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整理的引起了很多粑粑麻麻的关注。其实,相信每一个准备去报名民办小学的爸妈,都是有备而来的,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各种关于民办的种种,比如今后升民办初中的比例会比较高,比如课程设置多元化,孩子接触到的东西会特别多……但这些关于民办小学的传说中,也有不少存在误区的。
被民办录取,就万事大吉了?
每年,都会遇到这样一小批家长:听朋友说,这所民办小学好,孩子学得轻松,成绩也很不错。于是想方设法把自家孩子弄进去,以为只要被民办录取,孩子的未来就万事大吉了。对这样的爸妈,我们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因为适合别人,并不代表也适合自己。
杭城一位知名公办校长告诉我们,每年学校都会遇到要求转来读书的民办学校家长,转来的原因分两类:一是进了民办学校后,才察觉家长自己,或者小孩子不适应民办的教育理念;二是之前一心只盯着民办的家长,回头再去了解公办学校后,考虑起性价比的问题,他们突然发现优质公办学校也有教学质量的保证和多元化的兴趣培养。“但原则上,我们是拒绝再接收从民办转来的学生。”这位公办校长说。
除了从民办转到公办,民办学校之间也会出现转学情况,多数原因是因为家长在选择民办小学时,并没有弄明白各学校之间的教学特点,比如有些是重国际化的,今后的目标就是出国,有些是抓孩子均衡发展的,让孩子在传统升学路上更有优势……
现场审核家长学历(摄于2016年民办小学招生期)
民办兴趣班,多到喘不过气?
关于这一点,还真的要替民办学校洗洗白。其实让孩子上多少个兴趣班或培训班,关键还是看家长的选择。事实上,在给孩子报名兴趣班时,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很多家长往往是看身边其他爸妈给孩子报什么,自己也跟风。
有位小学校长在做区内学校督学时发现,有时在公办,这种跟风的现象更严重,“有部分家长觉得自己孩子上的是公办,课堂上老师教的内容会比民办的浅,所以就想着课外抓紧补上。”
所以,孩子兴趣班多不多,说到底还是和家长放在他们身上的期望值划等号。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读民办小学的孩子,参加过幼小衔接班的比例的确要高一些。
排队等候的孩子(摄于2016年民办小学招生期)
上万元的学费,就是全部费用?
既然准备读民办,爸妈对每年几万的学费肯定是有预估的,但我们要说的是,可能读民办的费用会大大超出你预估。因为除了学费,还有几笔“大”支出,比如杂费、校内选修课费用、校服费用、班费……我们在钱报家长群里做了个小调查,根据读民办小学的爸妈给的各自学校收费情况,大致理出了以下几项费用水平:
杂费(含伙食费等),每年3000元左右;
放学后参加学校的兴趣班,每学年4000元到8000元不等(如果由外教上课,费用更高);
校服,第一年2000元到3000元左右。之后每年替换部分,需花费400到800元左右。小学六年,平均每年需花费1000元上下。不过也有爸妈说,从此节约下了一大笔置装费。
班费,每年500元到1000元左右,通常用在各种班会活动购置用品上。
部分学校会组织夏令营,一年一次,每次3000元到5000元左右。
等上了三年级后,很多民办小学会组织游学,每次3万元左右,小学六年以参加2次计算,平均下来是每年1万元。
除了这些“校内费用”,还少不了校外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兴趣课,如果是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兴趣班,还能将费用控制在千元左右/学期,但若是参加社会上的一些类似尖子班、提高班的,那费用就是嗖嗖嗖上升了,有位妈妈透露,她一学年仅在校外培训班上的费用就要近8万元。当然,这笔钱,在公办小学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保守估计,学费之外,选择民办学校的爸妈,6年平均下来,每学年起码还要再支出2万余元。
民办管得牢,家长会轻松?
一位民办小学2年级学生的妈妈感叹:整个月的双休日,都献给了孩子的活动。当然,在公办学校,这样的班级、小队活动也不会少。但因为民办小学更强调和重视家庭教育,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报名时设置家长访谈环节,便能看出这点。作为孩子的终身老师,民办学校希望爸妈能更多地参与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来,所以会在运动会、节日等一些重要节点,进行家校互动,邀请爸妈来参加,做爸妈的,特别是双职工父母,还是得有一年请假两次的准备。
内容整理自浙江在线、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