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幻小说小说> 穿越沦为农家女 524章完结 杨婵儿 萧逸

穿越沦为农家女 524章完结 杨婵儿 萧逸

2020-09-28 11:47:15

穿越沦为农家女  作者:天妮   524章完结 杨婵儿  萧逸


内容介绍:

一朝穿越一介女特工居然成了五岁的农家小妞,父亲上了战场渺无音讯,家里一贫如洗没有隔夜粮,只有母亲带着他们几个瘦的只剩皮包骨的兄妹,还有那为了争夺家产不惜将他们一家赶出家门的极品亲戚,且看她杨蝉儿如何在古代发家致富,带着一家人过上和和美美的好日子。



第1章 死而复生 1


    “好吵!”耳边是女人孩子悲泣的哭声,韩雪只觉得头疼得紧,脑中一片嗡嗡作响。


    “娃儿已经去了,老三媳妇节哀吧,莫要太伤心了,娃儿这是去天上享福去了。”老大夫叹了一声语气中带着悲悯,造孽哟,这么小一娃,杨家大房二房那些人偏生下得去手,他这外道人家都看不下去。


    老大夫话一落,屋里的哭声就更响亮了,哭的那个死去活来,韩雪被吵的头都快要炸开了,虚弱的睁开眼睛,手脚动了动,大致了解了现在的状况,她这是借尸还魂,或者说穿越了,灵魂附在了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娃身上,再多的情况就只有等以后慢慢了解了。


    妇人哭的正伤心,她身边的几个娃子也哇哇的哭着,不知道是因为真的伤心还是因为看到大人哭,反正大家都没有发现床上躺着的女娃动了,而且正睁开眼睛看着他们,直到韩雪挣扎着想要坐起来,老大夫惊叫了一声。


    “动了,动了!”老大夫太过激动声音有些拔高,眼睛瞪得铜铃般大,满脸的不可置信,他是亲自验明了女娃断气了的,现在人居然活过来了,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娘,娘,妹妹活过来了。”痛哭的妇人和几个娃仔看到韩雪坐起来也都停止了哭声,木呆呆的看着,像是做梦一般,还是离韩雪最近的一个小男娃声音清脆而欣喜的叫出声来,跑到韩雪面前,握住了小女娃的小手。


    韩雪穿到这个古朝代已经有好几天,也弄明白了她现在这幅身体的状况,身体的主人名叫杨蝉儿,还不到五岁,在她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她是最小的一个,父亲在她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被征兵上了战场,生死不明。


    杨家子孙繁茂,有三十多亩田地,在村上也算的上是大庄户,按说他们要过上普通人家的生活应该没问题,可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打小就偏心眼儿,偏向其他几房,不把他们当成自家人看待,尤其是杨老三被征兵以后,娘儿几个起早贪黑伺候一大家子,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在杨家受尽欺负和白眼,韩雪穿来的那天正是因为杨蝉儿的母亲赵氏维护了孩子几句被大房的责打,杨蝉儿小小年纪却很懂事,为了保护母亲才会误打误撞下被击中了脑袋,流得满脸是血,赵氏找杨老爷子和杨老太太主持公道却被赶出了家门,他们现在所居住的这一间小破屋还是好心的村民让他们借住的,不然娘儿几个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


    多么悲惨凄凉的一幕啊,这本来只有在书上或者戏剧上看到狗血情节现在却正是她这幅身体主人的遭遇,韩雪扶额感叹,不得不赞叹自己的运气实太差,不穿则已,一穿穿到了社会最底层,乞丐都没他们家那么穷。唯一让韩雪欣慰的是她从犯罪团伙手中夺回来的那枚古玉居然是个空间容器,契约之后就融入了她的身体中,里面有十亩土地和几座荒山,还有一池泉水,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什么都得从头开始啊,好在前世身为特工的她能很快的在任何环境下适应。---


死而复生 2


    白水村统共就那么大,村里难得发生什么大事,杨蝉儿死而复生的消息很快的在村里传开来,而为了不让人质疑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韩雪利用村民们信奉神灵的心理,只说她被牛头马面拘往地府时候遇见了观音娘娘,观音娘娘见她年龄甚小,同情她的遭遇,怜悯她的孝心,因此向阎王爷求了情,准许她重返阳间侍奉娘亲。这近乎荒谬不切实际的说法让村民们毫无疑问的相信了,村民们淳朴是一方面,再者杨蝉儿死而复生这件事情本就太过奇异,倘若不是菩萨保佑实在是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


