桥上乘凉的老大爷、居民门口摆放的小摊,以及对面瓦墙上爬满的植物、邻居阿姨在河边晾晒的衣服,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对于乌镇,我想我会说“你好”!但不会说“再见”。
即使不再来过,它也会永远根植于我的内心。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很认真的告诉身边人,某年某月某日,我曾一个人来到这里,感受着这江南水乡的气息,带着怎样的心情到来,收获着怎样的情感离去。
那一年的那一天,乌镇的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我把心放在了这里,未曾离开。
▼
『征集』
更多旅行的故事,请与旅小伴分享。
我们共同让旅人的足迹,写下永久的回忆。
全文完
欢迎分享并转发朋友圈
原创图文|转载请先获取授权
主编|小伴 微信|674818941
欢迎投稿|合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