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Fesenmaier 教授演讲现场
Dan Fesenmaier 教授的授课分为两节,第一节从体验经济和旅游体验切入,讲解体验设计的框架模型;第二节将着重介绍设计的原则和过程。
演讲题目:Experience Design for SMART Destinations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的问题主要围绕着如何测量旅游体验、如何设计旅游体验等问题展开。
部分问题及解答回放:
Q1:如何测量旅游体验?应该用什么样的工具?
A1:现代的旅游体验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游客行为获得行为大数据、或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游客态度大数据来进行。但要注意传统的提问方式可能已不适用描述游客的旅游感受。
Q2: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情绪会有高峰,也有低谷,那么在旅游设计中应该如何平衡这两种情绪?
A2:游客情绪低的状态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不可以走极端: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当然也不能没有起伏。此外,每个人都会产生情绪波动,但情绪波动曲线是不同的。
Q3:当前中国的许多景区规划设计得过于商业化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A3: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在某些地区问题也比较突出。不过目前也有很多正面的案例。总体而言,要对旅游商业化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过于“设计”。
潘冰 副教授演讲现场
潘冰博士的讲座着眼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在线调查法,为学员讲授在线调查的具体步骤,举例讲解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发现等要点,手把手教你如何完成“最佳在线调查”。
演讲题目:Online Survey Methodology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就怎样提升问卷的回答率、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和准确度与潘冰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部分问题及解答回放:
Q1:怎样保证问卷调查的结果科学、准确?
A1:用同样的方法和条件多测量几次看看。
Q2:大数据能否代替传统问卷?
A2:目前看来是不能的,因为大数据也有自己的、其他方向的偏向及误差,而传统问卷仍然有科学价值。
Q3:目前有很多研究是将同样的分析方法用在不同的案例地。这种研究是否有意义?
A3: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我们需要分情境来看。有一些情况是需要进行多个时间段的测量结果的,也有需要多个案例地的,但是总体而言,论文的发表需要创新,需要有学术贡献。因此研究人员应保持严谨的研究态度,以学术创新为目标。
研修班及年会的相关资料将陆续于下方公共邮箱公布:
公共邮箱:lyxknianhui@163.com
密码:lyxk123
欢迎下载资料来预习及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