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幻修真 |圣灵作用与圣灵剧本
今天分享奇迹课程“第五章 疗愈与圆满”。几年前,我第一次看奇迹课程的时候并没有了解到这本书循序渐进的特质,我一直认为翻开任何一章看,都是一样的。
圣灵
其实,奇迹课程这套书很有趣。当你需要看到的时候,翻开任何一页,那一页说的话语就是你要看的。当你想系统学习的时候,会发现一章接着一章是循序渐进的,一点一点耐心地敲开我们的心灵,松动我们绷得很紧的信念系统。
圣灵用很温柔的方式慢慢地把我们旧有系统脱胎换骨,整个心灵的治愈过程是十分温柔的。
第四章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小我的内容,第五章的核心是圣灵,让我们比较深入地认识圣灵。分享之前,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正文是怎样帮助我们的。
第一、以幻修真有可能吗? 我曾经想过如何给盲人讲懂光明,现在让我们扩大范围。我们知道梦境中的一切都是幻,幻相世界的一切只是色,我们只能靠象征去思考的心智去了解真实。
上次分享我们说过,幻相中最接近真实的描绘词语是空性,但是空性这个词令人不满意。如果我们说真实就是空性的话,跟没说是一样的。在这一章,奇迹课程告诉我们如何以幻修真,这里的幻包括一切看到的、听到的、头脑里面能想到的、可以理解的,就是整个知见系统合起来为幻。
这些是目前活在幻中的心灵唯一有的感知,唯一感觉存在的方式。如果我们突然说把一切色相去掉,没有声音、图像、触觉、嗅觉和感觉,甚至没思想,用幻中的心灵去思考,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会面临什么都没有。
然而,真实是不可能可怕的,甚至可以说幻相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的喜乐,没有一个不是真实带来的,只是这个真实已经被扭曲了,被幻相压抑着,只能透出一丝丝灵光而已。
如果一丝丝的灵光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喜乐,那么浸泡在光明中怎么可能会恐惧呢?
第二、上主为什么不亲自渡我们?上主既然是无所不能的,作为他的圣子在幻相中受苦,他为什么不来渡我们?这个问题在这章中也能看到解答。
第三、不判断,人怎么活?因为奇迹课程说我们的知见系统就是把我们囚禁在幻相中的根本原因,那么不判断,人怎么活?有没有一种活法是不需要判断的?
第四、究竟什么是圣灵剧本?圣灵剧本在第五章还没有展开说,但是第五章给的信息已经能让我们看到圣灵剧本的雏形了。
心灵相信什么,
什么就成为它的现实
现在我们来看导言部分的第二节:
【既然恐惧与爱无法并存,既然人不可能同时充满恐惧又洋溢活力,那么唯一可能存在的圆满境界就只有爱的境界了。爱与喜悦毫无分别。
因此,唯一存在的圆满境界,必然是满心喜悦的境界。于是,疗愈他人或是给人喜悦,与帮人整合或重归一体便成了同一回事。为此之故,圣子奥体中哪一部分给出疗愈,或哪一部分接受疗愈,其实毫无差别。每一部分都会从中受益,而且获得同等的利益。】
在这个世界,尽管我们把自己梦成是分裂的,而且已经把分裂当真了,但是却无法阻止心灵一体性地运作。
因为心灵是上主创造的,我们不管怎么认为,心灵的运作法则依然是依据灵性法则运作,这就是我们得以治愈的根本保证。我们知道心灵接收什么,什么就成了他的现实。所以,幻相中的所有法则(即我们在梦境中所有的信念,这些信念都会变成真真切切的法则)对我们起作用。
但是,这些法则的作用是障眼法,是后天学来的,它是心灵入幻以后看到的。这些入幻以后看到的东西并没有把心灵真实的运作覆盖掉,它只是额外的。
也就是说,在幻相运作的同时,在另一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维度,在心灵那个层次,依然是按照心灵法则运作的。奇迹课程就是让我们用另一种目光看到在真实世界心灵是怎么运作的。
圣灵具备两种目光,他既能看到幻相怎么运作也能看到真相怎么运作。正因为圣灵能同时知道真相和幻相,圣灵才不会迷惑。眼睛才会迷惑,因为它只看到幻相系统,没有对比。
