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就算没刷过金庸先生的小说,也总能叫出几个名号,说出些经典桥段来。
作为知名度最高、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神雕侠侣》的地位自是无可比拟。
每一位观众心目中,都有一个小龙女。
不过,无论女神如何冷艳高傲,似乎总也绕不开那位朝她伸出魔爪的“禽兽”,尹志平。
因为历史上真有尹志平这个人存在,而且还是个名人!
诗人,神童
相比《神雕侠侣》中描述的三流道行,真实版尹志平的道学修为可谓出神入化,更是全真道各种道术的集大成者。
生于官宦之家的尹志平,禀赋异常,三岁时对所见所闻即可过目不忘;
五岁便跟佛祖一个派头,开始思考“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宇宙终极问题;
十四岁下定决心冲破重重束缚,一门心思投入修道大业。
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五个都把道法传给了尹志平,其道学修为在40岁前已达超一流水平。
差点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尹志平自少年入道,一生不近女色~
全真教规定:凡人修道必须断酒色财气、攀援爱念、忧愁思虑。
尹志平更提出,道徒要尽量减食、省睡、断色欲。
对此,金老爷子也诚恳道歉,在新版小说中,将“尹志平”改名为“甄志丙”。
长春真人丘处机仙逝后,尹志平继任全真执掌,使全真道趋于极盛:
“徒侣遍天下,闻望重朝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其仰慕不已。
全真道能有如此兴盛,除了广收门徒外,大兴宫观是少不了的。这在丘处机掌教时,就可见一斑。
相传,金元时期,丘处机奉诏西行,谒见成吉思汗。
“经数十国,地万余里,始达雪山”。一路上广传道教,在河北、京津、内蒙等地修建了许多道观。
途经京西门头沟地区时,他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燕家台,特命尹志平等人修建了著名的通仙观(现已无存)。
好啦,关于尹志平与全真道的故事我们就先聊到这儿。
要说起来,除通仙观外,门头沟地区的庙宇还多着呢,仅《门头沟文物志》上所记载的,就有363座。
“天下名山僧占多”,门头沟是传入北京地区最早落脚的地方。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是妇孺皆知的一句民间俗谚。
如果您对它们感兴趣,一定要翻翻学苑出版社《守望京西——门头沟寺庙速写》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