    杨蝉儿的父亲那一班辈共有五兄弟,杨蝉儿的父亲排行老三,杨老三有三儿两女,庄稼汉子知识有限,心思都放在土地上,因此除了两个女儿三个儿子都没另外的取名字,只是按老杨家的这一班辈的年龄排行。大儿子排行第五,14岁,二儿子排行第七,11岁,小儿子排行第九,今年只六岁。大女儿杨秋儿12岁,在家中排行老三,么女杨蝉儿,今年才五岁,是家里最小的。


    “蝉儿,天凉了,你怎么不在屋里歇着,跑出来做啥子。”杨五郎看着杨蝉儿站在门外吹风板着脸喝斥,然后放下手中的活计把杨蝉儿抱进了屋里,因为在家中年纪最大,五郎明明还不到13岁的年纪却是一副大人的模样,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也在家里树立起了威严,弟弟妹妹们都很听他的话,这让赵氏很是欣慰。


    “大哥,俺在屋里呆了这多天闷得慌,你就让我出去走走呗。”杨蝉儿小胳膊抱着杨五郎的脖子撒娇道,因着哥哥的关心心里暖暖的,前世她只有爷爷一个亲人,爷爷过世后她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这一世虽然生在了穷苦人家,可是却有娘亲,还有哥哥姐姐,这么多爱她疼她关心她的家人,不得不说上天对她是恩赐的,虽然给了她最差的生活条件,却也给了她这世间最珍贵的亲情,生活条件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创造,亲情却是不可多得的。


    “不行,蝉儿身子还没好,乖乖躺铺上歇着。”五郎从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话就要把杨蝉儿放在铺上。


    “大哥,俺闷嘛,你看俺脑壳上的伤都好了,不出血了。”杨蝉儿不死心八爪鱼似的挂在五郎的身上,就是不肯躺回到铺子上,这几天她被娘亲和哥哥姐姐禁在屋子里,半步都不许出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出了几多血,咋有这快好,乖,躺铺上去,不听话打你小PP。”五郎心里对小妹的撒娇很受用,心里越发的疼爱,面上却很严肃,威严的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杨蝉儿不得已只好松开了手,五郎顺势把蝉儿放在了铺上,然后替蝉儿脱了鞋子盖了件洗旧的大衣裳。


新家很穷 1


    “小九,看着蝉儿,不许她下床,要是不听话你就来告诉哥。”五郎感觉到小妹这次受伤后越发的调皮了,不放心的把九郎喊进来。


    “大哥放心,俺会看好妹妹的。”九郎手里拿着几根粽叶跑进来,然后搬了张小凳子坐在床前,很认真的执行五郎分配的任务“蝉儿听话,哥哥给你折只草蚱蜢。”


    “不要!”杨蝉儿白了九郎一眼,将大衣蒙在头上心里相当的无语,想她一个拥有二十八岁灵魂的人,什么时候需要一个七岁的小子哄了,这年龄太小果然很蛋疼,什么人都可以管她,她从来没有这么迫切的想要快点长大。九郎看着忽然发脾气的小妹,找不着北的摸了摸头,不知道怎么把妹妹给得罪了。


    被杨家赶出来,家里没有土地,何况现在这个季节也不是种菜的时候,赵氏白日里在外面帮人做工,五郎也在附近乡亲的田地里帮着干农活,靠出苦力挣点粮食养活一家人,七郎和秋儿年龄还小做不得什么,拎着篮子在收割完的田地里拾稻穗,也能积攒出一点粮食,要是以前九郎和蝉儿也会一起跟着去的,可是现在蝉儿受了伤大家都不让她出门,九郎只好在家里照看妹妹。


    蝉儿经过这几天的休息和调养,身子虽然还是有些虚弱,不过已经没有了大碍,这还得多亏了老大夫仁心仁德,知道她家的情况硬是不肯收诊费,抓的药也是半卖半送,饶是这样,杨蝉儿家里也已经没钱买药了,杨蝉儿想着自己的伤快好了想要停药,赵氏坚持不肯,非得要杨蝉儿再吃几天,或者在赵氏的心里是觉得亏欠了小女儿的。