导言第二段最后这句话给的法则,我把他叫做“全息一体”的运作法则,这个法则此时此刻仍在运作中,不管我们看得见还是看不见。这个法则就是,在圣子奥体中,不管哪一部分给出疗愈或者哪一部分接收到疗愈,是毫无区别的。
在幻相世界,我们看到我在帮助弟兄,弟兄被我帮助。但是,在真相中没有区别,帮人和帮自己是没有区别的,这是一体心灵的疗愈,过后我们会讲到。
真正的疗愈不是形式上的帮助,是你在内心承认兄弟是上主之子,对别人的承认和对自己的承认,效果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而且这种承认,每一部分都会从中获益。是每一部分,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整体都会获益,而且获得同等的利益。这个法则在幻相界是行不通的,但是在心灵境界依然是这样运作的。
邀请圣灵
上一章我们已经探讨过圣灵究竟是什么。在北美,奇迹有两个比较大的派别,一个是罗伯特派,一个是肯恩派。
肯恩对圣灵的认识是,圣灵不是独立存在的高灵,圣灵不是像传统认为的是上主派来的、高高在上接我们回家的这么一个高灵。
而罗伯特认为圣灵是独立存在的,而且是一个,他在奇迹课程也找到支持自己论据的地方。我通过学习,几乎是百分之百地赞同肯恩,因为奇迹课程其实很多地方已经点明了。
比如他说,听圣灵和听小我,仿佛让你觉得我是你之外的两个概念,其实这只是为了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小我的知见系统去理解而已。
真实情况是,圣灵就是我们的高灵。形象地说,活在幻相中的人是活在自己心灵低层次的部分,而所谓的开悟觉醒无非就是把意识提升到心灵的高层次部分。
在读正文之前,我们想一想,我们从来没有和上主分裂过,即使此时此刻我们蒙在幻相中,我们按照幻相的物质法则生活着,我们的灵性法则依然在运作。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在上主眼里我们依然在天国里,没有变过。说明我们和上主一定是相连的!我们和上主相连的部分就是圣灵。
另一种表达,活在幻相中的人真正的分裂是小我和圣灵的分裂,圣灵其实一直在我们内。当我们第一次分裂的时候是带着圣灵一起分裂的,就是所谓的“不彻底的分裂”。
当我们决定玩这个游戏,就是奇迹课程说的天人分裂的时候,分裂是不彻底的,我们知道分裂是不可能发生的。知道分裂不可能发生的那一部分心灵就是圣灵,用人的话来说,我们的意识把这一部分压到潜意识里面,甚至比潜意识还要深。用奇迹课程的话表述,圣灵就是我们高层次的灵。
【T-5.I.4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上主”唯一具有象征作用的一部分。】
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圣灵,他们都是灵。那么,圣子有象征性吗?没有。当我们恢复圣子本貌的时候,我们并不知幻。天父有象征性吗?也没有。
因为上主的如如不动守住了灵性的本貌,所以他根本不需要知道任何的妄见,他不需要知道幻!而圣灵是唯一知道幻的,所以圣灵是很奇特的,非常非常特殊的一种灵性方式,他既知道幻又知道真,具有象征性。
第一个问题:以幻
修真可能吗?
为什么说圣灵具有象征性很重要呢?今天第一个问题是,以幻修真可能吗?答案是可能,可能的依据就是圣灵。
圣灵具有象征作用,他能看到幻,如果圣灵能看到幻,我们就能问一个问题:圣灵眼中的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能问上主眼中的幻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上主不知幻、看不到任何幻,幻对上主来说完全不存在。
圣灵眼中的幻和我们在同一个层次,因为在幻中的心灵只能知道知见,不能直接知道真知、真实。这时,有一种知见就变得极其宝贵,这个知见就是佛的知见、觉者的知见或者说是圣灵的知见。
我们学习的是,圣灵如何看待幻相。整部奇迹课程其实是教这个的,这个只有圣灵亲自教,没有任何人能替圣灵说话。没有任何人能说圣灵眼里的幻相是这个样那个样的,只有圣灵亲自教!
