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小学一个班的标准班额,应该是45个人,初中和高中,应该是50个人,超过的被称作“大班额”。从去年9月开始,山东省教育厅计划用两年时间,解决大班额问题。为此将增加教师编制将近9万人,到2016年7月,已完成招聘1.6万人。
今年我省将新建531所中小学,改扩建991所。有267所新学校已经在今年新学年启用。
同时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微信:offcnsd)山东80%左右的小学的教师为女性,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 考虑女性教师正常生育需求,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或育龄女教师较多的学校,可以按不超过5%的比例适当增加教师编制。
今年6月,山东完成了中小学教师重新核编工作。总计8.79万名教师编制,其中,乡村学校增加3.76万名。
目前我省已有80个县市区试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年内所有县市区全部推开;2016年全省交流轮岗教师2.09万人,其中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1.22万人,663名城镇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
2015年,我省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
编制、人社部门负责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岗位总量,教育部门统筹管理教师编制分配、招聘使用、交流轮岗、考核评价等具体事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目前,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其余57个县(市、区)将在年内全面推开。
自2016年起,我省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管理机制。2016年全省交流轮岗教师2.09万人,其中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1.22万人。加大校长交流力度,大力推进城镇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乡村学校校长空岗后一律在县域内竞争上岗,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乡村学校校长轮换。据统计,今年已安排663名城镇校长到乡村学校任职。
为破解教师编制难题,我省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
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用教辅人员和后勤人员,腾出更多编制用于教师岗位。2016年,解决占用中小学编制26345人;调配分流富余教师、教辅人员16470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8401人。
建立教师编制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每3年核编一次。今年6月,完成中小学教师重新核编工作。其中,乡村学校按班师比核增3.76万名,针对承担教学改革任务、育龄女教师较多等情况核增2.78万名,增加临时周转编制1.29万名,市、县两级调剂其他事业编制0.96万名。
我省还健全教师补充机制,着力补齐乡村师资短板。截至今年7月,全省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32392人,已完成16586人,(微信:offcnsd)重点补充乡村学校和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急需师资。实施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计划2017年底以前全省将新增乡村教师1.8万名,补齐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缺口。实施省属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3年招收1万人,今年报考录取比达到7:1。开展大学生实习支教,每学年安排2万名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实习支教,其中1.4万名安排到52个财政困难县,省财政按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实行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对走教教师,财政给予相应补助。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教师节活动安排新闻通气会:
我省完善招聘办法,可以县(市、区)为单位,也可按学校组织招聘中小学教师,解决农村教师岗位报考人数不足问题。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县(市、区)探索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招聘教师。
截止2016年7月,全省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32392人,已完成16586人,重点补充乡村学校和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急需师资。(微信:offcnsd)有22个县(市、区)采用先面试后笔试方式招聘教师1804人。
今年,聊城、烟台等全省多地市发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要求“在符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前提下,各县市区可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学科短缺情况合理确定招聘时间、招聘次数和考试科目,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可探索采取先面试后笔试的方式招聘教师。”
来源:山东中公教育(微信:offcnsd)综合齐鲁网、大众网、齐鲁晚报、胶东在线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