    和往常一样,一大清早一家人就出了门,只剩下九郎和杨蝉儿在家里,杨蝉儿躺在铺上看着屋顶发呆,心里则寻思着要怎样才能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最起码要能维持家里的温饱,这几天杨蝉儿的吃食都是单独留出来,可这并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知道,那天晚上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她悄悄的溜进了厨房,看见锅里煮着一大锅的野菜汤里面只稍稍加了一两撮米,这要是换在了以前在杨蝉儿认为那是连猪食都不如的,现在母亲还有哥哥姐姐们几天来吃的都是这个,她却是每餐一碗米粥还有半个鸡蛋,这一发现让性格一向淡薄的杨蝉儿眼睛里也是湿湿的,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杨蝉儿前世身为特工,在人才充盈的组织里,她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寻常,之所以在组织中有稳固的地位,是因为她比其他人懂的东西都多,几乎什么都不精,但是贵在什么都会,稍微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医术了,这也是受了世代行医的爷爷的影响,杨蝉儿想或者她在古代的第一桶金可以从医药这一方面出发。


    杨蝉儿这些天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她趁着在家养伤的这些天摸清了白水村的地形,她们住的这个


    小茅屋地方靠山比较近,再往里走个十来里的路程就是大山,她想进山采些草药拿到药铺去卖,另外大山里面可用的东西还多着了,还可以采一些野果蘑菇木耳之类的拿到集市上去卖,或者晒干了留着自家吃也是好的。


新家很穷 2


    杨蝉儿想要进山,可是还得把被留在家里照看她的小屁孩搞定了才行,不然被娘亲和大哥知道了又是一桩麻烦事,虽然杨蝉儿知道进山的事情迟早瞒不过,但也得让她显了本领才让大家知道,这样娘亲和大哥以后也会改变态度,不会老把她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管着。


    “小九,你在干嘛呢?”杨蝉儿冲窗外喊道,九郎听到杨蝉儿在屋里喊他,屁颠屁颠的就进了屋。


    “蝉儿,你比俺小不能叫俺小九,要叫俺小哥。”每次九郎听到杨蝉儿称呼他小九都要先强调这么一句,然后才会接下来回答杨蝉儿的话“俺在挑拣姐他们从地里淘换回来的花生,挑出好的来洗净晒干收起来做种。蝉儿,你等着,小哥给你洗花生吃。”


    果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蝉儿不禁赞叹,就连年仅七岁的小九也那么懂事,不和同年龄的孩子那般贪玩,知道在家里帮着干农活。


    九郎说完没等杨蝉儿回答就风风火火的跑出去,没过多久就用手捧了一捧湿漉漉的花生进来递到杨蝉儿面前,手上还滴着水珠,看得出来是刚洗的“蝉儿,吃吧。”


    “你也吃。”杨蝉儿也不客气,接过九郎手里的花生,一人分了一半,九郎本来不肯吃,不过拗不过杨蝉儿坚持。


    “小哥,俺跟你商量个事呗。”杨蝉儿想着自己进山的计划,笑眯眯的说道。


    “好啊,你说呗。”杨蝉儿受伤醒来后还是第一次喊九郎哥哥,九郎听了高兴笑得傻呵呵的,以为杨蝉儿吃了花生的缘故,心里想着以后有了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要留给妹妹。


    杨蝉儿看着笑得一脸单纯的九郎,感觉自己就像拐骗小红帽的狼外婆,这傻孩子要不要笑得这么傻,她还真不甘心叫他哥哥啊,这智商当她的弟弟还差不多,又是年龄问题,蛋疼。


    “小哥,你看俺娘和大哥他们都出去干活了,咱们也不小了,这么在家待着还不如进山去采些野果摘菌子,回头拿到集市上去卖还可以挣俩钱补贴家用,咱娘和大哥他们也不用这么辛苦,你说好不好?”