奇迹课程的出现就是圣灵如何看幻相并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了,我们学习奇迹课程就是学习圣灵的目光。圣灵目光的重要性在于,你一旦接纳了而且变成圣灵的目光(这个是可以学习的),就等于你活出了圣灵。
同时,圣灵也是知道真相的,接下来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地知道真相。
奇迹课程的奇迹就是这么发生的,在奇迹发生的那一刻,我们选择了圣灵的目光。由于我们选择了圣灵目光,在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层次,甚至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层次,我们心灵里感受到了圣灵所感受到的真实,那个就是奇迹的发生。
所以,以幻修真关键的连接点就是圣灵目光,不是什么幻都可以修真的,只有一种幻可以修真,那就是圣灵的目光。
奇迹课程叫做圣灵的目光,佛法的很多法门其实都在讲圣灵目光。我们经常说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圣灵把这个比喻成我们的一个善心、善念,当我们发出善心善念的时候,我们就在接近圣灵目光。
那么,在多大程度上发的,就要看这个善念里还有没有罪咎、分别、分裂的信念在里面,它的杂质越少,这个善心就越纯。当发出一个纯度百分之百的善念,已经是没有任何人和自己分裂,这一念就跟圣灵同频了。
虽说同频的只是一个观念,但是不得了啊,观念的背后圣灵是知道真相的,由于和圣灵观念的同频,我们的心在那一刻就感受到了真相。感受到真相的那一刻,心灵被真相触及的那一刻,就是奇迹。
【T-5.III.1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一部分,他的心一部分在你内,一部分在上主内。这句话仍有待进一步澄清,但口说无凭,还需要经验。】
每一位亲身经历过奇迹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真实的。这句话真的是口说无凭,需要经验。圣灵的心就在我们内。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如何听到圣灵的声音,如何去找圣灵?
这些问题提出来其实等于在说,我不承认圣灵在我内,我不承认,因为我感觉不到他,所以他不在我内。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圣灵,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启动内心的善念,善念人人都有。
有部电影《悲惨世界》,里面冉阿让发出的那个善念善心,其实善心人人都有,所以自古才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思就是说,没有什么业报、没有什么恶报,放下屠刀的那一刻他已经选择圣灵了,
当他选择圣灵的那一刻,他做的任何一切都与他的过去无关了。但是人不这样认为,人认为身体是有连贯性的,如果他扮演一个恶人、做过恶事,他放下屠刀后,他不能立地成佛,他要接受惩罚,要接受审判,那是因为我们把心灵和身体等同了。
而奇迹课程说,身体是中性的。不管这个人叫做恶人也好义人也好,不管他的身体以前做过什么,身体永远是中性,所以当心灵选择善心的那一刻,他已经是圣灵了。这就是,圣灵就在我们内。
圣灵还有一部分在上主内,就是圣灵“脚踏两只船”了。而相信小我的这一部分低层次的心灵,不是这样。
相信小我的这一部分低层次的心灵,之所以把这个世界玩真,把梦境当真,能够轮回,说明它已经把天国干干净净地忘记掉了。如果没有忘记的干干净净,它是不可能把幻相如此当真的。
于是,奇迹课程的层次关系就出来了,圣灵一部分在我们内,在我内的这一部分负责了解对所有幻相的判断,他的另一部分在上主内。
我们回家的步骤就是,先和圣灵在幻相内的这一部分结合,这一部分不要怀疑,他就在我们内。所以奇迹课程说了“口说无凭,需要经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练习的原因,当奇迹真的发生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原来真是这样,原来当我们选择奇迹目光的时候,内在的圣灵真的活出来了。
圣灵是谁?圣灵就是真实的我们,是我们的高我。圣灵还有一部分在上主内,这就使得圣灵成为连接幻相和真相的桥梁。
【T-5.I.5圣灵就是基督之心,超越了人间知见而觉于真知之境。】
是如何成为基督的?上说,圣灵给进行了一次洗礼,洗礼之后就成为基督,他就具备了基督之心。
基督之心被传统认为是只有能有,其他人不能有,因为他们把的身份定义的太特殊了。而基督之心是人人具备的,每个人都有基督之心,基督之心就是圣灵之心。
我们是一类复合物、重叠物,每个人都有“两颗心”,这个认识并不稀奇,自古人们就发觉每个人内在都有善和恶两面,这不是陌生的概念,所有的传统文化、宗教都在说,人心中同时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
很多哲学家都在讨论,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我们是复合体。
我们内部的善心就是基督之心,也就是佛法说的我们的佛性,这个心人人皆有。还有一个心,就是入幻的心,完全被小我武装的我们平时这个判断之心。
那么觉者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觉者并不是说他们的圣灵比我们大,或者他的圣灵比我们特殊,觉者无非是常常活出基督之心的人。入幻的人常常是活出小我之心,区别就在于此。
第二个问题:上主为
什么不度我们?
