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 BottleDream 第 466 次与你美好分享
今天的这篇文章,
我们原本的打算是简单直白,把头上的这条Banner贴十遍:
像这样:
![]()
![]()
![]()
...............
然而我怂,只敢贴三张,怕你们取关了:)
这张“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的图片,你可能在BottleDream看过几百遍
但有没有想过,
到底怎么把事情做的有意思?
不少人跟我们吐槽:
翻了一百个案例
问了一千遍度娘
刷了整晚的爆款文章和活动
结果
想个创意,脑汁都榨干了,依然没有好点子;
做场活动,参加者觉得无聊,自己也没兴致;
![]()
俗(wo)话(men)说:
100个无趣的人脑暴1000次,也做不出一场有酷炫的活动
你缺的是
一种把事情做得有趣的能力~
那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某个深夜,我们和脑洞界的代表、奇葩界的翘楚随易(非真名)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
![]()
随易在社会创新、青年文化、媒体圈都小有名气,
虽然他总说自己是 Nobody,
并且讨厌用各种 Title 自我介绍,
但我还是要用恶心他、成全大家的方式介绍一下他
他是:
VICE中国散养特约作者,
性情微信号“十色”前主编,
还未上路的 Lonely Planet 中文作者
Someet 联合创始人;
1000+场高口碑有趣青年活动的智囊
曾做过一些“你听名字就觉得很好玩”的活动:
大型创意活动
「无意义大赛」、「愿望试管」等;
个人项目
「所有人问所有人」、「居住实验」、
「」体验式报道、「路边新闻社」等
我们问他:“这些活动,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一脸无辜:“啊......就这么想的啊......”
![]()
我们强忍住心里的100个白眼,
开启了和他的深度沟通。
我们回顾他如何收集灵感,大脑如何对灵感深加工,
如何与团队脑暴一个活动,如何琢磨参与者的心理,
通过推演创意的思(tao)路
最终,得出了一套
如何把事情做得有趣的心经
原来,脑洞星人不是天生点子多,
是可以后天修炼的!
为了让大家领会这套心经,
我们打磨了一堂在线课程
并努力达到这样的标准:
它不是一次个人经历的分享
而是从思维方式到小工具,实打实的鬼点子能力养成指南
它不会让你听了100个道理然并卵
而是设置课堂练习让你 Learning by Doing
它不是上完就算,
而是课后用一天时间,针对你的项目,
布置练习+导师带领讨论,学以致用
我们用相当的真诚和耐心,打磨了这次课程内容,
希望让你有迹可循,修炼一种把事情做得有趣的能力。
【课程时间】:1月12日晚上8点
【课程费用】:相当随意(易),9.9-10万,随便给。超过10万不行,我们会发脾气的。
【报名方式】:长按海报,识别二维码,关注BottleDream,回复【娱乐力】报名
![]()
![]()
关于【年轻人你真的缺】 系列课程
最后,用严肃脸坦诚地聊一聊我们新开发的这套系列课程。
这次【娱乐力——你真的缺一种把事情做得有趣的能力】课程,是BottleDream开发的【年轻人你真的缺】系列课程中的一节,另外两节是【故事力】和【人类学力】(导师暂时保密)。
为什么我们要开发一套这样的课程?
如今,线上课程泛滥,从“10天托福110分”、“一天学做吊炸天PPT”,到“一堂课教你写出10W+”、“30天涨粉100W”。在知识获取越来越轻易的当下,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浮躁的干货。
然而学了很多干货,
我们依然做不好事情,心却越来越慌张。
在报道了500多位年轻的创变者后,我们发现,他们内心都有相同的渴求:成为一个更好版本的自己;他们都用了相同的方式达到这个渴望:
用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做点什么吧,
用一个行动开启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改变。
那些让他们做的事情如此创新的核心,永远不是他们掌握了多少干货,相反,是那些似乎无用的“湿嗒嗒”的部分——
如何深刻地理解人?
如何用不寻常的角度看一件寻常事?
如何把新构想做成原型?
我们相信,这些东西绝非速效,却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内核并最终决定未来。
这是我们第一次开发课程,虽然我们反对速效课,但是我们赞同传递知识的态度要谦逊,对知识的研磨要细致,才足以让大家带走点扎实的启发。所以从与导师的沟通、内容的铺排、课堂环节的设置、小练习的选择、课后作业的进行,都仔细打磨。
我们从不制造知识的焦虑,让你觉得吃下了这颗药丸才能安心,只想在你的世界凿了一扇门,并铺上路,让你走出来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课上见~~
【课程时间】:1月12日晚上8点
【报名方式】:关注BottleDream,回复【娱乐力】报名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