    “好是好,可是娘和大哥出门前不让俺们出去。”小九绝对是个老实的孩子。


    “娘和大哥是把咱当成小孩子才不让俺们出去,你想想俺们也不小了可以帮衬着家里了是不是,不能让咱娘和大哥为了咱这一家子这么受累。”杨蝉儿循循善诱,九郎虽然愣了点但是个懂事的孩子,听了她的话不会不心动。


    “可是要让娘和大哥知道俺们出去了肯定生气,大哥出门的时候还交代了蝉儿你要是敢乱跑出去他回来准打你小PP。”


    杨蝉儿听了九郎这话老脸一红,雷得那个皮焦肉嫩啊,要不是看九郎是个小屁孩她准得翻脸“俺们偷偷出去,不让娘和大哥知道。”


    “可……”九郎显得很为难


    “可什么,一个大男子汉这么婆婆妈妈的,没出息,你要是不去我自己去。”杨蝉儿给了九郎一个爆栗,背起一个差不多有她三分之一高的背篓朝外走去。


新家很穷 3


    “俺去,俺去还不成吗,蝉儿你等等我。”杨蝉儿的激将法果然管用,九郎见杨蝉儿急了顾不得许多也背了个背篓虚掩上门追上了杨蝉儿。


    对于乡里的孩子来说十多里路是算不得什么的,平时村里村外随便跑跑笑闹玩耍也是小几里路,九郎虽然只是个七岁的孩子,走了大几里的路一点都不带喘的,还是照应着杨蝉儿才放慢了速度,相对来说杨蝉儿体力就差了许多,一是因为受伤还没完全恢复,再者这幅瘦弱的小身板长期营养不良,走了大半的路程杨蝉儿再也坚持不住了,坐下来休息了半刻才重新上路,杨蝉儿心里想着以后要多锻炼才行。


    “蝉儿,你头疼不疼?要是实在累了我们就不去了吧。”九郎偷偷带着妹妹出来本就有些心虚,看杨蝉儿累的样子担心不已。


    “那怎么成,都走了大半的路了,小九,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半途而废知不知道,坚持就是胜利。”杨蝉儿趁着这会功夫也不忘好好教育九郎一番,小小的人儿,大人的口气,也只有九郎这单纯的孩子傻愣愣的听着,把杨蝉儿的话记在了心里。


    两个娃子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终于进到了山里,这样的深山大林里是非常危险的,听村里人说深林中除了大虫出没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更让人害怕就是野狼群,这也是除了猎户一般村民都不敢进山的原因,为了安全起见,杨蝉儿在前面开路,让九郎在后面紧紧地跟着她。


    由于对山里的情况不了解,杨蝉儿不敢深入,只带着九郎在山林外围徘徊,饶是这样两个人也收获了不少,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不光是田地里,山里的野果什么的也都成熟了,半天的功夫下来每人的背篓里都背了大半背篓的东西,有各种草药,蘑菇,野果,还掏到了十多颗鸟蛋,俩娃各自看着自己的收获都笑眯眯的。


    “蝉儿,你真聪明,不止认识草药,还知道哪些蘑菇是有毒的。”


    “那是当然,不看看俺杨蝉儿是谁,以后跟着姐混有饭吃。”杨蝉儿小小的下巴骄傲的扬起,妹纸算是堕落了,居然被一个七岁的小孩纸夸得尾巴翘上了天。


    “蝉儿,你又说错了,你是妹妹,不是姐。”九郎傻气归傻气,在哥哥妹妹这个问题上一点也不含糊。


    “知道了啦,不就比俺大两岁么,有啥了不起。”杨蝉儿说着也不理会九郎,将先前从家里带来的绳子拿出来折了几根大小适中的树枝丫做了两个有些不同的简易套索,然后布置在先前观察好的地方,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搞定!”


    “蝉儿,你这是在做什么?”九郎好奇的看着杨蝉儿的一系列动作,搞不懂杨蝉儿这是在做什么,杨蝉儿故作神秘的眨了眨眼睛。


    “不告诉你,等明天再来就知道了,走吧,时候不早了,咱们快些回去,不然娘和大哥就要发现就惨了。”杨蝉儿说完拉着九郎往家去。


新家很穷 4


    杨蝉儿上山的时候背的是空背篓,下山的时候背着大半背篓的东西花费的时间也和上山差不多,还差一里多的路程就要到家的时候,杨蝉儿就见七郎和秋儿远远地迎上来,脸上满是急切的神色,杨蝉儿暗暗叫糟,她光想着不让娘亲和大哥知道,忘了还有七郎和秋儿这一茬了,她现在想事怎么这么不周全了,难不成穿到了小孩子的身上,心智也变得跟小孩子一样了?


