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崇祯年间,有一位年逾六旬的刘员外,因无子嗣,去年新娶一妾,年方二十。谁知,不过三个月,刘员外一病不起,先是疲倦,耳鸣,健忘,心悸,小便白浊淋漓,尔后不思饮食,口吐清水,形体羸瘦。四方求医无效,奄奄一息,家人便抬他来万寿宫求神。万寿宫的道长见状,给他服用了一种叫“还少丹”的药丸。刘员外服用了道长的“仙丹”,饮食大进,精神振奋,真是今非昔比,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件事情恰巧被年轻的喻嘉言看到,于是他向道长请教:“何谓还少丹?”“山药、苁蓉、山萸、茯苓、五味、大枣……”道长一口气报出十多味中药,全是温肾暖脾之药。
道长见喻嘉言聪明好学,便详细地告诉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食欲、性欲是人的正常欲望,但是如果不加注意,不防微杜渐,便可造成肾阳虚、脾阳虚。温肾补脾,可使老人返老还童,故称还少丹。”对此,喻嘉言很感兴趣,用还少丹治好了不少病人。病例并记载于《寓意草》中。
还少丹是一张适合中老年常服的保健良方,适宜于中老年人未老先衰、脾肾两虚而火未大虚,身体瘦弱,面少精采,腰膝酸软无力,饮食无味,精神不振,目暗耳鸣,健忘怔忡,或中年,遗精早泄等。
此方出自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故也称杨氏还少丹。《洪氏集验方》、《卫生宝鉴》、《兰台轨范》、《汤头歌决续集》等书中有记载,但所用药物及用量略有出入。
杨氏原方为:山药、酒牛膝、茯苓、山茱萸、炒茴香各45g,续断、酒菟丝子、杜仲(姜汁炙)、巴戟天、酒肉苁蓉、五味子、远志(姜汁炙)、熟地黄各30g,为末,炼蜜为丸。注意:这些剂量是用来做一批丸药的,不是一天的用量哈。
还少丹的服用方法为每次6g~9g,每日2次,用淡盐汤或开水送服。应用此方时,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而定,同时,须久服,方能有效。
【方名】还少丹(补养之剂)
【功效】温补脾肾,养心安神。
【主治】
1.阳事痿弱,精气不射,尺脉微细,无子者宜服。
2.脾肾虚寒、血气羸乏、不思饮食。
3.肌体瘦弱、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牙齿浮痛。
4.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未老先衰,疲乏无力。
【方义】
两肾中间有命火,乃先天之真阳,人之日用云为,皆此火也,此火衰微,则无以熏蒸脾胃,饮食减少,而精气日衰矣。
苁蓉、巴戟--能入肾经血分;
茴香--能入肾经气分,两者可同补命门相火之不足,火旺则土强而脾能健运矣。
熟地、枸杞--补水之药,水足则有以济火,而不亢不害矣。
杜仲、牛膝--补腰膝以助肾。
茯苓、山药--渗湿以助脾。
山茱、五味--生肺液而固精。
远志、菖蒲--通心气以交肾。
大枣--补气益血,润肺强脾。
楮实--助阳补虚,充肌壮骨。
【方歌】
还少温调脾肾寒,茱淮苓地杜牛餐,苁蓉楮实茴巴枸,远志菖蒲味枣丸。
本公众号旨在传播中医学的思维、理论、方法和观点,并不能在线就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关于诊断和治疗的建议请到门诊面诊,病人本人不能来,也可以由家属携带资料前来代诊。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中涉及的方药,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有经验中医的指导下化裁运用,不要胡乱照搬。
翟志光大夫出诊时间:周六下午;出诊地点:孔医堂望京馆。预约电话:010-64789888。
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思维!
健康|快乐|自由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2105210788@qq.com
新浪搜索:翟志光
觉得不错就分享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