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封与《自然史》
李霞
中国古代如果只选一本书,中国人如果只读一本书,这本书恐怕只能是老子的《道德经》,其第25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则,还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是《道德经》思想精华之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精华之所在。
可见,“自然”,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但遗憾的是,《自然史》却不是中国人写的。
法国十八世纪有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布封,他少年时期就热爱自然,1730年23岁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博物学,一发而不可收,且成就非凡越来越引人注目。1739年他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布封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
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
《自然史》共44卷,前36卷于布封在世时完成,后8卷由他的学生于 1804年整理出版。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自然史》以大量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该书的文学成就也普遍受到赞扬,文笔细腻生动而富于感情,如《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作品对狮、虎、熊、狗、狼、狐狸等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另外,法语中的名句"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是从他的著名讲演《风格论》中的"风格则是属于个人的"引申而来。他用人工方法把动物分类,依它们与人的关系来分等级。不过,这位自然主义作家用的是颇科学的方法:他细致地观察,订定及应用评估生物物种原理,找出三大种类王国的一致性。他不但以文字对动物作解剖及生理上的描写,而且辅以版画,令人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有更深了解。布封以生理角度来描写动物,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他可以挑选这样那样的特征来作画。例如,布封对马就有如下描述:"人类历来最了不起的征战,就是驯服了这种既傲气又烈性子的动物。它与人共负战争的疲累,同享打胜仗之荣耀;它无畏如其主子,洞悉险境然大胆直面之,惯听剑战之声,甚至爱上它,追寻它,闻战声而抖擞;在狩猎中,在比武大会上,在赛马途中,它分享主人的喜悦,它是那么光芒四射,耀眼生辉。然而,其驯服之处一如其勇猛,它容不得自己使性子,行事知所进退,不但听命于执缰者之手,似乎还可会其意,按感知来行事:或奔突,或碎步。每一个动作,目的就是为了取悦--这动物全然忘我,只为别人的意志而活,甚至有预测他人意愿的能耐,然后准确地落实在行动上。它善解人意,毫无保留地、全不拒绝地、全心全意地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然史》展示的是艺术家的一种人生态度。他以异常平静,悠然自得的语言去歌颂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盈尺之内呈现着造物的尊严与灵性。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达尔文说:布封是以现代科学眼光对待物种起源问题的第一人。厄恩斯特·梅斯说: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知名的启蒙作家,甚至是其后法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作家,事实上都受到了布封的影响。
《自然史》的出版给布封带来了极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之后法国政府又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译者陈筱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现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翻译出版法国名著多部,如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2017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杨帆请三毛部落文学社核心人物李玉梅、董晓敏、苏湲、、王小萍,郑州五大名媛小聚,叫我唯一男士坐陪,类似情况首次出现,虽然我结识三毛她们已有几年,并不只一次领略她们的才气大气尤其是超凡雅韵,仍不胜慌恐,好在她们只喝红酒,我也随大流了。王小萍也即青青是三毛部落网络文学平台2017年度的轮值主编,她说今年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我说刚看了布封的《自然史》,她就约我写个书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字。
2017年1月于郑州
作者简介
李霞,1961年11月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张茅乡东村。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并发表作品。先后做过师范教师、党报编辑、企业报负责人,现为河南工人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大河》诗刊主编,第三届中国桂冠诗歌奖评委。香港《当代诗坛》编委。先后在大陆及港台的多种报刊发表诗歌、文学评论、散文、随笔等,2004年3月开始活跃于国内诗歌网站,时有的诗作、评论引起争议,诗生活网站评论家专栏有个人专栏。出版有诗歌及评论集《一天等于24小时》《分行》。2004年开始收集编写并季度发布诗歌大事记《汉诗观止》。2006年9月在网上提出《诗本批评纲要》。2007年始在网上发起好诗文季度推选——汉诗榜行动,引起广泛关注。还以“木子”为笔名发表大量新闻时评。
友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