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奇幻小说> 中药古钩藤的别名及其功效与用法!

中药古钩藤的别名及其功效与用法!

2023-01-25 10:42:12
仲景

  古钩藤,中药名,为力萝藦科植物古钩藤的根,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主治跌打伤,骨折,腰疼腹痛,水肿。

  【药材名称】

  中文名:古钩藤

  拼音:Gǔ Gōu Ténɡ

  古钩藤的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

  【药材基源】

  古钩藤为萝藦科植物古钩藤的根。

  【性味归经】

  《云南中草药》:"淡,平,有毒。"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5~1分;或浸酒。

  【古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古钩藤具有活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主治跌打伤,骨折,腰疼腹痛,水肿。

  1.《云南中草药》:"舒筋活络,消肿镇痛。"

  2.治水肿。

  3.《广西药植名录》:"发散,催乳。"

  【形态特征】

  古钩藤,木质藤本。全株具乳汁。茎皮红褐色,有斑点,小枝无毛。叶对生;叶片纸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0-18cm,宽4.5-7.5cm;

  先端圆形具小尖头,基部阔楔形,表面绿色,背面苍白色,两面均无毛;侧脉近水平横出,每边约30条。

  聚伞花序腋生,花蕾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长约1cm,旋转;花萼5裂,裂片阔卵形,内面基部具10个腺体;

  花冠黄白色,裂片披针形,向右覆盖;副花冠裂片5,先端钝,着生于花冠筒喉部之下;雄蕊离生,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背部具长硬毛,腹部粘生在柱头基部;

  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载粉器内;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极短,柱头盘状5棱,先端突尖2裂。

  蓇葖2,叉开成直线,长达8cm,外果皮具纵条纹。种子卵圆形,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3.5cm。花期3-8月。果期6-12月。

  【采收储藏】

  古钩藤在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古钩藤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疏林中或密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复方应用】

  古钩藤治跌打损伤,骨折,腰痛,腹痛:半架牛根研末,每服一分;或每用二钱,泡酒二斤,每次五毫升,日服三次。(《云南中草药》)

  【古钩藤的图片】
 

           
           


更多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