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水网城市。
古时,在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宁波州城选址三江口,并形成了与区域水系紧密结合的水网城市格局,其水系结构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期。
宁绍平原是一块东西向的狭长海岸平原。其倚山枕海,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呈现山地-平原-海洋的台阶式格局。
受南部山脉影响,宁绍平原上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山间盆地,宁波便是较东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
由于南部曲折山脉对泥沙的封积,海侵退去之后在平原上形成了较早的一批湖泊,这为该地区人类早期的繁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属百越地,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县治为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鄮(县治为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句章(县治为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三县。唐时称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唐朝开元年间
明州港正式“开埠”
从唐朝到元朝
日本、朝鲜、东南亚
以及中东的商人蜂拥而至
宁波三江口一带桅樯林立、千帆竞渡
区域水系与宁波州
区域水系与宁波州城选址
三江口州城的选址受到国家层面交通运输体系的影响。
一方面,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将国家主要贸易路线延伸到东海岸,使得宁波成为大运河的南端终点。另一方面,优良的港口条件使得宁波从唐代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特别是在与日本、朝鲜等地区的贸易交流方面尤为重要。
对于宁波地区及州城本身而言,三江口州城位置的确定是对于区域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系特征的准确判断,同时以三江口州城作为核心,又促进了自然和人工影响下区域成熟水系的形成和发展。区域水系对选址的具体影响体现在供排水需求、交通运输、防洪避灾及防御等多个方面。
新航路开辟后
在人眼中
宁波是远东地区较优越的通商口岸
但明朝统治者却认为
这个滨海港口是充满不安定因素的是非之地
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水系
在周边自然与人工水系的影响下,宁波自身水系形成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城市的给排水需求。给排水功能主导下的城市水系统通常包含入水口、储蓄设施、供应设施、排水口以及起到拒咸蓄淡作用的一系列碶闸控制设施。同时,城市还需要相应的水位监测设施以实现对水位即时的总体调控。
宁波州城水系图及宁波州城水系统关系示意图
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
海定波宁
14世纪二三十年代
宁波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人的游记中
《鄂多立克游记》书中提到的“Menzu”
(注:“明州”音译)
即今天的宁波
这个港口的繁盛让鄂多立克叹为观止
“此地船只如此之多,不仅你耳闻之后不太会相信,即使你亲眼目睹之后可能也会感到难以置信。”
东海之滨的明州(宁波)
处在中国海岸线的中心位置
以港阔、水深、浪静、风平著称
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望朝鲜
因此被誉为“海道辐辏之地”
更难能可贵的是
宁波东南有天台山脉和舟山群岛
可以成为阻挡台风入侵的天然屏障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为避国号讳,朱元璋将明州改为“宁波”
取“海定波宁”之意
▲ 清初宁波府水系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6月
欧洲人地图上,先有宁波再有浙江
早期绘制的国外地图上
“宁波”竟然早于“浙江”出现
在葡萄牙制图学家陀拉多
1571年绘制的地图上
华南地区准确地标有“广东”
在浙江沿海区域内
作者用大写字母标上“LIAMPO”(宁波)字样
显然,作者不知有“浙江”省名
却知道“宁波”的所在
1581年,西班牙人门多萨收集大量资料后
写成了《中华大帝国史》
书中认为中国沿海有5个省份
其中一个省竟然是“Liampo”
显然,这里所说的“宁波省”
实际上指的是浙江
▲ 该图绘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是以传统山水画法描绘中法战争镇海之战的示意图,上图截取的场景为宁波三江口一带。1844年开埠之后,宁波三江口北岸成为外国人聚居区,由于这片“江外之滩”比上海外滩早20年出现,故被称为“老外滩”。(供图 / 周时奋)
海禁岁月
洪武四年(1371年)
朱元璋颁布严厉的海禁令
严禁官民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实行海禁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沿海的“倭乱”
在过去的贸易活动中
与日本关系最为密切的宁波港
成了海禁的受害者
每年夏天
北赤道暖流从宁波港流过
进入日本沿海
冬春季节,北冰洋寒流绕经日本
流入东海
这样有规律的洋流
为中日两国之间开辟了天然航线
宋元明清四朝
日本人生活中熟悉的中国城市
应该就是宁波了
▲ 图为上林湖青瓷运输想象图。从汉代到南宋,上林湖畔的窑火持续了千年之久——那里既是青瓷生产中心,又是可以与宁绍平原水系相通的码头。通过明州(今宁波),大量青瓷被输出至世界各地。(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6月,绘图 / 付大伟)
嘉靖二年(1524年)
宁波发生了“争贡事件”
直接让明王朝海外贸易政策发生转折
以“祸起于市舶”为由
明朝礼部撤销了宁波市舶司
关闭了宁波市舶司后
明朝军队又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彻底摧毁了宁波的外港——双屿
至此,宁波的官方和民间贸易渠道
均被明朝政府扼杀了
隆庆年间,部分沿海地区暂时解禁
广东、福建的私人贸易活动实现了合法化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清政府下令“闭关锁国”
西洋商船可以在广州虎门停泊,进行贸易
在这两次的“特例”中
通商与宁波是绝缘的
两座港口的兴衰更替
从1374年
“罢明州、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开始
到1844年重新开埠
宁波的海港在470多年岁月里
几乎是处于荒废状态
即使可以通航
也多是进行国内的小宗贸易
就在宁波港逐步走向衰落的时候
对岸长江口的小县城上海却悄然崛起了
直到1832年
上海在世界还是一个陌生的地名
16至18世纪
欧洲人迫切想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
但那些浩荡的西洋帆船驶到宁波后戛然而止
鸦片战争后
外国冒险家才蜂拥而至
建筑了码头、仓库
到了1937年
宁波港船舶载重量已经不到上海的1/10
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
当时的宁波
与葫芦岛、烟台、温州等港口一样
不过是一处无足轻重的“三等港”
一座千年商埠
最终在国际航运体系中被慢慢遗忘了
▲ 宁波—舟山港区位置示意图
500多年前
宁波因海禁之祸远离了世界航运版图
2005年底
“宁波—舟山港”作为新的概念正式启用
历史上,宁波、舟山本是一个整体
后来,宁波、舟山分别成为独立的行政区
地图上那条红线束缚了两个大港腾飞的翅膀
如今,一体化后的新港口
正在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本图文综合自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园林杂志、百度百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
福利日 | 冬日火爆!仅29元起,吃货们快来畅享乡野田园里的“莓”好时光
福利日 | 铿锵有力的神助攻来啦!过年想带女友回家必看!
福利日 | 未到过长白山,你不会知道北国的冬天比你想象的还美
要火了!宁波要建省级湿地公园,还有一个超级公园即将开园
欢迎在本平台投稿,1916266499@qq.com,一经采纳我们将给予奖励。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