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镇痛
第4期 No.3
在有计划的适度镇静过程中高级监护与更少的报警事件相关:两部分初期试验
适度的镇静措施通常有利于诊断和介入治疗。许多研究都支持镇静的总体安全性,然而,不良的心血管和呼吸事件的报道发生率高达70%,通常发生在年幼、高龄及呕吐患者中。在镇静过程中,脉氧的监护可能低估通气不足,尤其是当氧气供应充足时。当患者镇静时张嘴呼吸或是替换采样装置时,血气监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导致假警报的发生。当镇静时使用高级的监护可能在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前监测到事件的发生。该2部分初步研究在计划性适度镇静过程中使用高级的监护确定(1)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次数减慢、比预期镇静深度更深的发生率;(2)高级监护使用与报警事件更少发生是否相关。
该研究选取进行计划性的胃肠和介入放射检查的成年患者,在手术医生(手术镇静小组)的指导下由专职镇静护士予以计划性的适度镇静,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标准化监护(心电图、血压、脉氧和血气监测),另一组进行高级监护(声学呼吸监护和处理性脑电图仪)。报警事件定义为:氧分压下降至92%以下、呼吸抑制、呼吸频率≤8次/分、镇静过深。研究对两组发生的报警事件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100名志愿患者中,10名患者因为电脑信息收集故障或者中途撤退而被剔除,对90名患者(44名标准组,46名高级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级组较标准组的报警事件更少(Wilcoxon-Mann-Whitney = 2.073, P =0.038;Wilcoxon-Mann-Whitney比值比,1.67;95% 可信区间,1.04~2.88),标准组和高级组报警事件发生≥1的数量是相似的(Wald差异,-10.2%;95%可信区间,-26.4%~7.0%;P=0.237),高级组更少发生≥1次的呼吸抑制事件(Wald 差异,-22.1%;95%可信区间,-40.9%~-2.4%;P=0.036)或≥1次氧饱和度下降的事件(Wald差异,-24.2%;95%可信区间,-42.8%~-3.6%;P=0.021);但是镇静过深的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Wald差异,-1.38%;95%可信区间,-20.21%~17.49%;P=0.887)。
该研究得出结论,在计划适度镇静过程中使用高级监护参数与更少的报警事件,如患者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抑制相关联,该初步研究建议对程序相关的镇静过程中高级监护的安全性和预后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
来源:RichardL. Applegate II, et alAnesthAnalg2016;122:1070–8
下期推送内容更精彩,敬请期待!!
©2016 Wolters Kluwer Health
继续医学教育|移动医疗产品
医药学术推广|在线学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医学之窗官方网站
别忘了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给各科室医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