【T.5.I.6圣灵即是“救赎之心”。他所代表的境界与“一体心境”如此接近,打开了度向彼岸的可能性。知见虽非真知,但它是可能被度到真知之境。“被度”的被动语态是别具深意的,因为最后这一步确实出自上主。】
为什么要强调被度呢?我们今天的第二个问题,上主为什么不度我们?答案是,上主站在岸边接我们。奇迹课程这个答案给得非常圆满,给我一种平安的感觉。
我一直在想,从我入幻到进入真中总是缺了一个环节。我可以不断接近真知,我可以不断加深对奇迹课程的学习,不断的健全正见系统,但是隐隐约约觉得差一点什么,我总觉得靠我自身之力好像不能够完全地进入那种超越知见的真知境界。
那一步怎么办?奇迹课程给出答案,那一步不是由我们去做的,那一步是上主做的。
回到第四段【T-5.I.4】,有一句话:
【更确切地说,真知是因着他而出现的。我先前提过一种更高或是更真的知见,它是如此接近真理,以致上主能够轻易跨过这小小的鸿沟。】
我们现在知道了,幻和真之间的确有一个鸿沟,由于圣灵的出现,他已经把鸿沟降到了最小的程度,这个最小的程度使得上主可以跨出一步把我们接回去。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上主是站在岸上的,他的脚一点都不会被沾湿。圣灵是竹筏,竹筏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走,不论我们在哪里,地狱、人间、过去、未来,任何的时代,圣灵都能畅通地通过。
我们要上岸怎么办呢?我们是一只会游泳的鸟,在水里泡的时间很长很长了,都忘记怎么走路,怎么飞了。
回天国的步骤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要在水里学会怎么上圣灵这个竹筏,上了竹筏之后还不要乱动,让竹筏带路。因为竹筏知道岸边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不要开船。
我们先要知道竹筏在哪里?现在我们知道竹筏就在我们内心里,每个人内在都有竹筏,不需要到处找。上了竹筏,竹筏也不能把我们带上岸,竹筏只能在水里面行走。
自古佛法说了,再好的竹筏,等你上岸的那一刻,你要把它放弃掉。如果你站在竹筏上不愿意走,你永远也上不了岸。
奇迹课程给的答案是这样的,圣灵有一种知见,这一知见由于太正了,正到了基本上可以用语言或者用理解接近完美地来表达“天国”。相当于竹筏靠岸了,我们站在竹筏上看着岸。
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岸的我们对陆地(天国)是毫无知觉的,怎么办呢?这时上主站在岸边一把把我们拉上岸,所以最后一步是上主来做,我们不需要担心。
但前提是,这个小小的沟距要非常非常小,也就是只要我们在和圣灵不断调频的过程中,当我们的频率和圣灵的频率完全一致的时候,没有偏差的时候,回归天国是必然的,而且这一步由上主负责,不需要我们来操心。
被渡与另一个说法“天度自度人”并不矛盾,天度自度人不是说我们自度,而是说我们要有这个心愿,要愿意上竹筏,要愿意靠岸边,这一步是我们来做的。
【T-5.II.2&3圣灵是上主对分裂状态的终极答复,在整个心灵恢复它的创造力以前,救赎必须靠他才能发挥疗愈之效。救赎原则与分裂原则的运作是同时启动的。上主在小我形成的那一刻,就已把喜悦的召唤置于心灵之内了。】
当我们想出一个分裂原则时,其实就已经有了后备计划,这个后备计划就是救赎计划。
用人的头脑可以这么理解,天心在玩这场分裂游戏的时候,还没有傻到连一个后备计划都没有,后备计划就是回归计划,当我们有了一套分裂计划,即想好了怎么分裂,同时就产生了一套怎么回归的计划,这套计划圣灵知道。
其实分裂一点都不可怕,在我们设计怎么分裂的同时,圣灵的救赎计划已经展开了,是如此的天衣无缝。
圣灵并没有干预我们在幻相中做出这个自由的决定,我仍旧体会到了分裂,还造出了这么一个世界,造出了一世又一世。与此同时,圣灵的救赎计划同时启动。
【T-5.II.3上主在小我形成的那一刻,就已把喜悦的召唤置于心灵之内了。】
即他已把圣灵的召唤置于心灵之内,幻相世界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你不可能把内在的圣灵甩掉。因为圣灵在我们内,我们不可能和自己再分裂了,圣灵已经是不可再分的,幻相中的任何“心”里面都有圣灵。
【T-5.II.3 “圣灵在你内”,没有比这更真切的描述了。】
这句话等于佛性就在内。
【T-5.II.3他就是呼唤你回归自己的本然(也是未来本然)的天音。即使在世上,你是可能做到不听其他声音而唯天音是从的。这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及学习的愿心才行。这是我在世时所学的最后一课;不论是从学徒角色或圣子身份而言,上主儿女都是全然平等的。】
第三个问题:不判断,人怎么活?