    其实杨蝉儿不是那么不周全的人,只是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她现在变成小女娃的事实,总免不了把存在感比较低一些的七郎和秋儿自动忽略。

    “小九、蝉儿,你们这是去哪了,俺和你姐到处找不见你们都快急死了。”七郎大跨步就走到了九郎和杨禅而的面前,声音中带着责备。


    “二哥,姐,你们别担心,俺和妹妹进山里采野果摘菌子去了。”九郎很老实的回答,杨蝉儿知道瞒不过七郎和秋儿就没有拦着九郎说实话,七郎和秋儿听见九郎和蝉儿进山了脸色吓得变了一变。


    “什么!你们进山里去了,小九,娘和大哥出门前是咋交代你的,山里有大虫大人们都不敢去,你带着小妹这么胡闹要是遇到了危险咋办,出了啥事咱娘不得哭死,咋就那么不懂事!”七郎虽然平时不像五郎那么严肃,可要是认起真来还真有大人的样子,七郎被训的不敢吭声。


    “二哥,你别骂小哥了,进山里是俺的主意,俺是想着咱娘和大哥太辛苦了,一天天起早贪黑的帮人做工,也挣不了几个子,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俺就想进山里摘点野货拿去集市上还能卖点钱补贴家用,俺不想让你们每餐都吃野菜汤了。”杨蝉儿说着眼圈就红了豆大般的泪珠滚落下来,这一半是做戏博可怜的成分,一半却真的是感情流露,前世她只有一个爷爷也早早的离她而去了,更让觉得亲情的弥足珍贵。


    七郎本来还想骂两人几句,见到杨蝉儿这样子也不忍心了眼圈有些泛红,一把抱住了杨蝉儿“蝉儿乖,咱家蝉儿最懂事了,二哥不骂你了,不哭啊。”


    杨蝉儿见目的达到吸了吸鼻子,把面上眼泪蹭在了七郎的衣裳上,然后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脸,将背后的背篓放下来“二哥、姐,你们看,俺和小哥摘了好多东西回来呢,等下回拿到集市上去,卖了钱咱们买些米回来。”


    “俺也摘了好多呢。”九郎说着也学着杨蝉儿把背上的背篓放下来给七郎和秋儿看,脸上带着几许自豪的神色。七郎摸了摸九郎的头,抱起杨蝉儿,和秋儿一人接过一个背篓一起家去。


    回到家,兄妹几个细商量了一番,七郎和秋儿禁不住杨蝉儿的央告,最终还是决定将杨蝉儿和九郎


    进山的事情瞒下来,将背篓里野货整理了,只将那十几枚鸟蛋拿出来晚上加菜,说是七郎在路边掏鸟窝来的,赵氏和五郎都没有怀疑,这天晚上起杨蝉儿也不愿意一个人另吃了,一家人在一起喝着稀粥,再有一个鸟蛋炒野菜,吃的香喷喷的,杨蝉儿从没感觉自己这么幸福过。


鸡蛋事件 1


    第二天,杨蝉儿进山的队伍又壮大了,除了九郎,七郎和秋儿也加入了,只等赵氏和五郎一出家门,兄妹几个就进山,偏巧一大清早家里就来客了,杨老四的媳妇李氏拎着篮子被赵氏领进了屋里。


    “他四婶,你咋一大清早的就过来了,快进屋里坐,家里也没什么可招待的,就只有口水喝,你别嫌弃。”赵氏殷勤的招待,在杨家五兄弟里,四房平时待她们娘几个是最好的,还在杨家的时候明里暗里帮衬了她们不少。


    “三嫂,俺就不坐了,家里的活计还等着俺回去干呢,蝉儿丫头伤的不轻,到今日俺才抽出点空隙过来看看,这篮子鸡蛋是俺和俺当家的一点心意,嫂子拿去煮了给蝉儿丫头补补身子。”李氏说着掀开了篮子上的布,里面放着是个白白净净的鸡蛋,赵氏见了忙摆手推拒。


