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的关键时期,
分辨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
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
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近日,,积极开展春季禁毒宣传教育“开学第一课”工作。
活动中,民警精心准备方案,通过PPT宣讲、知识问答、趣味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各年龄层次的学生们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如何防范毒品,特别强调了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大量鲜活的图片、案例让广大师生深受教育,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为青少年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我们有责任、
有义务、
有担当,
让校园成为一片无毒净土,
我们在行动
一、什么是毒品?
《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青少年如何远离毒品?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自觉保护自己。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有关毒品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就知道吸毒成瘾,难以戒断,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底,就能树立起坚固的思想防线。
2、善于识别,慎交朋友。
如果你交上好的朋友,将会互相进步,互相鼓励、学习进步、乐于助人。这类朋友将对自己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如交上不爱学习、思想落后、吸烟、喝酒甚至道德败坏行为不轨的人,你就会学坏。因此,这类朋友交不得,而要尽量避开这种人的纠缠,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影响。
3、树立防毒意识。
毒贩引诱少年儿童吸毒往往不择手段引你上钩。比如在递给你的香烟中,可能掺入了毒品,在送给你的饮料中,也许也放进了毒品。毒贩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袭击少年儿童的。只要我们熟悉了他们的伎俩,就不会染上毒品。
4、远离毒品做到“十不要”。
1、不要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而以吸毒消愁解闷。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2、不要放任好奇心。如果好奇心以身试毒,一试必付出惨痛代价。
3、不要抱侥幸心理。吸毒极易成瘾,试一下将会悔恨终生。
4、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交友慎重。遇有亲友吸毒,一要劝阻,二要回避,三要举报。
5、不要在吸毒场所停留。身处毒雾缭绕的地方实际是不自觉吸毒,万万不可停留。
6、不要听信吸毒是“高级享受”的谣言,吸毒一口,痛苦一生。
7、不要接受吸毒人的香烟或饮料,因为他们可能会诱骗你吸毒。
8、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吸毒摧残身体,根本不可能治病。
9、不要虚荣,以为有钱人才吸得起毒。吸毒是一种愚昧可耻的行为。
10、不要盲目仿效吸毒者,也不要崇拜吸毒的“偶像”,这种赶时髦的心理既幼稚又糊涂。
您顺手点赞评论和转发是我们工作的巨大动力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