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间再无祥林嫂
——读鲁迅《祝福》有感
文/李迁
又一次讲鲁迅先生的《祝福》,又一次说祥林嫂这个苦命的人儿。说实话,她确实是被恶运格外关照的人,且不说她连个名儿都没有,就说她首次丧夫后的遭遇,就已经让人觉得难过了。
她有个严厉的婆婆,还有个快要长成的小叔子,要给小叔子娶新妇,就必须要有钱财。钱财哪里来?财源便是她。她那个“精明能干”的婆婆将她许给了里山人家,因为可以做便可以拿她换来更多的钱物。为此,祥林嫂出逃到鲁镇,庇附在鲁四老爷家,做起了女工。可是,好景不长,她就被暗访而来的婆家亲戚劫了回去。而后就在短短的几天里,她被迫嫁到了里山,成为了贺老六的妻子。且不说这次改嫁居然是她生命里难得一遇的春天,我们单看这改嫁的场景,便觉得她所住的并非人间。她是被人捆住了身子,强行塞进花轿里的;她一路上只是嚎,一路上只是喊,到了里山,又被强捺了花冠,强拜了天地。在此过程中,她甚至险些撞破了头颅,舍掉了性命。读到这里,我不仅要问她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简单的,她不愿意这样,也许是不事二夫的观念在起作用,也许是她在抗争着一些什么,但不论为了什么,结局都是写好的,她的反抗于事无补。木已成舟,覆水自是难收,后来她有了孩子,有了新家庭,意外地受到命运的青睐,日子渐渐殷实了起来。可正当读者觉得生活若是如此便好的时候,命运的编剧却忽然换了人做。突来的劫难让她难得的幸福瞬间破碎的一干二净,她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连屋子都被大伯收去了。
走投无路的人儿,哪里才是可供你投宿的地儿?自然鲁镇又成了你的栖息地。四婶同情着你,但更多是惦着你的本分能干。四叔厌恶你再嫁又克夫,但念及女工难寻,也就愿意再留你一次。可是,这锥心的痛让你变得不像以前了,你不再机灵,偶尔健忘,于是招来了他们的不满。这也就罢了,更难过的是,鲁镇的男人们、女人们、还有一些老女人们知道了你所受的苦难,可是他们有同情过你吗?他们特意寻来,听你讲那个悲痛的失子的故事,然后满意的离开。是啊,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是供无恶意的闲人做做饭后的谈资罢了。可这反复咀嚼的谈资终是会不再新鲜,不再让他们满足的啊。于是,当小祥林嫂将她的苦痛再一次说出时,他们也就不耐烦了。后来,他们偶尔干脆用小孩或者其他的一些契机来刺激祥林嫂,推着她让她再往苦痛的深渊里前进一步。不,这还不够,当丧子的痛难以激起大波澜的时候,柳妈揭开了她另外一个伤疤。改嫁的女人,因反抗而留在额角的疤痕成了耻辱的印记。于是,这些闲人又一涌而至,开着关于疤痕的玩笑,调剂着他们乏味的生活。只是祥林嫂还有些疑惑,这些和自己差不多一样的人为什么会老是来寻她的乐子。她还不太清楚,原来一个女人被迫改嫁是一种罪,她原来是个不干不净、伤风败俗的谬种咧。
直到那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将阴间地狱的可怖说给她听了以后,直到她彻夜难眠好久之后,她才接受了这个假事实,她有罪,她需要去赎罪。但是,她自新的努力谁又能看的见,谁又能去原谅和理解她呢?就是庙祝,也是执意不肯她捐门槛,直到她苦苦哀求,才答应高价成交。可是,当她花了近一年的工钱在庙里捐过门槛之后,只是在她觉得神佛都会原谅她的时候,只是在她终于要扫开内心阴霾的时候,祝福的时节一声断喝彻底断了她迈向新生的路。原来,再多的努力都是于事无补,他们不会给她自新的机会,她永远是那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不干不净、伤风败俗的女人,永远都是。哪怕 她为此抗争过、哪怕她是被迫如此的,哪怕她为了新生付出过所有的力气,这个地方都不会接纳一个新的她。
结局是可以预见的。这次打击让她跌入了更深的深渊,而她再也无力爬出这里。她老了,便在短短的几日里花白了头发,黑黄了脸色,甚至失魂落魄了。于是,她被赶了出来,成为了一个讨饭的女人。
一个讨饭的女人,全白的头发,木然的神情,破而空的碗,长而下端开裂的竹棍,被这里的人们视若无睹。可让她念念不忘的,永远是那个另外一个世界的情况-------到底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死去的一家人能不能相聚?阎王会不会把有罪的她锯成两半???
背着如此沉重的包袱,她迈着蹒跚的脚步,顶着凌乱的发,出现在我面前。对她而言,我是个识字人,还出过门有见识,于是她把对这世间的最后一问抛给了我。可是,愚钝如我者,又怎么能知道她心中所虑到底是什么,又怎会知道她需要一个怎样的回答。
支支吾吾的答语,也许大概的模糊都被风吹散了;“有,有,按理也该有”的答语应该是加剧了她的惊恐。这四五年的辛酸人生路,终于要随了我不负责任的对答告一段落了。在这个飘雪的冬夜里,在这个家家户户祈福的夜里,她那草芥般的生命终于倒在在凌乱的风里。
想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如此缺乏同情和怜悯的社会,一个如此对待不幸者的地方,它该是多么可怕?先生常说,吃人的社会。在我看来,这里更应该被称作是吞噬弱者的社会。
因为几乎所有与之有过交集的人儿,都得为她的死负上一定的责任。更可怖的是,,会将弱者塑造成罪人,让你产生赎罪的念想。而当你终于想自新为人时,它却露出狰狞的嘴脸,告诉你别痴心妄想。
没有一片雪花认为雪崩与自己有关,但每一片雪花的积累最终导致了雪崩;没有一声恶语认为别人的死亡与己有关,但每一句恶毒的话语都把人推向了深渊。愿这世界被温柔和怜悯包围,愿不幸的人儿能被宽恕,愿每一个向往新生的生命都被呵护,愿世间再无祥林搜。
—微信号:qhds2014—
李迁,文字爱好者。
==============================
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征稿,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说、诗歌、书评、新书推荐均可。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投稿时请发作者简介和需要配图的照片。邮箱:1607760814@qq.com,读书QQ群:371156841
请扫描关注青海读书
原创作品,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