    “哎呦,这咋成呢,她四婶,你这心意俺领了,可这鸡蛋俺不能收,家里的情况俺不是不晓得,他奶要是知道了还不定闹成啥样。”赵氏说起杨家老太太脸上不免露出几分郁郁之色,这么多年杨家老太太的作为已经成了她心里的一个阴影,丈夫因为老两口的偏心上了前线生死不明,尤其死了一回的小女儿是她这一辈子都抹不掉的心伤。


    “三嫂,你放心,这鸡蛋……”李氏刚要解释,屋外就传来了一道尖锐拔高的嗓音,声声打断了李氏的话。


    “好你个丧良心的婆子,黑心肝的,偷了家里的鸡蛋跑这送人情来了,你打量俺不能知道是吧,千刀万剐的,俺老杨家咋就娶了你这么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说话间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媳妇扶着一个穿着打扮还算干净体面的老太太快步从屋外进来,听着话里的语气是在门外听了一会了,见李氏把篮里的鸡蛋给了赵氏再也沉不住气,还没进门就开骂起来,杨蝉儿来到这总算第一次见识到了这杨老太太的风范。


    “娘,俺就说了,千防万防家贼难防,你看看老四媳妇平日里看起来多老实,也能做出这样的事,这才叫知人知面不知心。”杨老二媳妇钱氏平日里是个欺软怕硬又喜欢挑事的,平日里争不过老大媳妇,就欺负其他几房,今天一大早她见着老四媳妇偷偷摸摸的拎着个篮子出了门,心里料定有事,因此告诉了婆婆金氏,婆媳俩暗地里跟在李氏身后一路尾随到了杨蝉儿家里,才有了现在这一出。


    “娘,你误会了,俺没有偷家里的鸡蛋。”李氏没想到钱氏会诬赖她偷鸡蛋,连忙开口解释。


    “没有偷,老四媳妇,你可别睁着眼说瞎话,你要是没偷这些鸡蛋打哪来的,难道是你自己个生出来的不成。”钱氏咄咄逼人的说道,还不忘把李氏手里拎着的那一栏子鸡蛋夺过来站在金氏身后,金氏也是目光逼人的看着李氏,好似李氏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她立刻就要拿李氏作法。


    “二嫂子,你可不待这么冤枉人,这鸡蛋是俺当了头上的银簪子话钱买的。”李氏声音颇为委屈,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偏了偏头,果然她平素里带着的那根银簪子不见了,钱氏却不打算就此做罢。


鸡蛋事件 2


    “老四媳妇你可别哄人,你说你当了簪子咱谁也没瞧见,哪个知道你是不是诓人的,咋偏就那么巧,家里的鸡蛋被偷了,你就拿簪子换银子买了鸡蛋。”钱氏那张嘴素来厉害,李氏是个老实人就算有理哪辩得过钱氏,张张嘴再也说不出什么,只满腹的委屈。


    杨蝉儿算是看不过去了,这李氏太老实了,就冲她送了鸡蛋来也是一番情意,何况四房一股以前对她家的照顾,怎么说她也该帮上一把,不让李氏平白受了这污名,再者这老太太房里的鸡蛋有没有真被偷还两说呢,谁也没看见不是。


    “二伯娘,你这话说的,四婶她当了簪子咱谁也没瞧见,你咋就知道四婶是诓人的,俺奶房里的鸡蛋被偷你就瞧见了?”杨蝉儿言辞犀利,老太太和钱氏脸色都变了变,尤其是老太太的脸色像便秘了般,异常难看,老太太在家里掌着大权,一向说一不二霸道惯了,何曾被人这么质疑过,还是个不被她待见被赶出了门的孙女。


    “蝉儿你个小丫头片子,大人说话你插的什么嘴,就你这话,难不成你奶还能说假话冤枉了你四婶不成。”钱氏声色俱厉的说道,并不把杨蝉儿放在眼里,其实偷鸡蛋这回事还真没有,只不过是钱氏信口胡诌出来冤枉李氏的,她摸准了老太太的脾性,老太太听了也没吭声,显然是赞同她这么做的,变着法的想要拿捏李氏,将这一篮子鸡蛋归为己有。


    “二伯娘,俺可没说咱奶说的是假话,这都是你说出来的,至于四婶是不是拿了家里的鸡蛋自然有分辨的法子。”杨蝉儿说完看向老太太“奶,不知道您老丢了多少鸡蛋,俺知道您日子过得精细,肯定数了鸡蛋,您说个数,看对不对得上?”


