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作家,还指望大家都懂你?
一
上面那句话翻译过来大概就是,当了婊子,还想立贞洁牌坊?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写杂文了,我这个人本就沉默孤僻,若不是写作这条路必须要把作品呈现出来,那我应该就是那种连朋友圈都不会发的人。而当你们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后应该发现了,我有时候连作品都不愿意发。
是不愿意发,不是不愿意写。
有什么好发的呢,公众号几万人,真正看得懂的人寥寥无几。
当初最开始写作的时候用笔写在小本上,传递给每一个熟识的人看,写作的初衷就是想表达心中的世界,想要每个人都懂自己。十几年过去,我逐渐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除了自己,并不会有人真正懂你。
其实也就那样,你没那么多观众,轻松点呗。
二
自从沉默寡言之后人气上就有了突破,去年发在今日头条的一篇小说点击到80多万,可当看到成百上千的评论时心中却不禁自嘲,懂你在写什么的人真的凤毛麟角。
在知乎上发过最受欢迎的小说一开始看的人屈指可数,情急之下我在开篇加了一句“这个故事去西藏开过光,点赞评论可瘦十斤。”于是点赞量瞬间破千,几百条评论里都是来减肥的。
而我很奇怪的是,别人公众号发文都是涨粉丝,到我这每次一发东西粉丝就狂掉,好像是在提醒大家:喂,你关注错人了,可以取关了。
每当这种时候仿佛明白过来,年少时那么用力想得到的万人追捧,不过是一群吃瓜群众眼里的热闹罢了。
三
一开始写作的时候编辑让我写青春言情,他们说奇幻类不卖座,然后看着写青春言情的同辈人风生水起,可我依旧埋头写自己的小说。
四年前决定研究疯魔派之初也到了我写奇幻小说风生水起的时候,各平台的编辑们把我捧若上宝,不出意外我就会顺着奇幻的路一直走下去。
可命运轮转,一夜之间奇幻又开始严查,又有不少编辑让我转型写青春言情,那个经久不衰,写的人也多,因为赚钱。
索性的是,虽然我从小命运坎坷,但老天也算对我不薄,总能在悲惨的命运中让我衣食无忧,我也就从来不用拿小说去换钱。
于是我就沉寂下来开始研究疯魔派,疯魔派的要点是:以疯子的视角、魔幻科幻的背景、脑洞的故事结构三大要素描绘小说。
看起来就像是神精病小说。
开创一个文艺流派不容易,四年下来写废了几十篇小说,这期间也几乎没有在正规杂志上发表过作品。而我也知道,当我从说要开创一个文艺流派开始一直到现在,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哎,你很好笑哎,二十几岁就想开山立派,快把我的青龙偃月魔法棒拿来,我要看看他脑袋里的脑花是不是被煮了。
更有甚者,连文艺流派是什么鬼都不知道。
不过这也是生命的常态,年纪轻轻遇不到懂你的人很正常,越往后你越会发现,大概是遇不到了。
这次文章你们看标题就知道是广告了,而我这个人一向比较淳朴厚道,每次给你们喂广告之前都要假装写了一篇文章,而现在看了几百字终于到了广告时间有没有很兴奋。
毕竟人和人之间,应该多一点套路,少一点真诚。
这次发表在《超好看》杂志2017年4月刊的疯魔派小说叫《万能止痛贴》,大概是讲一种能治愈人负面情绪的止痛贴,逼得人们为之疯疯癫癫。
想一探究竟的就买来看看吧,12块一本书店报刊亭都有卖。
不想花钱也没有关系,这个公众号的菜单栏也有疯魔派菜单栏,我在里面放了一些拿的出手的疯魔派小说,十天半个月之后我也会把《万能止痛贴》发在上面。
如果真的看不懂不喜欢也不用买了,这种事情搞得像就不好了,我前面也说了自己明白懂的人少得可怜,不然也不会每次一发文粉丝就狂掉,真的是有时候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叫失望。
所以说,看到这里你也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别把观众看得太重要。
自从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就很少在大家面前发动态了,饭要自己吃、生日要自己过、遇到喜欢的女孩也得自己去追,就算发出来炫耀了也不能给空虚寂寞冷的人生拔高调性。
就像我在杂志末尾写的个人介绍:疯了之后小说畅销了,人获奖了,编辑也不改我的稿子了,而没疯之前,我以为这个世界疯了。
疯了也就看清了,看清了整个人都畅快了。
所以作家真的没必要让别人都懂你的作品,写的东西大家都懂,那叫文案。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周杰伦的演唱会,一个小哥全程哭喊着唱完了每一首歌,有这种亲生粉丝应该也不枉付出了吧。
其实不管是作者还是看客,都不过是在寻找自己的影子,周杰伦唱的是自己的青春,粉丝们唱的也是自己的青春。
所以啊,梦想这场荒诞剧你要多看看,站在台上做好自己的表演才最重要,台下没人懂你,从始至终都是你自己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