我们今天第三个问题,不判断,人怎么活?我们需要知道,判断是小我之心在判断。当我们这个问题时,其实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内除了小我之心还有圣灵之心,圣灵不是外在的高灵,他就是我们内在真实的愿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依圣灵而活。
依圣灵而活,就是一种不断受到灵感启发的状态,有点儿像依心而活的状态。圣灵会判断,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圣灵的判断,圣灵的判断和小我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第八节【T-5.II.8】,【他是你与上主之间仅余的交流管道;你能够切断天人交流,却销毁不了这一管道。】我们再回到第一节第七段话【T-5.I.7】,讲的是依圣灵而活的一些特例,【圣子奥体中每一份子所共享的“启示灵感”就是圣灵。】灵感人人都有。
小我试图完全隔绝圣灵,要我们听不到圣灵的声音,但是漏洞是非常多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一意孤行、很冲动地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在有一个声音,不是很大,一直在重复着跟你说“不要这么做,你不是非得这样做不可,你另有选择。”
这个声音在劝我们。当我们后悔的时候,我们都会察觉,原来当我犯错的时候,当我们冲动做出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不平安的经历的时候,其实是有被提醒过的。
所以,圣灵的作用,奇迹课程反复用一个词“提醒”。圣灵没有霸气,他不像小我。其实越恐惧越脆弱的,就越显得霸气。
就像小狗一样,越小的狗,那种吉娃娃,内在的恐惧越大,它越弱,见到人之后,越汪汪汪地叫个不停。而那种很强壮的大狗,见到人之后多数是瞟你一眼,爱理不理的,一点儿都不怕人。
圣灵就是这样的,因为圣灵“有恃无恐”,永远不要指望圣灵的声音大过小我的声音,当我们冲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圣灵如晴天霹雳一样,突然显现说“stop!”停止,不要去做。这是不可能的,圣灵的声音永远是温柔的、轻微的提醒。
幻象故事毫无意义
第一节给了三个依灵感而活的特质,圣灵在幻相中的特质处处体现了他在天国的一些特质。
圣灵是双向的,他一半活在灵性世界中,一半活在幻相世界里。圣灵在幻相的特质就是灵性入幻以后的表现方式。
圣灵的特质有:他的普遍性有目共睹,凡是达到圣灵这种境界之人,就不再怀疑“分享就是获得”了。
“灵性深知“我有”及“我是”其实是同一回事。高层次的心灵(即圣灵)是根据灵性法则运作的,因此它只服从上主的天律。“获取”的想法对灵性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活在小我世界,活在幻相世界中,人的一生都在试图获取,不仅成人是,小孩也是这样。
小孩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怎么获取了,只是他要的东西是玩具...。有个游戏叫抓周,小孩满月的时候,在他面前放着各种东西,在他没有任何知见的情况下让他去抓。
据说小孩受前世情绪反应的影响,在今生还没有学习东西之前,会有一些前世的残留记忆。据说抓周比较灵验,比如抓算盘,长大会当会计;抓笔头,可能要当作家;抓音乐方面的东西,可能要搞音乐,等等,是民间的一种的实验。
在这个现象中,当我们看到小孩想抓的时候,其实没有一个小孩形象在,小孩的内在仍然是心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心灵是和较低层次认同的。
