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为本刊题写刊名
主 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 温雄珍
【作家名片 】
马西良,散文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作品简洁疏朗,语言凝练,哲理性强,文风洒脱飘逸,自然清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散文作品奖励,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大量散文作品入选全国优秀散文精选(选粹)或中学、大学教材。
(散文)
马西良 (山东滕州)
入夏的中原大地,阡陌纵横,麦浪滚滚,整个河南河北广袤的原野,一派丰收的景象。望着窗外麦浪翻滚的景色,大家感慨万千,当年秦皇汉武时代,一代代骄雄在这里驰骋纵横,不仅仅争夺的是江山社稷,更看重的是这里勤劳的农民、肥沃的土地。
17日上午,我们一早就赶到处于邯郸市西南的赵王城遗址公园。走进遗址公园,没有看到高高的城墙,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阁。设计者把一处历史遗址,巧妙地和园林结合起来,让你在花草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在游览中寻觅战国古都文化气息。
战国七雄的赵国就在邯郸,生存于公元前386——前228年,历经八代国君,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第二个灭掉的就是赵国,可见赵国不算强大。但是赵国留下的历史文化和典故却很多,与秦国的战争也很惨烈,抗秦之战持续了将近百年。
赵王城遗址位于邯郸城区西南部,是我国唯一一座保存较好的战国时期的王城遗址,开辟成了一座遗址公园。景区除建有赵文化博物馆、赵都赋浮雕、历史长卷浮雕、遗址区、下沉广场和烽火台等之外,还结合了园林绿化,使这座遗址花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据史料记载,邯郸早期城市的出现,应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殷纣王时期。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有“益广沙丘苑台”的记载,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考释“沙丘台”引《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一带),皆为离宫别馆”。这至少说明,邯郸地名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
商代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明肇始,有了文字、青铜冶炼技术,出现了国家形态。商朝历史上曾多次迁都,先在邯郸北面的邢台建过都,后来又迁到邯郸南面的安阳。,是商王朝的别宫离馆,,距今约有3100年历史了。
当我们漫步在象征着赵国历史长河的长达158米的“历史长卷”,走在“长卷”上,如穿越于两千三百多年前的诸侯称雄的烽火之中。在公元前的近千年间,邯郸随春秋争霸,战国纷争,始终处于诸侯霸主的争夺之中,战争的风烟连绵不断,几易其主。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邯郸划属邶(bèi)国,属周武王六弟霍叔封地,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居住邶(bèi)国。但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其叔周公旦摄政。因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不和,便与武庚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管蔡之乱”,,邶国的封号被取消,邯郸又划归卫国管辖。
春秋初年,,内乱不已,在连年不断的争夺战争中,活动在黄河中下游的狄族势力强大起来,于公元前660年前后便攻占了包括邯郸在内的今豫北一带。此后七十余年,邯郸一带处在狄人的统治之下。
直至公元前588年,“五霸”之一的晋国,称雄中原,击败狄族,邯郸又被并入晋国的版图。公元前500年左右,晋国的“六卿”之一赵简子掌握了晋国实权,不断向东扩张赵族势力,伐卫获得了500户安置到邯郸,此后邯郸成为赵简子的私邑。赵简子委派族人赵午为“邯郸大夫”,经营和治理邯郸,赵午便成为邯郸历史上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地方父母官。
按《汉书•地理志》记载,赵国当时的国土包括:“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鄚州乡,东有广平、巨鹿、清河、河间;又得勃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之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九原、上党”。按照现在的地理概念就是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西大部、山东、河南、内蒙、陕西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地域中,、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经八代国君,共计158年。此时作为赵国首都的邯郸,达到了它三千年历史上的辉煌顶峰。
赵王城内,文臣武将,济济一堂;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文臣有蔺相如,完璧归赵;武将有廉颇,攻城掠地。平原君赵胜率食客三千,为国奔走,指点江山。荀子劝学论兵,公孙龙持坚白异同之辩,讲经论道,形成了邯郸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使赵国成为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争雄的大国。
赵孝成王时(前260年),首先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四十五万大军覆没,使国家军队的有生力量丧失殆尽,后来的“邯郸保卫战”(前257年)又耗尽了赵国的国库粮仓,这时赵国元气大伤,邯郸城空财尽,国运急转直下。“窃符救赵”虽解邯郸一时之围,而再也无力阻挡“横扫六合”的百万秦军。终于在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邯郸城,虏赵王迁,赵国灭亡。
河北邯郸的赵国和山东的古薛国互为南北,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成创造过一段辉煌。当年的平原君和毛遂都与这两个国家有过渊源,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当前赵国遗址和薛国遗址同为国家文保单位,一座古城遗址公园让邯郸增加了浓厚的历史色彩,春秋战国赵国古城历史重现,而同为国保单位的古薛国遗址那一段段城墙,还在风剥雨蚀中消磨它的残烛晚年。
一座古城,承载的丰富遗产,是一本厚厚耐读的大书。
图片由作者提供
欢迎关注《首都文学》
《首都文学》微信公众号,立足京城,走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作家诗人以及文学与艺术爱好者。主要刊发诗词歌赋、散文随笔、精短小说、民间故事等作品。每周刊发三期作品。
投稿需原创,并请自行审定,并随原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要求:标题三号黑体字,内文小四号宋体字。注意:诗歌不超过30行,文字全部左对齐,散文、小说、民间故事不超过3500字。
本刊开通打赏功能,赏金高于二十元与作者对半分成;十日后支付。
投稿邮箱:shouduwenxue@126.com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13905352890
微信公众号:sdwx1015(欢迎赐稿!)
《首都文学》微刊编委
(排名不分先后)
名誉顾问:张 炜、矫 健
总顾问:罗旭初
作家组顾问:卢万成、焦红军、徐锁荣、张国领、张怀江、范惠德、孙德科、焦辰龙、孙世国、林音、黄军胜
诗人组顾问:王德兴、曹宇翔、朱相如、于大卫、蔡同伟、孙德斌、孙述考、饶 彬、蝉 鸣、姜海波、汪剑平、时培建、汪再兴、匡文留
特邀海外顾问:纳兰明媚(澳大利亚)、童童(荷兰)、肖红英(日本)、赵晴(日本)、王景贤(日本)、赵文颖(美国)
主编:沉默味道
执行主编:陈荣来、温雄珍常务副主编:赵德民、杨晓奕、鲁从娟、禹艳芬、付金华、于金玲
副主编:王明珠、高艳娜、史立荣、李运鹏、宋吉英
编委:沈荣云、牟瑞霞、任慧霞、李 惠、高秀军、宋新民、马秀芳、陈颖、胡桂菊、孙春玲、李彦霞、李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