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平淡人生【儿时记忆一一打胡基】
2022-03-30 08:56:55
随着人们的居住条件的变化,土木结构的房,己经很少了。
土木结构的房,主是木料和土坯的胡基(本地方言),木料多用杨树木,松木等,土坯胡基怎么来的呢?
土坏胡基是劳动人民创造发明。渭北黄土高原地层厚,土质硬,粘性好,杂质少,是最好的原料。
打胡基既是力气活,又是技巧活。就是把土放进木制木子里用石锤子打实打平,翻起放成排,晒干即可。
打胡基有个口歌:一掀土,三脚,十二锤。意思是一掀土,踩三脚,中间踩一脚,前后各踩一脚。十二锤,是踩好的土上用石捶打十二下打实在。然后翻起摆成排晾干。摆胡基是打胡基的关健。打好摆不好,白费打胡基功夫。
摆胡基首先选择地形较高,出水好地形,地形要平整,其次摆放要一定角度,中间留一点距离为通风,一层与一层间压茬错位放整齐。
打胡基前要把土和好,干湿均匀,以手抓成团为宜。打胡基一般两个人一伙,一个人打捶子,一个人上土。打捶子的人大多数身強力壮,手脚麻利的人,好的两个人一天打千十块呢。我曾经也打过,一天只能打百十块,打胡基力气活。
打胡基多春秋季节少雨,农闲时节,上世纪七八十(1970/1990)
年代流行,那时人们盖房主要材料,也人们就地取材,改造自己居住环境。
打胡基的起源不详,九O年左右逐渐退出,现在尽有的工具也不多。现在人们只能民俗村见到,体验一下。还原曾经记忆。回忆原来的生活。
曾经的苦和累,换来今天的甜和乐,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难忘的那段记忆。来稿内容、字数不限,任何形式皆可,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评论、游记等或摄影、书画作品,必须原创,未在其他平台发过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