因为他有获取的概念,他想抓一个东西,代表他的倾向是什么。但是,如果出现一个小孩,只是个比喻,他的面前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他却无动于衷,什么都不想抓,大人会再换很多东西,让他去抓,他还是不抓。这样的小孩,也就是扮演这个小孩的心灵可能就是跟更高层次的心灵相对应的。
【T-5.I.1只要你能接受“世界只是一种观念”,那么小我对“给予”与“失落”的错误联想便会当下瓦解。】
奇迹课程反复用“圣灵怎么看世界”和“小我怎么看世界”进行对比,这个对比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就是通过对比学习的。可以这样说,失去了分别心,学习不可能发生。
而我们现在已经没有直接认识真知的能力了,但是我们有学习的能力。一般的人,即使你没有很高的文化学历,或即便没上过学,在家庭和社会中也学过一些东西,说明我们对学习并不陌生。
所以奇迹课程也就是圣灵,他会用适合我们的方式教我们,他知道我们还有学习的能力,他就利用学习的能力教我们。因此,对比随时都需要。
小我认为给予就等于失去,你给什么,你就失去了什么。给的意思就是“把我的给你了,我就没了”。基于我们的信念系统产生的幻相世界处处证明了这个法则。
所以,我们不要试图去问这个世界,给予和失去其实是一回事情。这个世界是先有这样的信念,即我们先相信了获取是需要的,在天人分裂那一刻,心灵已经有匮乏感了,一个有匮乏感的心灵,自然第一反应是想要获取。
基于这样的信念系统造出的世界,这个世界只能反过来支持它的信念系统。所以,永远不要靠这个世界去证明给你“真相是什么”,证明不了的。
我们修行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我们总是在这个世界去找证明,典型的例子是,莱斯特开悟了,大家爱问的问题是,莱斯特是怎么开悟的?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当你问莱斯特是怎么开悟的时候,等于是在问幻相中莱斯特发生了什么,他的故事是什么。不仅对于莱斯特,宗教也是这样,开悟了,大家就会问做过什么事;佛陀开悟了,就问佛陀做过什么事。
这个恰恰是最无关紧要的,因为不管莱斯特做过什么,他仍然是在幻相中做,真正开悟的原因是他心灵内在的变化,而不是他在幻相中做了什么。
如果把这个当真了就会出现很多搞笑的事:佛陀是在菩提树下开悟的,于是打坐的人到处去找菩提树,以为在菩提树下打坐效果一定会好,说不定可以开悟。
莱斯特是生病后在家里闷了三个月开悟的,把这个当真,就会说,我是不是应该闭关,在家里闭关三个月。这些和他们的开悟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
开悟,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心灵里面的“化学反应”,那个蜕变才开悟的,我们是不可能知道他是怎么和圣灵结合的。
给予与获得是如何在
心灵层面运作的
【T-5.I.1&2只要你接受“世界只是一种观念”,那么小我对“给予”与“失落”的错误联想便会当下瓦解。让下面几个简单的概念,为我们开启这一觉醒之路:想法唯有给出才会增长。相信它的人愈多,其力道愈强。世上每一物都只是一个观念而已。那么,“给予”与“失落”之间岂有任何关联?】
“想法唯有给出才会增长。”这个不难理解,任何的想法,只要分享了,这个想法就加强了。 “给予”与“失落”没有任何联系了,这点从布施上也可以看出,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套肉眼看不见的法则在起作用。
我们想一想,人类以为已经很了解这个个世界了,但是总是觉着我们对世界越了解越不明白了。为什么科学家越研究越糊涂?哲学家总结这个世界,越总结越看不懂?
?就是因为这个世界看似是按照分裂法则运作,其实仍然是按照灵性法则运作,只是这个灵性法则肉眼看不见。
比如,上说“越富有的给他的更多,(心)越穷的还要把他仅有的收回去。”如果这句话不从灵性法则解释的话,人类就不懂了。人类试图在幻相中解释,就会误解,会变成社会不公平或者仇富心理,会变成富人已经很富了,怎么不分给穷人呢?