    杨蝉儿说完还不忘警告钱氏两句“二伯娘,您可别掀开布去看篮子里的鸡蛋数,不然就算俺奶真说对了也脱不了嫌疑。”


    “这,十个吧。”金氏本来还想说忘了数数,可蝉儿这小丫头片子太精了,一句话就堵了她的口,别说杨家就村里谁不知道她日子过得精细,要说忘了数谁都不会相信的,金氏没办法,只好随猜了一个比较可能的数。


    杨蝉儿得了老太太的回答勾嘴一笑,她先前可是看了,这篮子里得有十多个鸡蛋,而且就算鸡蛋数巧合对上了她也有别的办法,现在看来不用那么麻烦了“二伯娘,你把篮子上的布掀开了数一数,看篮子里有多少个鸡蛋。”


    钱氏掀开蒙在篮子上的布一数,篮子里的鸡蛋足足有十五个,显然是对不上了的,钱氏又想到什么还想要辩驳,杨蝉儿已经先开了口“老太太、二伯娘,你们也看到了,这篮子里的鸡蛋数和奶丢的鸡蛋数不一样,这说明这些鸡蛋真是四婶自己买的,你们要是还不行可以再去查,四婶当了钗子的当票应该还留着吧,在哪买的鸡蛋也都可以找到人对证,总不能大家都一起跟着四婶合伙骗人吧,奶,你说是不?”


再次进山 1


    “那当票俺还留着哩,鸡蛋是在村里的吴四媳妇家买的,俺可以和她当面对证。”李氏听了杨蝉儿的话不住的点头,她刚刚咋就没想到这办法,说到底还是太老实,杨蝉儿这一番话下来,金氏和钱氏再能耐厉害也不能说什么,只是阴沉着一张脸,让人一眼看了就很不舒服。


    有了这一出,赵氏更加不会收李氏送过来的鸡蛋了,李氏也不好再勉强,和金氏钱氏一路回去了,赵氏叹了一口气“看吧,你奶和二伯娘这会子受了憋屈,回去肯定和你四婶置气。”


    “那也比平白受了冤屈好。”杨蝉儿脆生生的应道,赵氏也不反驳,似是同意杨蝉儿的说法,准备准备就出门去了,赵氏前脚才出门没多久,杨禅儿兄妹四个也背着背篓拿着一把草刀上山去了,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们还特地多带了两个大麻袋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次有了七郎和秋儿加入仍然是杨蝉儿带的队,七郎本来还不同意,但看杨蝉儿带着他们熟练的避开危险穿梭于山林之中,七郎除了诧异之外更加的信服杨蝉儿。


    杨蝉儿最先带着大家伙来到昨天用绳套布下陷阱的地方,不出她所料,两个绳套都套中了猎物,一只又大又肥的野兔子和一只野山鸡,用绳套套小猎物果然是最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兄妹几个见了都很高兴,最兴奋的就数九郎,他可是看着杨蝉儿布下陷阱的,昨儿一个晚上都没琢摩出这用绳子和树枝丫摆弄出来的玩意有什么用处,没想到这东西这么厉害。


    在几个好奇的眼光注视下,杨蝉儿把布置绳套陷阱的院里和方法详细讲解了一遍,然后把野兔和野鸡用藤蔓绑了放进背篓里,又重新布下了两个陷阱便领着七郎几个到别处去了,心里想着下午回家的时候说不定还有收获。


    和昨天一样,杨蝉儿教七郎他们如何辨认草药,还告诉了各种草药的用处,杨蝉儿因为准备充足,比昨天晚上往林子里深入了一些,收获颇丰,草药、蘑菇、野果种类丰富,杨蝉儿居然好运气的挖到了两颗野山参,趁几人没注意的时候,杨蝉儿将野山参收进了空间里,将各类草药也收进去了一些,种在空间里。


