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一碗乡愁
文 / 何 建 朗诵 / 小 萸
中秋节晚上,妻子忙碌的做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餐,特意把月饼切成芽放在餐桌中间,一家人开始圆月了。女儿默默的吃着饭看着电视,本来打开一瓶桂花酒,想小酌几杯,窗外天阴沉沉的,赏不到月,闻不到桂香,也品不到酒味。今夜是中秋节吗?没有喜悦和激动,平淡的有点伤感。草草的吃过饭后,我还是推开窗户坐在阳台期寄月亮的出现。
月亮总算在云层中时隐时现着,月光很惨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想今夜老家的月亮会是亮的吗?记的儿时中秋节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亮的能看见月亮里王母娘娘在树下確药。这一切都成心里的暗香。父母已去世多年,我和哥姐们早已搬到城里多年,为了生计而且是不同的城市,有人说“父母在,家就在”。多么朴实的话,一句不是名言的真理。我想父母要是健在,家人都会风尘仆仆的从外地赶回家,吃顿团圆饭。母亲也会早早的备下赏月的饭,并在村口的小桥上多少次望眼欲穿的等着我们回家,这一切终究都成了永远的梦。
老家的月亮即使又圆又亮,我还会在这中秋的月夜回去赏月吗?老家早于空无一人,留下破旧的老屋还有儿时的梦。不仅是我还有家人们的一种哀愁,老家俩个字多么厚重,是多少漂泊及客居他乡的游子,魂牵梦绕的港湾。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道出了我的心声。是呀!今晚的月夜,人们都会望月寄情,可我的心像老家的老屋一样,空荡荡的。于是拿起手机想给哥姐们还有一个自年轻时候被我父亲,送到皖北煤矿当工人的叔叔打个电话,想了想还是没有勇气拨通电话,因为我搜索不到任何语言问候的恰当。大家不能团圆也无法吃碗团圆饭。我只能把老家当作一碗乡愁......
小萸,女,蒙古族,蒙古族名:萨日朗,是一个爱读书、写字的档案工作者。
何建,1975年人,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亳州市作协会员,亳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杂志签约作家。现供职于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卫生院。作品散见于《亳州文艺》《北方文学》《青年文学家》《亳州晚报》《参花》《西江文艺》。
让阅读无处不在 让悦读丰富人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同步悦读》公众号
倡导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中国
《同步悦读》微刊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新媒体,宗旨是“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设有【名家名作】【美文欣赏】【好看小说】【诗歌在线】【热点评说】【教育随笔】【同步素描】【故事传说】【图说社会】【传记纪实】【最新发布】等专栏。投稿作品必须是微信公众平台原创,稿件(后附作者简介)word文档和作者彩照(横幅)均通过添加附件方式发送至邮箱tbyd2016@163.com。付酬机制: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
声明:《同步悦读》发表的所有作品,其他公众号若要授权白名单,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茅仙洞风景区(国家三A级风景区),系安徽省三大道观之一,内有淝水之战古战场、四千年茅仙古洞道观、华夏人文洞府、千里长淮第一硖、黑龙潭等景观,是全国极为稀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圣地。地址:安徽省凤台县城南3公里,竭诚欢迎四海宾客前来观光探幽!旅游热线:(0554)2311880。