我们就会看到人间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比如,人间有这么个现象,穷山恶水的地方更容易遭灾。
云南近几年的地震都是在最穷最烂的地方发生,就是那个地方在地震发生以前,人的生活已经很惨了,还要发生地震。
如果从幻相去看就得出结论,老天爷不公平啊。不单是地震,世界的灾祸都是这样的,比如印尼的海啸,我观察了很多,越是富饶的地方越没什么灾祸。
人有一种仇富心态,仇富心态就是给爱设了上限,仇富表面看是嫉妒别人,因为心灵不分彼此,所以当我们仇富、嫉妒的时候,等于在给爱设限。等于在说,上主之子不配。这种心态怎么可能体验到天国,天国的殊荣比富裕大千倍万倍,是不可计量的。
如果连看到一个人富裕,我们都会不顺眼,怎么能允许上主之子进入无限自由的天国呢?
当人有布施心的时候,越布施越富裕。当然,前提是你布施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布施的动机有罪咎在里面,觉得我太有钱了,我得捐一点,不捐的话,怕别人说我。
就像一些明星,他捐款是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如果出发点是这个,这种布施在心灵层次达不到分享的效果。
他其实不是一种给予,是一种获得,他想获得名利、获得好的口碑或者获得媒体的称赞。只要我们发出的是获得心,那么就会依据小我法则、缺乏法则,所以这类不会得到无相布施的回报。
但是,有些人的给予,纯粹是为给而给,不是因为他多了才给,他就是觉着别人拥有他拥有的而感到幸福。这种心态在母亲身上很明显,家里有好吃的菜,如果只剩一口,母亲会把它夹到你的碗里要你吃。
因为这就是灵性法则的运作,是真的给,母亲看到了你吃和她吃是一样的,甚至你吃的喜乐的样子比她自己吃都幸福。
给予的两种诠释
再以放生为例,放生也是一种给,比如生病的人通过放生会得到一些好的回报。这个有两种解释,用小我解释,就是怪力乱神,会引入业报,会说这个鱼会来世感激你,或者菩萨看到你放生就会奖励你。
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大家不要被迷惑,这些都是怪力乱神,仍然是建立在分裂的基础上。那么用一体心、用圣灵的目光怎么看待放生呢?
其实就是给,你发出一个给予的心念,希望被你放生的鱼儿、龟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个希望给出去其实给的是自己。有些时候直接给自己会有障碍,因为你可能会说,我的病很重,我给不了自己,或者是我不配给自己。但是给别人会轻松一点。
好在灵性法则,给别人和给自己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所以灵性法则在这儿就很灵活变通了。
圣灵是最高的灵
关于找圣灵,怎么找?自己向内找圣灵是很难找的,因为自己的小我已经把圣灵压到比潜意识还要深的地方,你自己怎么找?
我们现在和小我等同的头脑意识是一层一层分裂、把真相一层一层压制,压制到只剩头脑这一部分了。如果还有低灵和高灵之分的话,圣灵就是最高的灵,圣灵是知道全部真相的那一部分。
圣灵不止是高灵,他是高灵的尽头,他是最高的灵,没有比圣灵再高的灵了。比圣灵再高,就没有高低之分了,就是天国的境界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赛斯就不那么神秘了,我们说赛斯是达到菩萨果位,是在色界一个了不起的高灵,不需要这么解释。奇迹课程的解释更合理,赛斯就是心灵在赛斯那更多的选择圣灵而只带有一点点的小我的杂质,是一个比值的关系。
人和人的区别、高灵和低灵的区别,就是在多大程度上和圣灵同体或者和小我等同的区别。
当我百分之百和圣灵等同,我就是圣灵;当我就是圣灵的时候,别忘了圣灵一半是在天国的,我已经是一只脚在天国了,那么另一只脚上主一拽我就回天国了。
以上节选自小飞虫录音229
小飞虫讲道录音点左下方阅读原文可收听
笔录|圆满如初
校正|孙玮
编辑|葛葛
■光明人生|小飞虫 戴老师 联合主讲 上海站
由此进入......
小飞虫妙趣横生的
分享人生体验和对
悟道觉醒之道路上
的心得体会。讲解
奇迹课程,深入浅
出而且贴进生活。
小飞虫奇迹分享
微信公众号:aci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