    一个时辰的功夫都不到,兄妹四个的背篓里包括带来的两个麻袋都装得满满再也装不下了,没办法,兄妹几个商量了一下只好先把东西送回去,来回再跑一趟,杨蝉儿看着那结的满满的桔黄色果实的几颗野柿子树,心下一动,干脆让七郎到村民家里借了一辆手推车,一天的时间,几个孩子从家往返山里四趟,摘了一百多斤的柿子回家,不得不说农家的孩子就是能干。


    七郎考虑到蝉儿年龄小体力差,让杨蝉儿在柿子树那等着,不必往返的跟着他们跑,杨蝉儿没有答应,主要是不放心七郎他们的安全,别看他们进了这林子好像没有遇到什么危险,那是杨蝉儿靠着前世做特工时对危险的明锐感知躲开了,在七郎他们没看见的时候,杨蝉儿还解决掉了两条毒蛇,这要是换了旁人遇上都是致命的,山林里到处蛰伏着危机,前一刻才走过的路下一刻再走也不一定安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野兽过来了。


再次进山 2


    兄妹几个最后一趟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回来的时候杨蝉儿还在先前设下绳套陷阱的地方又收获了一只野兔,将推车送还回去的时候杨蝉儿用簸箕装了两斤柿子一起送过去,算是谢礼,还让七郎和人说好明天还要借用一天,今天时间有限,树上还有好多柿子没有摘完。


    收获了这么多东西,想要瞒着赵氏和五郎是不可能了,现在也没有瞒着的必要了,天黑时分赵氏和五郎陆续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一大堆的柿子还有旁边的野兔野鸡等一些其他野货都有些吃惊,七郎作为代表将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赵氏和五郎听了又是安慰又是心酸,对于几个人自作主张还是免不了被五郎训斥了一顿,但尽管被骂了兄妹几个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进山里淘换野货的确能让家里进益不少,比起帮人家做工怎么都是划算的,最后赵氏和五郎都决定将手上的工辞了,更主要的还是不放心杨蝉儿几个孩子进山,山里的危险,有时候有经验的老猎户都不敢往林子深处走,尽管七郎和几个孩子将杨蝉儿如何躲避危险如何有本事说的神乎其神,赵氏和五郎还是不能放心的。


    摘回来的柿子都已经熟透了,放不了几天,赵氏本来想这么多柿子也够卖了,再多也卖不完坏了可惜,杨蝉儿告诉赵氏卖不完的柿子可以做成柿子饼,柿子饼不仅好吃,还有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等等,好处可多了,到时候卖了又是一笔进益,赵氏没有听过柿子饼,也不知道做法,看杨蝉儿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就不再多问了,只按着杨蝉儿的意思去做,这个女儿自从死而复生之后就多了很多寻常孩子不能的本事,当真是菩萨保佑。


    一家子人又在山里摘了一天的柿子,有赵氏和五郎的加入,比起七郎他们几个年龄较小的孩子,做起事来就有效率的多,又是一天下来,几棵树上的柿子就已经摘得差不多了,总共摘了两百多斤的柿子回去,加上昨天摘的总共就是三百多斤将近四百斤了。


    这么多柿子是肯定卖不完的,将柿子给村里那些平日帮扶过家里的人家送过去,杨蝉儿打算好了明天她们几个孩子就去集市上卖柿子,顺带将这两天从山里淘来的野货一起拿到集市上卖了,赵氏就留在家里,将那些熟一些容易坏的柿子挑拣出来,按杨蝉儿告诉的方法处理好。


    来古代也有十多天的时间了,杨蝉儿第一次上县城里的集市上去,心里有隐隐的期待和兴奋,这跟她现在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秋儿和九郎也和杨蝉儿的状态差不太多,兴奋的大半夜睡不着觉,相对来说五郎和七郎就没什么太多感觉,毕竟年龄要大些,早前就去过很多次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多久,兄妹几个一大清早起床,吃了早饭往集市上去,村里到县城有三十多里的路程,几个人推着车背着背篓走了一个多时辰的路,到集市上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了,热闹的很。

由于微信篇幅限制,只能发到这里啦!

喜欢这部小说的亲,可公众号留言小说名称或加微信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扫描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并且关注公众号】后续剧情高潮不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